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陽
摘 要:為了解小微型企業對于融資方式選擇是否存有偏好性,使相關融資機構能夠更好地根據企業規模或者企業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推出融資產品,更好地為廣大小微企業服務。我們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杭州市330家小微型企業進行了調查,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企業類型與企業融資方式有相關性,小型企業傾向于選擇銀行貸款融資,微型企業對于非銀行貸款方式存在偏好性。
關鍵詞:小微企業;融資方式;logistic回歸分析
一、杭州市小微企業融資基本情況分析
杭州市作為科技密集型主導企業的創業天堂,借助于發達的網絡實力、移動互聯的迅速發展以及發達的流通市場優勢,催生了“電子商務”、“批發零售”,“輕工業”等新興朝陽產業的蓬勃發展,小型微型企業已經成為杭州市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2013年全國經濟普查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杭州市小微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744.90億元,占全市法人企業收入總額的39.7%。在對就業的促進作用上,2013年末,全市小微企業實有就業人員272.03萬人,小微企業吸納了超過50%的就業人口。與第二次經濟普查(2008年)相比,各項數據都有井噴式的發展,從經濟構成比例以及吸納就業人口的比率上,小微企業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我國對小微型企業的關注起步較晚,在當前小微型企業快速發展態勢下,仍然存有多方面制約小微企業發展,如人力成本、資金短缺、政策扶持不到位等,且其中以資金制約因素最為突出。據2014年廣發銀行發布的《中國小微企業白皮書》資料推算,截至2013年底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缺口已超過22億元。資金要素對于小微企業的制約主要體現在:由于小微企業經營規模小、容易波動,風險大、變數大,對于風險抵御能力較弱,可抵押資產較少,與銀行的立場不一致導致傳統融資難度大。
二、問卷設計和樣本情況說明
通過對杭州市主城區內330家小微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回收有效問卷321份,針對該企業當前主要的籌融資方式情況調查分析,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了解該企業主要融資方式;二是該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與企業類型關系。
本次調查抽取杭州市主城區范圍內的321家企業,其中在企業生命周期方面青春期企業占比最大(41.1%);在企業類型方面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最大(32.4%)。
三、杭州市小微企業融資方式分析
(一)融資方式總體分析
在對小微企業主要融資方式的分析中,我們對采用頻數分析中的多響應變量分析,給出每種融資方式占有效百分比的情況。
從表1的統計結果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全國性大型商業銀行貸款(21.3%)、城市商業銀行貸款(22.8%)以及親戚借款或者個人儲蓄(25.3%)是小微企業主要的籌資方式;城市或農村信用社貸款、互聯網融資以及民間借貸,占比10%左右。這符合當前小微企業總體籌融資的大環境,即銀行貸款仍舊是小微企業籌資的主要來源。但是由于銀行抵押貸款的條件限制,多數小微企業難以達到銀行貸款的門檻,因此民間借貸(9.4%)、互聯網融資(11.9%)等融資門檻相對較低的方式,也成為小微企業獲取融資的有效途徑。
(二)融資方式偏好分析
為進一步分析小型和微型企業對于融資的選擇,我們采用多項logistic多項回歸分析法來檢驗不同類型企業對于融資方式的行為偏好。
數據的似然比檢驗中,除了外商或國內其他企業合資以及“其他”這兩項融資渠道之外,其余融資渠道例如全國性大型商業銀行貸款、城市商業銀行貸款、民間借貸、互聯網融資等融資渠道P值均小于0.05,說明顯著性高,也就是說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與企業類型有顯著的相關關系。我們將顯著性低的因子從模型中剔除。
由Logit模型參數以及假設檢驗結果,我們可以建立數學模型來評估各類型企業對于融資方式的總的偏好性。但是數據對于企業類型以及融資渠道兩者分類詳細,分析結果輸出龐大,難以避免估計誤差,因此主要截取顯著性較高的數據類別為例進行分析。
以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微型企業作為參考類型,其系數全部為零。
