劉小玲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福州 350019)
構建新型冷鏈物流體系 推動建陽農產品發展研究
劉小玲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福州 350019)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新鮮農產品的社會需求量在不斷上升,給農業和農產品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但生鮮農產品對物流存在較高要求,需要依賴于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接下來以建陽地區為例,在分析當地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及其相關因素的基礎上,Ian就新型冷鏈物流體系的構建策略進行研究,以推動建陽農產品的長遠、健康發展。
物流運輸;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
建陽地處福建閩北中心,年種植蔬菜15萬畝,蓮子1.6萬畝,錐栗4萬畝,楊梅1.2萬畝,葡萄1.5萬畝,年出產食用菌1.6萬噸,建有夏商萬畝蔬菜生產基地。主要流通模式比較單一,農民生產后賣給收購商,收購商到批發商到異地批發零售,基本上采用常溫運輸。在當前情況下,如何通過推進當地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建立發展的新優勢,推動建陽農副產品的發展,不僅關系到農民收入的增加,而且關系到當地現代化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1 大宗產品冷藏加工不足
現有食品冷藏加工企業3家,年加工蔬菜1.2萬噸,主要是亞鑫食品、隆勝食品、夷山物產,主要加工蔬菜、食品菌加工出口,其中隆勝食品主要加工脫水蔬菜,其他兩家進行保鮮加工。現有社會冷庫10座,規模偏小,多數經營海產冰鮮和冷凍產品批發,社會化的冷庫嚴重不足,大宗產品冷藏保鮮問題突出,建陽的蔬菜要送到鄰近建甌市相關廠家保鮮加工,食用菌有送到三明、古田等地保存,錐栗因缺少冷藏庫保存每年變質損耗15%以上。
1.2 冷鏈缺乏,農產品銷售單一、效益不高
由于缺少冷鏈加工、運輸,蔬菜沒有保鮮,中途損耗大,品質下降,相應的價格較低,在市場上相對弱勢,同時影響到收購商的積極性,反過來,影響到生產端的農民,效益下降,一到豐年就會低價,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例如建陽的特色蔬菜黃秋葵,新鮮產品觀感好、口感好,很受市場歡迎,價格也高,運到外地有沒有保鮮,保鮮處理得不好,價格相差懸殊,而且沒有保鮮的銷售時間短,容易變色賣相差,并不受市場歡迎,很難打開市場。另外楊梅也是在常溫下保存時間短,極易變質的品種,沒有冷鏈物流,只能在周邊銷售,開拓外地市場困難重重。
1.3 冷鏈意識薄弱,缺少支持
建陽農副產品流通中常溫保存、運輸比重極高,大多數人缺少冷鏈意識,一方面是缺少必要的基礎條件,如冷庫、低溫加工中心、冷藏運輸車輛,沒敢多想,同時流通規模偏小,無力投資冷鏈開發,另一方面沒有優質優價意識,認為常規產品通過冷鏈運輸成本高,在市場上缺少競爭力。
建陽農副產品流通中冷鏈缺少,一些特色優質產品受制于冷鏈,無力開拓外在市場,未能發揮自身優勢,已成為制約建陽農副產品開發中重要一環。建陽市新型冷鏈物流體系的構建主要有以下限制因素:
2.1 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相對滯后
在新型冷鏈物流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冷庫是基礎,也是冷鏈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關系到農產品的安全。建陽當地的冷庫建設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現有冷庫因為市場開拓和市場經營思路的限制,存在利用率不高、控制耗能等情況。同事,冷鏈物流運輸設備方面,由于冷藏保溫車的前期購置費用比較高,所以當地市場上冷藏保溫車的保有量相對較低,已經滯后于當地農產品的冷鏈物流需要。
2.2 冷鏈物流技術相對落后
冷鏈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它是在食品建工技術和制冷技術上發展起來的,同事對物流運輸的時效性、安全性、整潔性和技術性要求更高。而基于建陽當地農產品的多樣性和食品運輸標準建設的滯后性,當地農產品在采摘、包裝、儲存、裝卸、運輸等等環節都沒有建立嚴格的技術標準體系,農產品腐變、串味、被污染等情況時有出現。
2.3 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缺乏
