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 劉興云
醫院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問題研究
文/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劉興云
在當今信息技術時代,信息技術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受到各醫院的高度重視。其中,醫院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本文從醫院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醫院病歷數字化處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對策,以完善醫院病歷檔案數字化管理。
病歷檔案;數字化;建議對策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醫療領域積極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醫療改革,醫院病歷檔案管理向信息數字化方向發展。醫院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能夠彌補傳統紙質管理的缺點,節約時間和資金投入,提高醫院病歷檔案管理水平,對醫院管理體系的完善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彌補紙質檔案的不足。傳統的病歷檔案管理采用紙質病歷檔案的管理方法,紙質管理容易出現丟失、破損、書寫凌亂等現象。而數字化病歷檔案管理不僅能節約資源,避免丟失破損現象,而且超越了時間和空間限制,能夠方便快捷的進行查詢和傳遞,彌補紙質病歷檔案管理的不足。
(二)提高工作效率。醫院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能夠顯著提高醫療人員的工作效率。在傳統的病歷檔案管理中,不僅需要人工記錄病歷,而且還需要工作人員花費大量時間加以分類整理和保存。而數字化病歷檔案管理能夠節約整理時間,保證分類的正確性,提高工作效率。
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受到醫療行業的普遍關注,不少醫院積極研究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科學方法,但是醫院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依然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我們加以重視并積極采取補救措施。
(一)存在安全隱患。病歷檔案詳細記錄了患者的信息和病情,屬于患者隱私,患者的隱私受我國法律保護,因此,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應重視檔案的安全性。而現階段,醫院病歷檔案數字化管理依賴網絡進行,但是由于網絡環境不安全,黑客入侵等容易造成病歷檔案出現信息泄露的現象。另外,由于網絡病毒的影響,數字化病歷檔案容易丟失,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存在安全隱患。
(二)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首先,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要求管理人員具備完善的網絡知識和信息技術,而我國病歷檔案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系統的信息技術教育,數字化管理技術水平較低,達不到醫院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的要求;其次,有些管理人員缺乏職業道德和法律意識,在工作中不注意保護患者隱私,甚至有些管理人員擅自修改病歷,病歷檔案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醫院病歷檔案數字化管理需要多個部門相互配合,病歷檔案涉及各個科室的患者,整理工作比較復雜。檔案管理的復雜性導致管理制度難以落實,容易出現一些部門不能夠及時向檔案室提交患者病歷,醫護人員為逃避責任篡改病歷檔案的現象。另外,病歷檔案電子化處理缺乏健全的監督機制,導致管理人員任意修改病歷檔案而不被發現。
(一)完善數字化管理體系。對于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醫院應積極完善病歷檔案數字化管理體系,加強醫院病歷檔案數據庫的安全性。首先,醫院應積極引進高水平技術人才,及時發現網絡中的安全漏洞并加以修復,為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提供安全的網絡環境;其次,強化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工作應積極培養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醫院可以組織管理人員參加病歷檔案安全講座,加強管理人員的思想教育;最后,醫院應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嚴肅處理病歷檔案泄露問題,為病歷檔案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強管理隊伍建設。高水平、高素質管理隊伍是醫院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的關鍵。因此,醫院應積極加強管理隊伍建設。首先,醫院應重視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組織管理人員接受系統的數字化管理技術教育,不斷豐富數字化管理知識,掌握數字化管理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醫院應加強管理人員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管理人員的道德修養,保證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最后,醫院應強化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避免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的違法犯罪行為。
(三)健全管理制度。首先,國家應統一病歷檔案管理標準,使全國各醫院的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有統一參考依據;其次,醫院要制定完善的病歷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各個部門的配合,積極落實病歷檔案數字化處理,保證數字化病歷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后,醫院應建立健全管理監督機制。醫院可設立專門監督人員,對病歷檔案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定期檢查,避免出現病歷檔案被篡改的現象。
科技技術對我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逐漸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積極運用科技解決現實問題。信息技術運用于醫療領域,能有效提高我國的醫療水平。因此,醫院病歷檔案管理逐漸朝數字化方向發展,數字化病歷檔案處理不僅有利于提高病歷檔案管理水平,而且對我國醫療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1]李國生.改善檔案數字化質量問題的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6(03).
[2]苗紅梅.檔案數字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對策[J].辦公室業務,2016(01).
[3]朱玉春.醫院病歷檔案管理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