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玲
摘 要: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規范企業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我國財政部制定了《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并于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范圍內施行。至此,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的應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本文以房地產行業為例,對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的情況進行研究分析?,F階段公允價值在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運用中存在諸多問題,基于這些問題,剖析了引發問題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推進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順應國際會計協同發展的趨勢營造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會計準則;公允價值計量;房地產行業;投資性房
一、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現狀
(一)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上市公司數量統計。截至2014年4月30日,滬深兩市房地產行業(CSRC行業分類標準)A股共有13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報,其中滬市有68家,深市63家。對投資性房地產項目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共有15家,其中滬市7家,深市8家占房地產行業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1145%,而采用成本模式后續計量的有116家,占比8855%。
(二)公允價值確定方法統計分析。統計顯示,這15家上市公司主要采用相同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資產評估機構提供的評估價格這兩種方法確定自身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其中有5家上市公司采用相同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有5家采用資產評估機構提供的評估價格,還有3家上市公司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沒有明確披露,2家未披露。
(三)計量模式轉換引起報表數據的變化。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到公允價值模式的轉換應作為會計政策的變更進行會計處理,企業會計準則對該項會計政策變更要求采用追溯調整法,并相應對變更前一年的比較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
由以上數據分析可知,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轉變為公允價值模式所做的追溯調整會引發財務報表中投資性房地產、遞延所得稅負債、所有者權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所得稅費用、凈利潤等項目的巨大變動。
二、公允價值計量在房地產行業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公允價值計量在投資性房地產中的應用狀況分析,并對比公允價值準則的規定,發現了我國房地產行業在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過程中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公允價值的應用導致企業業績不穩定。對于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而言,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不需要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折舊和減值,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投資性房地產也以公允價值重新入賬,對于企業的資產、利潤、所有者權益均有較大影響。以金融街為例,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8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5.53%。顯然,公司一季度業績是符合預期的,導致凈利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12年同期美晟國際廣場竣工帶來公允價值變動收益7.7億元,而2013年一季度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0??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大幅下滑是公司凈利潤下降的關鍵所在。
(二)公允價值計量易成為操縱利潤的工具。公允價值再度啟用,說明我國市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對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的確定而言,無論以相同或類似條件的市場價格還是評估價格為依據,在客觀價值的基礎上都存在人的主觀判斷,使得企業操控利潤的行為有了可乘之機。
三、公允價值計量應用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市場環境的限制。近些年,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呈上升趨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更有利于反映企業的實際價值,但相比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房地產市場環境仍不完善,缺少穩定性,一些企業不愿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以避免潛在的不利影響。同時,公允價值的應用條件還不是十分完善,在我國只有核心地區才存在活躍的市場價格,大部分企業受市場條件的限制依舊延續使用成本模式。
(二)企業對自身成本效益的權衡。成本效益的配比是上市公司在選擇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時需要考慮的又一因素。由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條件不是很完善,許多企業不能從市場上直接獲取房地產的活躍市場價格,要確定公允價值就需要聘請獨立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估值。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等,是一項重大的成本支出。然而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效用并不能在短時間內顯現出來,并且需要穩定的經濟環境。
四、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改進對策與建議
為促進公允價值計量的規范應用和發展,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公允價值計量和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镀髽I會計準則》對于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和披露都有嚴格的規定。《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對此進一步加以強調和細化。對比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的內容,可以發現,一些采用公允價值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的企業并沒有嚴格執行準則的規定,許多相關信息未披露或沒有明確說明。要進一步推進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就必須加大對上市公司準則執行情況的監督與控制力度。
(二)加強對評估機構的資質審查和獨立性監管。由資產評估機構提供的評估價格是上市公司確定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重要依據之一。因此資產評估機構在公允價值的運用中擔任著重要角色。然而,目前我國評估機構的質量參差不齊,在為企業服務過程中也常?!安华毩ⅰ?,從而使公允價值失去了真實性、客觀性。故建議相關部門提高資產評估機構的準入門檻,并定期進行資質審查和獨立性監管,加大懲處力度,以加強評估機構業務執行過程中的規范性、獨立性,為公允價值的運用提供良好條件。(作者單位: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秀麗.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基于投資性房地產應用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2:41-42.
[2] 王向前.我國會計公允價值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2014(6).
[3] 呂波.淺議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刊.2013(29):193-194.
[4] 劉浩,孫錚.公允價值的實證理論分析與中國的機遇研究[J].財經研究.2005,1(1):83-93.
鄒燕,王雪,吳小雅.公允價值計量在投資性房地產中的運用研究——以津濱發展及同行業同
[5] 2013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