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泉張 志裝甲兵學院參謀 安徽蚌埠 33050
?
淺析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的誤區
金 泉1張 志2
裝甲兵學院參謀 安徽蚌埠 233050
【摘要】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是目前軍事體育訓練的發展趨勢。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是一種特殊的體育訓練,要求軍事體育訓練與戰術演練、軍事技能訓練緊密結合,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著把訓練當戰術演練、把訓練當作純粹的軍事技能訓練、把訓練當作單純的體能訓練、訓練過于共同化的誤區。
【關鍵詞】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訓練誤區
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目前已成為軍事體育訓練領域的熱點和焦點,無論院校還是部隊都在進行此領域的研究和訓練嘗試,某部還進行了“戰斗體能”的試點;目前陸軍提出了”強大體能與技能完美結合“的說法。這些都是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的集中體現,然而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是特殊的體育訓練形式,要求集中體現實戰化,所以訓練容易導入誤區,下面我們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一)軍事體育概念辨析。李之文教授主編的1997年版《軍事體育學》,2014年版《軍事體育理論》對軍事體育的概念是這樣表述的:軍事體育是人們為國防安全和戰斗準備,全面提高戰斗力,而采取的一系列與戰斗技能緊密相關的身體訓練為主要內容的特殊體育形式。原總參謀部軍訓部頒發,由林建棣、包瀛春教授主編的2012年版軍隊院校軍事體育課程通用系列教材,將軍事體育的概念表述為:軍事體育是以增強體質、提高部隊戰斗力為目的的身體訓練。可以認為,軍事體育是身體練習為基本特征,以體能、技能和身心適應能力為基本要素,包括了軍事體育學科理論、基礎體能訓練、崗位適應訓練、實用技能訓練、綜合運用訓練和體育鍛煉等,構成了軍事體育訓練的內容體系。從上述表述不難看出,軍事體育訓練無論是以增強體質為目的,還是以提高戰斗力為目的都是以體育的形式來實施的,這里就揭示出軍事體育仍然屬于體育的范疇,是一種身體訓練。通過身體訓練進而達到增強體質,提高戰斗力的目的。
(二)軍事體育實戰化概念辨析。軍事訓練實戰化,從字面上理解是從實戰出發進行軍事訓練。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就是使軍事體育訓練更加貼近實戰,它強調的是軍人身體訓練與武器裝備、戰場環境、兵種崗位的有機結合。這里我們要認識到,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不能理解為單純的軍事體育訓練,更不能理解為單純的體育訓練,必須是滿足提高戰斗力的體育訓練,還必須是滿足適合實際戰場作戰的體育訓練。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可以看出,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的具體措施可以歸納為:結合戰術背景展開訓練;結合戰場環境展開訓練;結合兵種專業展開訓練;結合攜裝攜彈展開訓練。
(一)把訓練當作戰術演練。戰術演練是在想定情況誘導下進行的指導和進行戰斗方法的訓練,是部隊在完成理論學習和基礎訓練之后實施近似實戰的綜合性訓練,是軍事訓練較為高級的階段。而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是為了提高軍人實戰化能力的體育訓練。前者是綜合性軍事演練,而后者是基礎性軍事訓練,二者所要實現的訓練目的截然不同。然而,在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在日益被貫徹的情況下,在訓練實施過程中,組訓者會過分的結合戰術,過分的結合戰場環境進行訓練,擺花架子,突出的主體不是體育訓練,而是戰術在訓練中的實施過程,沒有認識到軍事體育訓練只是提高身體戰場適應能力的體育訓練,違背了體育訓練的宗旨,自然沒有好的訓練效果,也失去了軍事體育訓練的意義。
(二)把訓練當成是純粹的軍事技能訓練。軍事技能從概念上理解就是完成軍事任務的技術能力,這里強調的是技術,當然技術能力是在身體能力的支撐下完成的,軍事技能范圍比較廣泛,一些對身體能力要求較高的項目可歸納為軍事體育的范疇,比如各地、刺殺、攀登、定向越野等,另外一些軍事技能訓練如射擊、投彈、駕駛、兵器操作等不屬于軍事體育的范疇。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應該是軍事體能與軍事技能的密切結合,相互促進,不是一味的認為搞訓練的實戰化,應該是大量加入軍事技能的內容進行訓練,那樣得出的效果絕不是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所需要的。當然我們這里討論的是日常情況下的訓練,不排除一些特殊任務的部隊特殊訓練,或一些部隊特殊戰備情況下的訓練。
(三)把訓練設計成極限體能訓練。軍事體育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培養軍人勇猛頑強的戰斗精神。軍事體育的實戰化訓練更是具備鍛造戰斗精神,培養軍人血性的功能。然而軍事體育訓練過程中,特別是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過程中,這種功能的發揮往往被擴大化。沒有根據實際情況,武斷的加大訓練的強度和密度,使訓練成為極限體能訓練,沒有遵循訓練的規律,可能會造成訓練大量傷病,甚至更嚴重的后果。誠然,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歸根結蒂屬于體育訓練,體育訓練應該是遵循科學的原則,運用科學的方法,這樣才是更有利于戰斗力的生成的。當然,這與培養勇猛頑強的戰斗精神并不矛盾,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合理設計出大強度、高密度的訓練也是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不可少的。
(四)把訓練當成單純的體能訓練。在這里我們要澄清一個概念,什么是體能?體能是指有機體在身體活動中所表現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身體基本活動能力、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其實體能訓練可以算是軍事體育訓練的一部分,指的是一些軍事基礎項目的訓練。目前部隊日常進行的可以看出是這種“體能訓練”。不可否認,在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過程中,沒有或很少結合兵種專業展開訓練、沒有或很少攜裝攜彈展開訓練,造成訓練的實戰化不夠,會取不到預想的效果。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也是我們實際要解決的問題。
(五)訓練過于共同化。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容易搞成統一訓練內容、統一訓練形式、統一訓練方法、統一訓練標準的共同性訓練,就是大家訓練的內容大同小異,訓練不能突出軍兵種和部隊特色,沒有結合自身的作戰任務進行訓練。各軍兵種作戰任務不同,各戰區部隊所承擔的戰斗任務各有側重,部隊駐地自然環境、地理環境也不盡相同,這就決定各部隊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也是不盡相同的。各部隊應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根據各自實際作戰任務的特點,來組織進行實戰化訓練,避免訓練過于共同化。當然這就需要訓練組織者科學精細的去設計,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之文.軍事體育理論[M].軍事誼文出版社,2004.
[2]包瀛春,林建棣.軍事體育(下)[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