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秋
合歡花
劉麗秋
進入伏天,婆婆感覺心臟不適,頭暈,失眠。知道是她是年輕時落下的病根,偶爾睡眠不好會復發,繼而影響心臟功能。于是我為婆婆開了味中藥——合歡花。每日用沸水泡飲,囑她早晚沖水送服,可以理氣,舒郁,安神。合歡花有寧神作用,《神農本草經》注:合歡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合歡皮夏秋釆割,曬干藥用,治療筋骨折傷。
最近常來的一個女孩,也是被失眠困擾,常有噩夢伴隨,不得安眠。我又把合歡花推薦給她,希望能讓她夜夜好眠。因為合歡花可以令臟腑安養,歡欣怡悅,故以‘歡’名。”可見,合歡還有改善情緒的作用。
七月流火,一樹綠葉紅花,翠碧搖曳,帶來些許清涼意,走近合歡花卻在欣欣然中暈出緋紅一片,有似含羞的少女綻開的紅唇,又如靦腆少女羞之紅暈,真令人悅目心動,煩怒頓消。時人贊曰:葉似含羞草,花如錦繡團。見之煩惱無,聞之沁心脾。合歡樹葉,晝開夜合,相親相愛。納蘭性徳有詩云:惆悵彩云飛,碧綠知何許?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在古時候,合歡花也叫做苦情花,并不開花。苦情開花變合歡要從一位秀才說起。秀才寒窗苦讀十年,準備進京考前功名。臨行時,妻子粉扇指著窗前的苦情樹對他說:“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應諾而去。秀才星夜趕路積勞成疾,不幸病死異鄉,從此杳無音信。粉扇在家一直沒有等回夫君團圓,很多人說,他夫君可能高中享受榮華富貴去了,早已忘了她。她臨死前對上天說:“如果夫君心同我心,從未離分,就讓我死后,能達成心愿,和他靈魂相守,生生合歡,世世同心,變成一棵樹永不分離。”果真她死后,窗前的苦情樹開出明艷的花,花葉相守。人們為了紀念夫妻的真愛,就把苦情樹改名為合歡樹了。
世間的每一段好的感情,就如花草一般,有著綿長的情懷。合歡,有情雙合,相愛便歡。下班時偶爾會聽到樓下夫妻的爭吵聲。那男人性格直爽,為人豪邁,總是一副熱心腸,典型的東北漢子,因為心直口快,工作上不免得罪人。遇到不順心的事與別人發泄不得,偶爾會和妻子發通火,妻子每次都微笑著默默無言。一次,我下班回家經過時,那女人滿臉歉意的說:“不好意思啊,我家那位嗓門大,吵到你們了吧。我們從鄉下來,老公性子直,難免得罪人,每天工作那么累,回來發發牢騷,對他來說就算是疏解一下,我能理解他。我替他道歉。”多么好的女人吶,理解丈夫的種種不易。而她老公有時也會在人前說起妻子的大度體貼和包容。像一樹的合歡花,葉的深綠配上花的溫毓,兩兩相好,歲歲合歡。
張愛玲說:“愛一個人就是卑微到塵埃里,然后在那里開出一朵花,相信人生總會有這樣一份愛情,給我溫暖,與我終老。這個人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懂我的。”花,是一棵植物生命綻放最燦爛的一刻,開花,是孕育果實的前奏。毎個人都愿意愛在開花的時節,如同盛夏路邊竟相開放的一樹一樹的合歡花,它們在愛人的身體里隨著陽光竭盡全力地打開自己,朵朵燦爛,朵朵搖曳,朵朵顧盼生耀。愿它每年都會如約盛放,也終將盛放。那些個美麗的花瓣,一起綻放,一起凋零,一起美麗,一起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