新型冷鏈物流體系的構建,需要建立完善的運作管理制度,也需要滿足其在科學、技術和安全等方面的專業特性,所以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至關重要。但冷鏈物流學涉及到物流供應鏈、食品學、冷凍工藝學、制冷技術、機械技術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建陽當地對于高素質的食品物流供應鏈人才需求存在加大的缺口,這也成為影響當地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和農產品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閩北作為福建的后花園,生態環境優良,建陽、南平都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以優良的環境,發展高端、特色的農副產品將擁有極大的競爭力。所以必須結合當地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和影響因素,加強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對原有的冷鏈物流體系進行不斷的健全與完善。
3.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規劃
首先,要強化冷庫的建設,政府做好規劃,制訂政策,吸引社會投資,建立一定規模對社會開放的中型冷庫,對經營相應農產品的經銷商提供服務,吸引經銷商對大宗農副產品(錐栗、食用菌)等在投產期吸納,進入冷庫冷藏,緩解農產品集中上市時間短,壓價格,提高農產品的效益。其次,要對冷鏈物流園區的建設規模進行科學規劃,配套建設相應的加工區,吸引蔬菜經銷商進入預冷加工,推進冷鏈運輸,提高生鮮產品的價格如建陽特色蔬菜黃秋葵。再次,要完善交通網絡,扶持當地冷藏運輸車發展,可以利用建陽優越的交通地理優勢,發揮地處閩北中心,高速公路、高鐵、機場一體的優勢,建設物流園、電商園,優先打造冷鏈物流園區,培育冷鏈物流體系。
3.2 加快重點品種、重點區域的先行試點
市場千變萬化,市場機遇稍縱即逝,雖然建陽市新型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但是要想爭奪市場機遇,讓建陽冷鏈物流在區域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敢于探索和創新,積極推進重點品種、重點區域的先行試點,以便積累市場經營,對傳統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進行補充和完善。如,建陽地區可以優先針對市場需求大的無公害、綠色、有機生態農產品進行試點,可以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成立專業生產合作社,將千家萬戶歸集起來,通過合作社來組織產品的生產、品質認證,打造品牌產品,形成一定規模,培養冷鏈物流的市場需求,并將市場需求集中化,這樣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冷鏈物流企業,也便于農產品的集中、高效運輸。
3.3 建立電商冷鏈加工配送中心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將通過電商直接進入千家萬戶,這些產品要保證高品質,必須要通過冷鏈運輸,針對縣級電商多數小批量,沒有能力進行冷鏈投資,冷鏈加工中心,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這就要求在產地進行預冷,在加工中心在進行加工包裝,最好形成標準對需要加工的物品進行規范加工(包括消毒殺菌、保鮮)等,進入保鮮庫,等待物流車運送加強電商冷鏈物流中心的建設,二是對貨源進行收集歸攏,確保能盡快形成一定規模,同時必須建立冷凍冷藏產品加工配送中心,推進冷鏈集約化共同配送,以便降低零擔冷鏈物流的成本,給經營者和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實惠。
3.4 發展第三方冷鏈物流業
目前,建陽當地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偏少,跟不上市場需求的發展步伐,所以對當地生鮮農產品的物流服務能力比較弱。對此,當地政府要大力發展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出臺政策扶持第三方冷鏈物流的相關優惠政策,在供地、冷庫、冷藏車的購置實行財政資金補助,銀行可以優先給予低息貸款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特別是吸引像順豐等知名的物流企業來投資建立區域中心,為物流信息發布以及“拼車拼貨”等創造良好的條件。
總之,基于建陽當地生態農民、綠色農業的發展需求,必須積極構建新型冷鏈物流體系。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加強整體規劃和市場引導,制定更多有助于冷鏈物流業發展的市場對策;另一方面,市場主體和農民也要積極參與到冷鏈物流體系的構建活動中來,形成多邊互動,促進信息交流,今兒提高市場響應速度。
[1]呂俊杰,孫雙雙.城市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構建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3(07):241-244.
[2]黃速成,朱杰.河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研究[J].物流技術,2013(09):35-36.
10.16640/j.cnki.37-1222/t.2016.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