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脊梁工程資助貧困脊柱側彎患者
時聞近日,由智善公益基金會發起的中國夢·脊梁工程,在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脊髓脊柱疾病診療中心對特困脊柱側彎患者進行了資助。
15歲的少年小王走路一直一瘸一拐,因為經濟條件有限,只能在家務農。今年暑假,小王在鄭州做全脊柱核磁掃描才發現椎管內長有腫瘤,并且合并脊柱側彎疾病,因為腫瘤位置危險,醫生建議前往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脊髓脊柱中心求治。
幸運的是,三博脊髓脊柱科室一直與智善基金合作,小王成功申請到基金救助,很快就能重獲健康,重返校園。三博腦科醫院專家表示,重度脊柱側彎會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嚴重者將影響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癱瘓。重度脊柱側彎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據了解,中國夢·脊梁工程是向貧困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提供救助的慈善項目。為了幫助患者恢復健康,挺起脊梁,放飛夢想,該項目對部分手術治療費不足的貧困患者進行救助。三博是其合作醫院,凡是入院符合條件的患者,都可以通過醫院申請資金援助,基金會愿意為脊髓脊柱疾病貧困患者提供幫助,給予每位患者最高5萬元的資金支持。

26年河豚“禁食令”有條件放開
日前,農業部、國家衛計委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豚和養殖暗紋東方豚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解禁”《通知》)。
基于安全的考慮,1990年衛生部出臺的《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在此之前,食用野生河豚魚中毒致死的事件雖偶有發生,但監管方面一直處于空白。“禁食令”一出,在政策層面,國內河豚魚的食用與養殖,一直游走在灰色的邊緣地帶。
我國食用河豚雖然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民眾對于河豚的認知卻依舊停留在“河豚有大毒,加工技藝較特殊”的層面。合格的廚師除了知曉魚肉的烹飪和調味方式,更重要的是要能分辨河豚魚的種類、去除河豚魚的毒素。要知道,野生河豚魚的毒素含量會比養殖的高出數倍。在日本和韓國,一名合格的河豚廚師通常至少要接受兩年的嚴格培訓,考試合格以后才能領取執照開張營業。每條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經過30道工序,一個熟練廚師也要花20分鐘才能完成。
但是,國內對于河豚魚廚師的管理尚不到位,而且相關培訓機構也是魚龍混雜?!敖饨蓖ㄖ氡貢罡嗟膰巳ッ皂樀貒L鮮,所以,為了我國千年的河豚文化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我國的河豚烹飪工作者一定要凈化灶臺,珍愛生命,拒烹野生河豚,為弘揚河豚美食文化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