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慶紅 張燁菲
摘 要:近年來,EPC工程總承包的模式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可和推廣。對于總承包企業而言,費用控制是否科學往往直接決定著項目的盈虧,分析研究如何做好EPC總承包模式下的材料費用控制工作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EPC;材料;認質認價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1.100
EPC是指企業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等實行全過程的承包,對其所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進度和費用進行負責的模式。在工程項目造價費用的組成中,材料費用是最活躍的部分,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和控制成本,總承包單位應當將認質認價工作作為項目管理的重中之重進行管理,使該工作貫穿于項目的全過程。
1 對認質認價的認識
材料的認質認價工作,在具體實施的工程項目中,該環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總承包單位通過認質認價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了解到工程項目中材料的優劣,避免一些質量參差不齊、不符合有關規定的工程材料應用到項目中,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現一些不合格的工程出現。對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材料進行核實,確保其符合規定的要求,是對材料進行的一種質量價格的認證,對控制成本,提高總包承包單位的管理水平效果也是非常直觀和明顯的。
2 材料認質認價的優缺點
作為總承包單位,進行材料的認質認價工作的優點是很明顯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可以保證工程的質量。通過材料的質量認定過程,確定了材料的層次,確保工程項目采購到符合設計要求的材料,使工程的質量得到有效保證。其次,工程的造價會更加準確。通過前期的材料認價,對影響整個項目的材料費,不同供應商在幾輪的報價中,會更趨合理,使工程的預算更準確。第三,可以促使建立起本單位的材料供應商數據庫。通過認質認價操作模式,越來越多的供應商會不同程度的參與到這項工作里來,隨著數量的增多,施工單位供應商數據庫的建立也就水到渠成了,這對一個在市場上經常參與招投標和項目管理的施工企業來說,其中的意義不言而喻。第四,有效緩解了前期資金壓力。通過認質認價,一方面使材料價格更加透明,另一方面,通過使分包單位進行工程管理和材料的采購,避免甲供材料,促使資金支付有效延后,緩解總承包單位的前期資金壓力。第五,有效避免與分包單位的矛盾。作為總承包單位,通過約定的認質認價操作,與分包單位會在材料費問題上基本可以形成一致意見,避免不必要的扯皮現象發生。
當然了,材料認質認價上優點很明顯,但也要注意到它的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認價過程困難,前期需要投入人員較多。一個工程項目,需要的材料種類是很多的,這就需要投入的人員較多,但由于只是前期的詢價和認價,不一定會實際發生,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會導致范圍越來越小,詢到的價格不一定貼合實際,反而會起到誤導作用。第二,認質認價工作對人員的要求較高。在總承包項目管理中,材料的認質認價不僅僅是給供應商打幾個電話,發幾份傳真的問題,對不同的專業要求,需要認質認價的人員對專業的理解是很高的。常規的材料可以按照常規的方式進行,但對于專業性較高的材料,負責認質認價的人員要能準確、有效、完整的把要求傳遞給供應商,這看似簡單,但要求極高,出現的結果也參差不齊。第三,若甲供材料,前期資金壓力會加大。若認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分包單位會要求或設法讓總承包單位對該材料進行甲供,作為總承包單位來說,對大宗的物資可以統一集中采購外,對用量少或稀缺的材料進行甲供,無形中會增大前期資金的采購壓力,不利于項目管理。第四,認價工作很艱難。為了達到貨比三家的效果,會盡可能的去擴大詢價單位的范圍,由于多數不是總承包單位直接去采購,詢價單位也不一定會給提供一個比較真實的價格水平,也可能會發生分包單位和供應商串通一起抬高價格的情況,這就加大了認價工作的難度,需要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甄別,防止出現大的偏差發生。
3 材料認質認價的流程
總承包單位對于材料進行充分的調研,在材料質量滿足要求,價格合適的情況下,選擇合理的材料層次,把材料的采購信息提供給分包單位進行實施。第一步,對于工程材料的認質認價申請由分包單位按照總承包單位制定的流程先提出申請,根據設計要求將《認質認價申請單》中材料名稱、規格、廠家和材料申報價格填寫完整,提供至少三個材料品牌樣品,并附供應商的營業執照、產品合格證等相關證明資料。第二步,總承包單位的物資部門和工程技術部門聯合進行審核,對材料的質量和相關要求,根據設計圖紙進行認證,并調研材料的貨源產地,數量等,進行認質確認,并給予封樣。第三步,造價部門對申報價格進行審核,組織人員進行市場調查或對封樣樣品供應商進行考察,并對樣品的質量和價格進行確認,依據市場調研的結果,根據合同約定,考慮分包單位的管理費和利潤后,對材料進行認質認價核定,最終負責人簽字蓋章。第四步,總承包單位下發《認質認價確認通知單》給分包單位,分包單位依據確認通知單價進行預算的編制、工程價款的申報、結算等后續工作。
4 材料認質認價的原則
通過進行材料的認質認價工作,可以達到對項目管理的良好效果,但要把握幾個原則:第一,質量好,合理低價原則。確保材料的質量滿足要求下,不能絕對認為價格越低是好事,也需要對分包單位的利益給予合理考慮;第二,認質認價的過程要進行全面的監督,防止腐敗現象發生。
綜上,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中材料認質認價對于總承包單位以及整個工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應貫穿于施工全過程中。本文結合實際和施工階段的材料認質認價進行簡單分析探討,希望對優化項目管理,提高企業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軍立.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中材料認質認價模式探討[J].建設科技,2013(09).
[2]楊國立.建設單位項目管理中建筑材料認質認價模式探討[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5(05).
[3]付山.淺談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中材料認質認價模式[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08).
作者簡介:秦慶紅(1980-),男,主要從事工程造價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