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
摘 要:隨著市場行為網絡化、經營范圍國際化的趨勢不斷加強,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在全球領域內的影響也由實體經營延伸到虛擬經營。由于品牌域名具有唯一性,世界范圍內可注冊的域名數量龐大,知名品牌所擁有的域名極易被相近的域名相混淆,進而由不相關的人搶先注冊。一旦涉及假冒、仿冒,由此產生的損失不可估量。
關鍵詞:知名品牌;域名;搶注
一、知名品牌遭遇域名搶注
2016年1月16日,歐美國家宣布解除對伊朗的經濟金融制裁,伊朗的經濟有所恢復。而有不少發現,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的商標相關域名出現在伊朗的國家頂級域“ir”中。①這些相關域名都是由不相關的注冊人注冊,其中合法公司注冊的域名不足兩成。伊朗是中東伊斯蘭國家的第二大經濟體,制裁措施的解除使伊朗成為一片肥沃的投資地。但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在目前看來還不完善,知名品牌進入伊朗投資仍不容樂觀。
有關律師稱,伊朗的知識產權侵權比率較高,制裁措施的解除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品牌的侵權活動大幅增加。截至目前,伊朗國內有關國際商標的申請量尚未顯著增加。現在的許多國際品牌主動對侵權人或侵權網站采取維權行動,也是對伊朗投資興趣提高的表現。
不僅僅是伊朗,其他國家也存在搶注知名品牌相關域名的侵權行為。如奢侈品牌Prada、Gucci,被諸如“pradaok.com”、“gucciparisfrance.com”等域名注冊人搶注,并進行假冒產品的銷售;美國社交網絡Facebook,也由“facebook360.com”在越南的注冊人搶注;《歐洲貨幣》雜志的出版公司,最終將爭議域名“euromoney.market”收歸自己所有。上述爭議中,裁判人員無一例外的將搶注的域名判給品牌所有者,認為爭議域名與原商標構成混淆性相似,搶注人對原商標不想有任何權利或法律利益,是為惡意使用。
二、域名搶注行為的法律分析
將他人在先享有的商標注冊成為域名的行為,一般被視為搶注。由于域名是不同于商標的權利客體,而且域名的取得遵循申請優先或注冊優先原則,因此商標相關權利的法律規定并不完全及于域名的相關領域。②通常來講,域名取得遵循的優先原則使得域名的申請或注冊行為本身不構成違法或侵權,而且法律還對優先權予以保護,但一個前提就是域名的申請或注冊不涉及不正當競爭,未給消費者造成混淆,沒有假冒或仿冒真實商標的產品。
但是,由于在先商標長久以來累積的商業影響力,相應的域名便自然地帶有知名品牌的光環,為了爭奪網絡領域的市場和優勢地位,獲得更為廣泛的網絡資源,帶有惡意的搶注便造成了域名和商標的對抗。正因為此,知名品牌對于域名搶注行為持一種“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個便立即采取行動。
域名搶注主要出于以下幾種意圖,一是商標權人為了自己的品牌,搶注與商標相同的域名。在商標權人拓展網上銷售渠道后,利用在先商標的品牌效應,可以快速的為公眾所熟知,節約了推廣成本。當然,仍有不正當競爭者為了使品牌所有人喪失部分網上資源,搶先注冊后進行藏匿,不做任何使用,可稱作“束之高閣”型。二是“攀龍附鳳”型,往往由與品牌所有人經營相同或近似產品的競爭者搶注并使用,為的背靠在先商標的商業影響力這棵大樹,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最終實現自己的利益。長此以往易產生知名品牌商標淡化的后果。三是“巧取豪奪”型,搶注者通常不與知名品牌存在競爭,他的利益來源于向商標權人或相關競爭者或攀附者高價出售該域名。
從大多域名侵權糾紛中,裁判者主要在認定了搶注者惡意之后,就支持商標權人的主張。如此看來,保護的天平或多或少的傾向于商標權人,更多的保護知名品牌。申請或注冊域名的人的權利考慮的還比較少。
三、我國品牌應對域名搶注的法律對策
