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色、光、噪、布、床、水、氣,這8個方面是衡量一家酒店是否舒適的關鍵。但如今的住宿業多姿多彩,不同個性、品類的酒店層見疊出,一家酒店如何在滿足舒適度的基礎上,讓人們記住它的特色符號和標簽呢?我們邀請酒店業的各路精英來,假設自己開設一家精品酒店,從產品、客戶、文化藝術、生活方式等維度應該怎樣打造?
傅玉明 | 酒店創業者
精品酒店,總避免不了討論硬件與軟件兩方面。硬件,只要將各種奢侈與奢華的硬件投入進去便是,而軟件,則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我理解的精品酒店,應該是這個模樣:
1.建筑設計或者室內設計不能復制、抄襲、模仿,應該具有唯一性。不能像喜來登、萬豪、洲際等酒店一樣到處復制圖紙,也不要出現到處模仿的現象,成了四不像。簡而言之,要尊重原創!
2.地理位置或者標的物有獨特性,無論是在城市中,還在山里,或是在海邊,獨特的地理位置總能對精品酒店的產品產生影響。
3.精品酒店是提供一種生活方式的解讀。比如禪修,法云安縵便有提供禪修的課程;比如養生度假,或是極簡的生活方式,像普吉島的圖書館酒店。
吳健芬 | 浙江省旅游局行管處調研員
精品酒店的法語單詞Boutique,原本僅指巴黎那些銷售轉手奢侈品的“精品店”,后來精品酒店僅指那種具有一個鮮明的、與眾不同的文化理念的酒店。從設計維度看,它曾經被普遍認為是設計師酒店,強調建筑外觀和室內裝潢要有設計感。從產品維度看,基本以住宿為主,但也很強調為客人提供豐富的體驗性活動。從生活方式維度看,這個定位高端的服務產品,既迎合了市場由大眾化消費向個性化、體驗型消費變換的潮流,同時也引導了一種新的時尚消費方式。
葛健 | 酒店哥CEO
用酒店電商萬能公式分析一下,精品酒店品類沒有公認的第一名。它是酒店業酒店人自己弄的品類。精品酒店這四個字,是低流量品類。
如果我已經開了一家“精品酒店”,我不會去宣傳我是精品酒店的第一名,因為消費者對精品酒店沒有畫面感。我可能會說我是酒店業里的法餐,是酒店業里的愛馬仕;如果我要開一家精品酒店,我會宣傳這是一家夠你在朋友圈吹一年的酒店。
姜慶 | 中國精品酒店聯盟創始人
現在,很多有情懷、講格調的投資人都想進入精品酒店投資新領域。那什么是精品酒店?我們可以用排除法去判斷,什么不是精品酒店。標準化的星級酒店不是精品酒店;經濟型酒店不是精品酒店;普通的民宿客棧也不是精品酒店。精品酒店本就是一個非標準化住宿的產品,如精品酒店之父Ian Schrager所說:“精品酒店是安靜的奢侈品。”
但它必須具備個性化的文化體驗設計主題,平均房價須與同地區五星級酒店水準相當。可以歸納為9個字:小而美、非標準、亞文化。畢竟它歸根到底還是一家酒店,這就要求在個性化設計的外表之下,必須具備一家小型奢華酒店的基本設施與功能,不能光是好看,還得好用。服務很重要,精品酒店應倡導管家式服務,力求一專多能。
石岷 | 成都麗澳濱江精品酒店董事長
一家精品酒店,應該具備如下因素:
1.能從周邊環境中“借勢”的物業,這個“勢”可以是自然環境,也可以是人為環境,或者物業本身就是一種“勢”;
2.有相對不大的規模,80間房左右,總人員密度不超過200人,包括客人和工作人員;
3.具有不低于總面積30%的非客房空間;
4.具有享受型服務內容,比如精致的餐飲、SPA、Limo服務等;
5.有對客人精神類高端需求的專業服務能力,如音樂、美學、園林等領域的環境浸潤和維護能力;
6.使用世界范圍內主流的高品質設施設備及用品;
7.與成熟社會中產階級收入相適應的房間價格;
8.極高的環保意識及有實際措施的經營管理能力;
9.與時俱進的科技含量;
10.符合整體經營理念、經過專業人士系統規劃及精細化設計過的酒店空間及空間美學。
廖軍標 | 自在平江野奢酒店董事長
在旅游的年代—景區為王,如今是度假的年代—酒店為王,但今天的酒店—內涵為王。所謂的內涵,就是怎么把特色落地,怎么能把文化體現出來。但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應該是看得見、摸得著,讓人體驗得到的。
其實度假休閑,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到別人活膩了的地方去,體驗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民俗,這才是度假真正的內涵。所以我們規劃了私塾。因為在湖南平江,很長一段時間都保留有活的私塾形式,當地人叫“讀老書”。讀老書都是免費的,老人家有點文化,用業余時間給大家讀經典。來度假的客人,隨時都可以看到活的私塾形式,搭配私塾博物館,穿插琴、棋、書、畫、茶、酒、中醫、國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展現出來。
