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雅璇
摘 要:重慶因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重要節點,面臨極大的機遇與挑戰。應用DEA模型對重慶港口與經濟進行有效性評價,結果顯示兩者之間均呈無效性,表明2005-2014十年間,重慶港口與經濟發展不協調,未能起到良好的相互促進作用。針對評價結果,提出有利于二者協調發展的策略及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重慶港口;城市經濟;DEA;協調發展
一、引言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新的國際形勢下,我國開展國際合作與交往的一種新思路、新探索,促進了我國與沿線國家的互惠互利和全方位交流。重慶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連接點,是“一帶一路”戰略下的開放前沿。重慶轄區主要分布在長江沿線,具有獨特的開放優勢和區位優勢,重慶港口是長江上游和西南地區重要的樞紐港口,在 “一帶一路”中發揮重要作用。
港口和城市經濟相輔相成,對港口與城市經濟之間的協調性進行合理深入的研究,分析二者相互發展存在的矛盾,提出可行的協調發展策略,對港口投資者和區域經濟政策制定者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價值。同時也能達到港為城用,城以港興的發展目標,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二、DEA方法的簡述
Charnes等學者在1978年首先提出了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該評價方法以相對效率為基礎,不需要假設權重和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研究具有多輸入和多產出的決策單元(DMU)的相對有效性。本文應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對重慶港口與城市經濟之間的效率進行評價分析,研究兩者之間不同時期的協調性,并找出薄弱環節及存在的問題。
設有n個決策單元(j=1,2,…,n),每個決策單元的輸入指標和輸出指標有m項和s項。,分別表示第j個決策單元的第i項輸入指標向量和第r項輸出指標向量。對應的權系數為v和u,()為第j個決策單元的效率評價指標。以第個決策單元的效率指標為目標,所有決策單元的效率指數為約束,構建有效性評價模型,即CCR模型:
將上述規劃模型化為線性模型并根據對偶理論得到其向量形式:
設問題的最優解為λ*,s*+,s*-,θ*,可以判定決策單元j0是否有效:
(1)θ*=1,且s*+=0,s*-=0,則決策單元j0為DEA有效;
(2)θ*=1,s*+和s*-不全為0,則決策單元j0為弱DEA有效;
(3)θ*<1,則決策單元j0為DEA無效。
三、重慶港口與經濟區協調發展實例分析
(一)數據及指標選取
本文以重慶港口與經濟為研究對象,確定兩個評價指標體系,對其進行有效性評價。根據數據的可得性、可靠性及代表性,選取GDP、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工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從業人員作為城市經濟評價指標;港口貨物吞吐量、碼頭泊位數和集裝箱吞吐量作為碼頭評價指標。
(二)評價結果分析
將數據代入到DEA模型中,應用Lingo軟件得出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從評價結果可以看出,重慶市在2005-2014十年間,以城市經濟為輸入指標、港口為輸出指標的有效系數和以港口為輸入指標、城市經濟為輸出指標的有效系數不全為1,但都在0.9 ~1,說明近十年間重慶城市經濟和港口雖發展狀態良好,發展關系基本有效,但協調性未能達到最優。
四、重慶市港口與城市經濟的協調發展建議
港口是所在腹地城市與其它地區和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城市為港口提供發展空間和資源,港口的發展應與腹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針對評價結果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整合港口資源,優化資源配置
全面整合港口發展資源,嚴厲整頓港口之間的惡性資源競爭和盲目擴張,減少內耗,根據港口的規模、設施建設合理分配資源,港口之間分工合作,避免資源浪費和產能過剩。
(二)加強企業聯動,優化產業結構
港口發展需要依托區域經濟的支撐,港口的有效發展可以帶動產業,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加就業。
港口要加強與區域企業的聯系,積極爭取國家及地區的優惠政策,結合自身情況借助運輸、倉儲、商業貿易和多式聯運等功能,提高港口的市場競爭力,吸引合作伙伴,升級產業結構。
(三)著重發展港口物流,完善服務體系
港口要不斷調整及創新其經營管理模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港口物流管理體系,注重港口服務功能擴展,構建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功能定位明確、高效便捷的港口物流體系。
(四)制定協調機制,促進港口與城市經濟的一體化進程
政府在經濟發展與港口建設方面處于主導地位,應該結合重慶港口特點制定相應的協調發展機制,借鑒其他港口城市的發展經驗及有效機制,擴大港口區域范圍,加強臨港工業體系的建設,在港口能力提升的同時,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為港口建設及企業招攬投資,進而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五、結論
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重慶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和“兩帶”建設的樞紐,具有極大的發展優勢。重慶應該對城市與港口的協調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將被動順應轉化為主動適應,實現與全國各經濟單元和全世界經濟體更深層次的互聯互通,開創新常態下重慶發展的新局面。(作者單位: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
參考文獻:
[1] 劉振宇,蓋美.基于DEA方法的遼寧省港口城市經濟發展有效性評價[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1,27(11):1002-1005
[2] 亓世龍,呂靖,陳潔.基于DEA的山東省港口與經濟的協調發展[J].水運工程,2011,(7):25-30
[3] 邱雪茹.重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與路徑探討[J].西部經濟,2015,(27):19-22
[4] 王亞,周晨.發展重慶港口物流 打造西南交通樞紐[J].經營管理,2009,(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