(一)域名搶注問題立法司法的不足。實體層面,現行法律法規并未明確規定域名搶注行為的法律性質,及相關糾紛的案由。僅僅適用法律原則或司法解釋,按照商標侵權或不正當競爭糾紛來處理,“腳沒有合適的鞋子”。即便找到了合適的法律規定,也因為法律關系或法條的競合而困難重重,法官審判難上加難。例如,按照不正當競爭糾紛來處理案件,如果遇到“束之高閣”型的搶注,法律規定就鞭長莫及了。另外,由于法律的滯后性,互聯網產業日益興盛,域名投資逐漸發展為一個產業,“巧取豪奪”型的搶注現象因無法可依而得到催生,給商標權人的合法利益造成了巨大損失,有的還損害了公共利益。
程序層面,在涉及案件管轄時,網絡覆蓋面廣泛,任何與案件有關的地點,所在地法院都可能有權管轄。在確立管轄連接點時勢必復雜,而在確定了可以管轄的連接點后,幾個有管轄權的法院又會產生管轄爭議。又因為域名服務面向全球,再跨國的域名糾紛中連接點的選擇、準據法的適用也成了難題。即便有了生效的裁決或判決,在外國申請執行也同樣困難。
(二)域名搶注問題的建議
1、制定管理域名糾紛的法律法規。加快制定管理域名糾紛的專項法律法規,并借鑒國際相關立法的優勢。③積極加強國際合作,在發生域名糾紛時可以通力合作,在糾紛發生之前盡快杜絕,在糾紛發生后盡早解決。既能提高辦案效率,又能節約各種資源,維護各方當事人的利益。還要完善其他部門法的規定。如《合同法》,明確申請、注冊、轉讓、銷售域名各個環節的條件,以及合同的效力。如《行政法》,明確管理域名事務的機關部門,規定權力和職責,以及各個程序。
2、構建域名檢索體系。域名糾紛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域名申請人在注冊時對于已受保護的商標或域名并不知情。雖無惡意,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若建立了域名檢索體系,會大大減少域名糾紛的發生。統計全國范圍內的現有商標、商號、域名,納入統一的資源庫,并隨時更新,在申請或注冊前進行檢索,直接了解自己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即使自己進行了申請或注冊,還需過一道審查關,涉嫌侵犯在先權利的域名不予注冊。
3、明確混淆性相似的標準。在上文提到的“歐洲貨幣”等有關域名糾紛的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認定混淆性相似的關鍵作用。④第一,要看品牌的商標影響力如何。如果二者相差甚遠,則不會認定混淆性相似。第二,要看相似度如何。一是商標外觀(尤其是文字部分)的相似度,二是經營商品類別的相似性。如果相似度高,不易區分,則構成侵權。第三,要看在后域名注冊人是否惡意。可通過判斷混淆性相似的前兩種標準認定。第四,在域名糾紛中,應適用“過錯推定原則”來進行舉證。如果被訴域名侵權人不能證明其域名不構成混淆性相似,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也就認定了混淆性相似的存在。
(三)品牌域名的申請策略。知名品牌在域名申請前,首先要對自己已有的商標或組合進行全面的評估,要始終保持商標與經營方式的統一性。了解投資目的地的法律法規也至關重要。例如伊朗,有關商標的保護期為10年,從申請日起算,而最終得到授權需要消耗第一年的時間。而且僅僅是注冊商標才能獲得保護。因此,品牌所有人應盡早進行注冊。如果一個商標超過3年沒有使用,會被撤銷,這時則應重新進行注冊,以免被他人搶注。
注釋:
① Domain-squatting epidemic; “critical” brand owners get to grips with IP protection in sanctions-free Iran,http://www.worldtrademarkreview.com/Blog/detail.aspx?g=7df266bd-7a2a-487e-9b8e-df1c034f627e,2016年6月21日
② 朱旻卿,略論域名搶注與商標保護——以“惡意目的”之認定為視角[D],華東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4月,第11頁
③ 侯敬屏,域名搶注行為的法律問題研究[D],北方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4月,第33頁
④ www.worldipreview.com,2016年8月 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