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敦民
2008年前后,在由中國科學院農業領域戰略研究組編纂的《中國至2050年農業科技發展路線圖》中,功能農業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功能農業學科奠基人趙其國院士指出,功能農業的目的是讓大家“吃得健康”,即通過農產品的營養化、功能化,讓它成為維護、提升人體健康的重要載體。那么,功能農業到底是怎么回事?它與人類健康有何關系?近日,記者采訪了趙其國院士的學生,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功能農業重點實驗室主任尹雪斌博士,請他為我們的讀者進行介紹。
民以食為天,人類的發展史很大程度上即是農業的發展史。如今,“吃飽肚子”已經不是農業的重要任務,“吃得安全”(綠色農業)也已逐步走向普及化,我們不禁要問:未來農業又將走向何方?功能農業,即解決“吃得健康”正是一個新興的方向。
現在,尹雪斌博士和他的老師趙其國院士正開展以增加農作物微量元素含量的“功能農業”的研究,他們合著的新書《功能農業》已經在科學出版社出版。據尹雪斌博士介紹,他們出書的目的,就是盡早讓更多的人知道功能農業,并由此獲得健康,為養生鋪出一條新路,達到解決“第二種饑餓”之目的,讓生命之花更為絢麗。
下面,我們就一起對話尹雪斌博士,了解功能農業之于我們的意義——
記者:對于普通人來說,功能農業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它的內涵?
尹雪斌:功能農業就是指農產品的營養化、功能化。它是通過生物營養強化等技術手段,在自然種養殖過程中讓農作物吸收積累更多的礦物質等功能成分,使農產品具備保健功能,如富硒農產品便是功能農業的具體代表。在中國農業發展路線圖中,農業高產技術(化肥、農藥、基因工程)、綠色技術(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功能農業技術(營養化、功能化)是農業科技的3個里程碑,其中功能農業目前處于農業科技的金字塔塔尖。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一半以上的農產品都將具備功能性,以滿足人們健康改善的更高需求。
記者:說起食物中的礦物質等微量元素,人們并不陌生。市場上,帶“硒”字的保健品也不鮮見。這些是否就是功能農產品?
尹雪斌:目前,許多產品的包裝上都標有類似“產品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字樣,消費者搞不清這些微量元素,比如硒、鋅到底含有多少量。功能農業技術是將它變為“產品定量含有某元素”,也就是將農產品中有益健康的成分進行定量和提高。
記者:農業不同于流水線上的機械化生產,如何讓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長的農作物含有定量的微量元素?
尹雪斌:近六年來,我們的研發團隊針對一些關鍵技術展開攻關,采用生物營養強化和納米技術,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硒植物營養劑,效仿植物在土壤中天然的吸收路徑,通過在貧硒的土壤中施用,定量改良土壤有效硒含量,并通過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轉化生成有機硒,進而完全掌握了富硒農產品培育技術。此外,通過對富硒作物精細加工,制成有機硒飼料添加劑和食品添加劑,并廣泛應用于食物中。在硒原料、添加劑等核心技術的研制過程中,我們根據國內不同地區土壤特征、氣候環境的差異,制定了20多項產品技術標準和6個地方種植標準。通過上千次試驗,6萬個土壤、水、農產品不同部位的系統分析,已積累了30余個大宗品種的定量強化技術規范,能夠做到同區域、同品種、同地塊硒含量達標穩定性。品種上涵蓋了糧食類、十余種蔬菜水果、中國十大名茶,以及大閘蟹、甲魚等水產和禽蛋。
記者:您說發展功能農業就可以消除“第二種饑餓”,這又是什么意思呢?
尹雪斌:人的健康除了需要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還需要19種礦物元素,除了鈣元素,其他18種元素都屬于微量元素,比如鐵、鋅、硒等。所謂“第二種饑餓”,指的就是體內微量元素缺乏,會影響身心健康。由此可見,微量元素真的不容忽視。功能農業正是一種從作物種植角度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的農業,有望具有特定功效,比如在特定疾病預防、輔助治療方面,通過吃飯就能夠防治癌癥,就能夠控制高血壓、控制血糖等。
記者:在眾多微量元素中,為什么硒受到高度重視呢?
尹雪斌:世界衛生組織對我國硒含量全面測量結果揭示:從東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貴高原,國土面積72%的地區存在一條低硒地帶,其中30%屬于嚴重缺硒地區,種植的谷物95%都達不到國際硒含量最低的標準。據了解,國人每天硒的攝入量為40微克,而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適宜攝入量為60~250微克。世界衛生組織告誡,中國公民缺硒逼近健康警戒線!缺硒不僅會罹患“克山病”,還會直接導致80多種疾病,間接導致400多種疾病。據了解,美國和日本通過攝入大量含硒保健品進行補硒,比如奶粉里就有硒的成分,普通公民已經養成補硒的習慣,每人日均硒的攝入量達到120微克以上,惡性疾病的發病率特別是癌癥的發病率大幅度下降。
記者:硒在促進人體健康方面到底有哪些功效?
尹雪斌:經過國際上幾十年的研究,科學家確認,硒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對流感、哮喘等疾病的預防作用明顯;美國等國的科學家確認,硒的長期防癌效果明顯;除此之外,硒還對肝臟、心腦血管、眼睛、前列腺等均有保護作用。硒對人體健康的作用還不止于此,科學家仍在進一步探索之中。
記者:如何讓富硒農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讓普通百姓享受到硒產品的保健功效?
尹雪斌:為了早日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吃到富硒功能食品”,我們以眾包思維來開展功能農產品的推廣,立足上游技術保障,聯合中下游功能農產品的制造商、渠道商,一起推進功能農業產業鏈的建設。目前,除了中糧集團這樣的大型集團之外,江蘇、安徽,綜合排名前十的農業企業幾乎都是我們的客戶,比如江蘇最大的農業企業江蘇農墾、安徽最大的生態農場白湖農場。這些合作資源也為我們將來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到2020年,功能農業種植面積將占我國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一左右,產值可達到1000億元,對提高我國居民的健康水平有極大的意義??梢栽O想,在不遠的將來,通過平素飲食就可以預防和治療許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