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冷,高血壓患者容易血壓升高,脈壓差變大,血壓波動不穩,心腦血管疾病等并發癥發病率也隨之升高。面對升高的血壓,不少高血壓患者著急降壓,但是,降壓要講究科學。
首先,要適度降壓。高血壓患者平時要規律服用降壓藥,天冷血壓升高,降壓藥可適度加量,使血壓保持在120~140/80~90mmHg范圍內。避免把血壓降得太低、太快。

其次,血壓高治標也要治本,不可只盯著指標降,還要及時解除內在導致血壓升高的因素。高血壓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疾病,根本上治療,還要從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起:保持心情平靜,避免過度擔心、焦慮、惱怒或興奮;飲食清淡溫和好消化,不吃過咸、過甜、過油膩、過涼的食物,少吃肉食;保持大便通暢,1天1~2次;注意保暖,常用熱水泡腳;堅持運動,如快走、深呼吸、從頭到腳全身拍打搓揉按摩兩遍,尤其是頭、耳、頸項、前胸、后背、腹部、腰部要活動到,這樣,不僅活動四肢,心腦肺胃腸等重要臟器所在部位也活動到,利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活動以熱身或全身微汗為度;按時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晚上11點前睡著,中午小睡或靜心休養半小時左右。保持平靜規律的生活方式利于血壓回歸正常。
用中醫藥治療高血壓也是治本的重要方法,在把握個人神色氣脈等整體信息的前提下,辨識引起高血壓的原因(虛實寒熱各不同),辨證施治。
高血壓常見的內在因素有痰濕淤血阻滯,血流阻力增高,導致對血管側壁壓力增高;陰虛陽亢,陽氣外泄導致血壓升高;氣虛血淤,血流動力降低,阻力增高也使血壓升高。內服藥物需在中醫生面診后方可辨證論治。
常用的利于降低血壓的足浴方有:獨活15克,桑枝、雞血藤、川牛膝、鉤藤各30克,加清水適量,浸泡30分鐘后,水煎30分鐘,取汁,晾至溫熱或加涼水將水溫調至溫熱時泡足,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劑藥可用2~3次。可在泡腳前測1次血壓,泡腳后測1次血壓,觀察血壓變化,適時調整降壓藥,保持血壓平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