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例,小型企業中,全國性大型商業銀行貸款與民間借貸有顯著性差異,p值均為0.002和0.003;微型企業融資渠道中,民間借貸p值為0.026,具有顯著性差異。
即在企業類型與融資渠道高度相關的情況下,對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來說,小型企業利用民間借貸和全國大型商業銀行貸款的概率分別為29%和737%;微型企業利用民間借貸的概率為92%等。
根據綜合分析統計結果可以得到:小型企業利用全國性商業銀行貸款或者城市商業銀行以及信用貸款的優勢比高于私人或民間借貸的優勢比;而微型企業主要對于私人借貸、互聯網融資等的優勢比要高于銀行貸款。
(三)小結
通過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企業規模大小與企業選擇融資方式呈相關性,小型企業更多的采用銀行貸款的方式,而微型企業則更多的采用企業采取親戚借款以及儲蓄、民間借貸和互聯網融資等非銀行貸款渠道。
我們可以從小微企業自身層面以及融資渠道給予資金的意愿強度兩個層面來對小微企業籌融資偏好性原因進行分析。從小微企業自身規模特點來說:小型企業相對于微型企業,規模稍大,同時其本身的現金流動基數大,銀行充裕的資金鏈供應能夠最大限度滿足要求;微型企業類型復雜,資金需求強度層次不齊,因此更多地會采用非銀行融資渠道模式。從融資渠道的意愿層面來說:銀行給予貸款首要的條件是要保證其資金的安全性,銀行認為規模越大的企業可提供抵押的資產多,遇到壞賬風險少,因而對小型企業的貸款意愿強烈;同時微型企業不具備讓銀行提供大量貸款的抵押條件,因而銀行的貸款意愿偏低;其它籌融資渠道規模較銀行小,主要是通過增加貸款筆數的方式增加發放貸款,數量龐大的微型企業為其提供了龐大的用戶群體,且其抵押貸款條件較低,貸款額度靈活,更能夠適應微型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等)的融資需求。
四、對策及建議
在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大背景下,結合實地調查問卷分析結果,我們針對如何緩解小微型企業融資難問題提出了以下幾條對策建議。
(一)貸款機構的產品創新
針對小微型企業“可抵押物少”這一根本原因導致的小微企業想貸款而不能的現狀。貸款機構應該主動創新自身產品,一方面可以推行抵押貸款以及信用貸款結合的放貸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針對企業自身特點,放寬貸款抵押物的選擇空間,例如針對互聯網小微型企業,能否采用“技術抵押”的形式;對于農村小微型企業,能否采用“宅基地使用權”等進行抵押。
(二)“因地制宜”的發揮互聯網融資作用
杭州市互聯網經濟的超強實力,使得杭州市小微企業擁有地緣優勢。以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為代表的互聯網融資平臺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上成效頗豐。因此,杭州市小微企業需要更好地借助這一區位優勢,敏銳地抓住以 “螞蟻金服”為代表性的互聯網融資平臺帶來的普惠金融的趨勢,抓住互聯網融資這一有效途徑進行融資來加快自身發展。
(三)金融機構創造性的主動對企業建立信用檔案
小微型企業壞賬高導致貸款機構放貸謹慎,但是并不是所有小微型企業都信用度低,但是由于我國小微企業信用體系的不完善,難以判定企業的信用層級,因此急需健全小微企業信用體系?!拔浵伣鸱逼煜隆爸ヂ樾庞孟到y”的開創,使得貸款機構自身掌握了客戶的信用狀況成為可能,解決了更多征信領域的空白。這一必然的發展趨勢使得企業能夠更加有效率的進行貸款服務,并且能夠更有針對性。 (作者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通訊作者:許必芳
參考文獻:
[1] 劉鑫.林建.農村小微企業融資偏好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A市農村小微企業的調查[J].上海經濟研究,2015(06).
[2] 粟雨婷.從商業銀行視角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及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08).
[3] 趙曉云.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對策研究 ——以C銀行為例[D].安徽大學,2013.
[4] Robert S.Testing.Static trade off against pecking order models of capital structure:a critical com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8:41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