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企業人才文化建設亟待加強
文/本刊編輯部
企業人才文化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強企建設的重要支撐;是讓創新活力充分涌流的必備要件。加強企業人才文化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精干高效的企業人才隊伍,對人才強企建設,打造創新型國家,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企業人才文化,指的是人才的核心價值觀、良好的人才公共道德和人才正能量。近十年來,我國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得到跨越式發展,人才強國戰略地位得到確立,科學人才觀日益深入人心,人才隊伍的整體實力明顯增強,人才效能不斷提高。但是,由于我國企業人才文化建設既受傳統文化影響,也被外來文化干擾,企業的人才成長和人才強企受到較大的影響,突出表現在:人才缺乏團隊精神;對人才使用缺乏尊重、欣賞的文化認同;人才收入分配缺乏公平的文化氛圍;人才的管理缺乏競爭的文化意識;高技能人才在社會不同領域的分配還很不均衡,尤其在一些傳統的企業中人才流失現象嚴重,已經成為制約企業創新的因素。重才能而輕人文,重組織管理輕文化建設,致使人才質量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人才文化建設落后于發展的新形勢。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繼續解放思想,在人才管理工作的體制機制上要有突破性的改革舉措之外,同時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必須高度重視企業人才成長與發揮作用的文化環境建設。
人才群體的多樣性,帶來人才文化的多元性。未來一個時期,我國仍處在社會轉型中。在當前多元經濟并存、多元人才共處的文化環境中,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企業人才文化建設,構建多樣人才共有的精神家園。在市場經濟運行中不可避免會引起人才價值觀變化,驅動人才利益導向實用性。比如:講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難免會產生拜金主義現象;又如:中國企業看重人才的學歷、職稱。但在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用人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美國1993年就發表全國人才績效評估報告;日本為打破年功序列制,推行業績主義政策;澳大利亞為增進個人對組織效能的貢獻,也大力推行績效管理。
綜上所述,中國企業人才成長發展的文化環境必須依據中國國情,圍繞人才強企、人才強國戰略實施,研究打造自己的人才文化產品,重視人才的“精神家園建設”。實現從多元精神價值中求主導、從多樣精神價值中求共識、從多變精神價值中求主動、從多選精神價值中求優勢的現代人才文化建設。
人才是企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是企業成功的關鍵。當前,我們正面臨著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奮斗目標,因此,企業在創新發展中要打造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形成人盡其才、有序流動的局面。要打破地域界限,變“閉門相馬”為“公開賽馬”;突破資歷、年齡等局限,暢通人才流動渠道。選人用人堅持風清氣正,堅持任人唯賢,堅持“五湖四海”,堅持群眾公認;要以“德”為先,以“廉”為本,以“勤”為基,以“績”為度選用人才。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在企業創新過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一環。為提高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激發傳統企業技術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其在企業發展和進步中的重要作用,建議國家能夠在傳統企業創新方面給予人才更多的扶持政策,為傳統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以促進大中型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更好的發展。
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文化環境,是有效發揮人才作用最深厚、最持久的基礎。中國企業要以科學的人才觀、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引領人才文化建設,倡導構建人才融合、人才兼容和人才業績文化,為人才創新活力的充分發揮營造良好的人才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