更重要的,是讓客人對當地的民俗民風有真實的體驗,而不是表演。當地人的婚慶、壽宴、小孩生日、廟宇祠堂辦各類活動,周邊菜園果園的采摘、各個節氣的農事活動、當地戲班子的山歌小調演出……客人都可以選擇性參與,把當地人的日常生活技能轉化成服務項目。
楊詩兵 | 原鄉度假品牌聯合創始人
精品酒店之所以成為精品,因為本身是有個性的,具有文化內涵底蘊的,很難用一個標準去衡量,千萬不要以星級標準去評判它。精品酒店除了具有設計感,還要考慮客戶的體驗和私密性。我并不認為定價在幾千元或上萬元的就是精品酒店,但一家精品酒店的定價應該是當地酒店價格里數一數二的,否則構不成精品二字。而好的精品酒店一定是有文化沉淀的,精品酒店的核心就是文化,沒有文化的精品酒店是沒有靈魂的,也只有文化才可以讓精品酒店真正得以延續。
金杜 | 宛若故里創始人
其實很多精品酒店的創始人都是跨界人士,比如安縵的創始人就是媒體人,所以在除了住宿外,更多是文化的體察。聲、光、色、味、觸,背后考驗的都是對人性的洞察。好的設計,是去設計痕跡的,設計師酒店最大的毛病就是設計痕跡太重,造價過高,不利于運營。好的服務,全都是人的感受和故事。所以如何講故事非常重要,怎樣呈現你的品味和生活方式,你的初心、員工和客人的故事。一個只有設計沒有價值觀和文化的酒店,只能是偽精品。
王嘯劍 | 藝龍酒店平臺總經理
忘掉“酒店”二字吧,突出“精”字。它一定是融入當地文化的住宿機構,從裝修、氛圍營造、貼心服務等成為用戶希望體驗,甚至愿意重復體驗的內容。OTA(酒店第三方在線旅行服務代理商)正嘗試將住宿產品用標準與非標準進行劃分,逐步弱化使用多年的掛星準星標準,通過用戶畫像、線下運營、技術支持來實現對非標準產品的采購、包裝、展示、營銷、管理。
其實非標準住宿產品的市場巨大,無論從物理庫存還是用戶需求來看,精品住宿應該是非標住宿內最有“情懷”的產品。突出小而美,以當地交通和吃喝玩樂推薦作為輔助,獲得85后為主的這批用戶,在不同時間下將商務用戶與休閑用戶進行了區隔。
章乃華 | 雷迪森旅業副總裁
精品酒店要以文化為魂,這是精品酒店表達文化氛圍的一種特殊形式,才會讓顧客從中獲得富有個性的體驗感。首先考慮的是傳統建筑文化。大多數精品酒店都是由古、舊建筑改建而來,這類建筑物本身具有的獨特歷史內涵,已為酒店在文化層面的深度挖掘和詮釋上提供了堅實基礎。
其次要以設計為感。確定好特色文化主題后,在設計中從多角度和深層次兩個方面表達空間范圍。可以將主題滲透到酒店不同功能的各個空間中,也可以只選擇某個局部空間進行展示,如只開發主題客房、主題餐廳等。
再次要以體驗為王。旅游就是為了體驗,尤其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酒店,除了用獨特的建筑語言來強化環境記憶外,還要為顧客帶來“超越時空”的神奇體驗感。它的關鍵在于“場所感”的塑造、新舊空間的結合和主題意境的營造。如杭州塘棲運河雷迪森莊園酒店,就是利用清朝官府糧倉、百年歷史的同福酒廠、乾隆御碑亭等載體,深入挖掘舊址的內涵,呈現出了一座隱逸在博物館里的莊園酒店。
八戒 | 莫林風尚連鎖酒店總裁
目前國內的精品酒店市場有點嘈雜,因為魚目混珠的不少。不少精品酒店選址、設計、氛圍都做得相當出色,但軟肋在經營,尤其是服務的提升不夠。初期會強調設計,空間、客房做得與眾不同,別有格調,確實吸引了不少客源。但漸漸地,見多識廣的客人們審美疲勞了,我們做的不是藝術館、博物館、畫廊,而是酒店,服務至關重要。所以我們需要反推,我想吸引哪一類的客人,他們獨特的品味是什么,對于酒店服務的訴求如何,酒店可以為他們做哪些延伸服務和跨界產品。確定了這些,我們才考慮選址,選擇對路的設計師,制定營運方案。
這樣,就不僅僅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或者有著不錯的風景,或者有那么幾座有韻味的老宅,或者有幾位才華的設計師朋友,就蠢蠢欲動地去開發精品酒店了。所以一定是先想好如何可持續地運營再來做酒店。另外一個思考是,如何做衍生產品,因為酒店經營是有天花板的,精品酒店本身體量小,單純依靠客房風險不小。我們需要尋找的方向是將精品酒店經營與文創類商品進行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