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英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310018
?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
——以杭州構建“地下天堂”為例
徐 英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310018
【摘要】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得杭州市用地需求不斷攀升。然而,土地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畢竟有限。在強大財力的支持下,杭州市計劃構建“地下天堂”。本文將通過這個案例,來簡要分析杭州市地下空間開發的背景、存在問題并相應地提出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城市;地下空間;開發
2004年,《杭州市人民防空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2003~2020)》獲市政府批準通過,成為杭州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法定性文件。在之后十幾年里,杭州的八個城區都將陸續興建相應的地下“新城”,形成“兩中心兩軸線十二區塊”的地下網絡空間,作為區塊的旅游商貿、金融會展、文化休閑等功能的重要載體,大量地下商業、文化、娛樂場館、旅游綜合體、交通快速線等設施將極大改善百姓城市生活。
該《規劃》還將未來杭州地下空間分為淺、中、深三個層次。淺層0~-10米:結合城市改造、地上與地下統一開發,主要用于商業、旅游、停車場、步行街,以及城市水、電、氣、通訊等市政公用設施。中層-10~-30米:開發地下交通,如軌道交通、地下公路、隧道等。深層-30米以下:作為城市進一步發展后快速交通線路、城市設施更新等用途。
作為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杭州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現有的空間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杭州市亟需拓寬渠道,開發地下空間資源。杭州市目前的空間利用狀況主要面臨以下3個難題:
①緊張的土地資源。杭州市土地面積為3068平方千米,而人口約為424.3萬人,人均土地面積只有723.07平方米。1990年,全市耕地面積共203500公頃,2003年,全市農業用地共182706公頃。13年間,全市耕地面積減少20794公頃,平均每年約減少1599.5公頃。隨著城市化的進一步加快,耕地面積進一步擴張,人口更加密集,社會環境更加激化,城市的發展急需向地下尋求出路。
②交通是社會經濟的動脈。杭州市雖已建成繞城高速公路、快速公交、水運航道,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但交通用地占全市土地面積的比例過小。加上不少公路標準不高,不但影響車速,而且限制通過能力,因而,常常造成堵車現象,既影響城市經濟聯系,又浪費了時間與能源。
③影響市容市貌。隨著城市化的進展,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造成城市擁擠,城市環境日益惡化,破壞城市形象。隨著杭州市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車普遍進入家庭,停車場少、車庫不足的矛盾將十分突出,亂停車的現象十分嚴重。城市道路重復建設頻繁,不但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而且極大地浪費了社會財富。
①管理體制不完善。忽視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系統管理,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管理體制、系統規劃、組織指揮、綜合協調與監督控制有待進一步加強,地面與地下空間的協調開發有待加強。
②法律不健全。目前,我國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基本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況。我國地下空間的產權和有償使用也尚屬空白,對地下空間的規劃立法、建設立法,管理立法,以及地下空間使用權有償出讓立法,地下工程產權的取得、轉讓、租賃、抵押立法等,都有待制定和完善。
③技術問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技術主要包括技術裝備、安全防護和內部環境調節三個問題。杭州的土質比較松軟,施工難度大,建設大型地下工程需要精湛的技術支撐。
①合理規劃,依法開發。目前存在的一些地下空間建筑沒有相互連通的情況,除技術設計方面的問題外,沒有地下空間規劃的規劃與具體要求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對此,必須站在面向21世紀建設現代化新城區的高度,積極著手編制地下空間發展規劃,更好地為建設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新城區服務。
②健全法律法規。盡快地制定與頒發地下空間建設和管理的法規,確立地下空間權的概念及物權形態,地下空間權的取得方式、轉讓、抵押方法及權屬管理等,從而來規范建設者的建設行為,確保城市地下空間建設的有序進行。
③克服技術難題。加大資金投入,鼓勵科研機構與高校等組織開展研究,加快城市建設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吸取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教訓,結合杭州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建設地下空間。
“19世紀是橋的世紀,20世紀是高層的世紀,21世紀將是地下空間的世紀。”隨著杭州的飛速發展,土地資源日漸緊缺,生存空間趨于緊張。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走城市立體化發展的道路,是緩解杭州市土地資源緊缺、解決城市矛盾、創造和諧的城市環境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陳宇.地下空間開發對杭州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J].地下空間,1994,(3):205~207
[2]童林旭.地下空間開發對現狀與需求[N].中國建設報,2003-09-09(5).
[3]張德印.地下空間開發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必然選擇[N].鄭州日報,2008-12-12(014).
[4]杭州市主要年份耕地面積統計(1990--2003)[EB/OL]. http://tjsj.baidu.com/pages/jxyd/28/58/1c812ee596982060521e6f2 e444ca5e3_0.html,2003-12-31/2010-12-17.
[5]2001年杭州統計年鑒[EB/OL]. http://www.hzstats. gov.cn/web/ShowNews.aspx?id=UwQVw34y3xk=,2005-8-22/201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