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要]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需要創設快樂讀書的氛圍,開展快樂閱讀的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好地完成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語文;快樂;評價;微信閱讀
從事課改后的小學語文教學已經四年了,之前對課標理解不夠,出現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只是認為學生能把一篇課文讀下來,沒有錯音就可以了,然后由教師逐詞逐句講清、講透,就算達到了要求。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越來越差,學生不會積極回答任何問題,作文越寫越枯燥,由此產生了厭學情緒。這種現象一直困擾著我。《課標》要求在閱讀中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按照《課標》指導的方向,我積極打造書香班級,讓師生在快樂的氛圍中讀書,使讀書變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一、創設快樂讀書的氛圍
記得有一次上課讀《拐彎處的回頭》,本來是一篇體現父愛的感人故事,可讓學生讀得結結巴巴,甚至讀不成句,課堂上學生所問非所答,干啟不發,這樣的課已經無法進行下去了,我就讓學生練讀課文,看誰讀得流利,有感情,能做到的獎勵三朵小紅花(一朵是聲音洪亮,一朵是沒有錯別字,一朵是感情到位),這時學生各個讀得十分用心。出乎我意料的是,在講讀這篇課文時課堂氣氛與往常不同了,學生思維敏捷了,話多了,會回答問題了,有的學生還能產生疑問了,提出了問題,而且提出問題還能有學生替他解答出來,甚至還能產生想象,超出課本文字。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充分閱讀能使學生快樂,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樂趣,這才讓我看到什么叫學生真正地學會了。
二、開展快樂閱讀的活動
組織讀書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感受到讀書的重要、讀書的快樂與幸福,品嘗到讀書后的收獲,這是促進快樂閱讀的有效措施。注重訓練學生的口語、朗讀能力,在朗讀時,當學生被人物精神所感動、被優美景色所陶醉時,教師要把握好學生表情達意的良好契機,讓學生“披文入情”,將文章之情和自身之情結合起來,“一吐為快”。這樣也就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從而使學生產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進而對閱讀產生渴望及濃厚的興趣。逐漸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除了書本以外,還可購買大量讀物,相互傳閱,每天晨讀半小時到一小時,下午抽出一節課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一書,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學生讀書興趣濃厚,看到故事、文章能當堂復述下來,特別是好詞好句能達到一字不差。詞語的積累超過了我的想象,學習進度提前了很多,并能提前讀書。
對這方面的成績,學校和家長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學生每天放學回家讀書、講故事給家長聽。有一名學生的閱讀量非常大,愛讀書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媽媽開了一家診所,每天病人有很多,他想讀書時就放開聲音讀,病人都為他鼓掌。學生經常和家人玩詞語接龍等,令大人刮目相看。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更加積極地為孩子購買讀物,孩子把自己的讀物帶到班級,我們設立了圖書角,學生經常讀書、查字典和詞典,他們完全把閱讀當成了樂趣。
三、實行快樂閱讀,開放多元評價
為了促進學生持之以恒地將讀書活動堅持下去,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我們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建立了評價體系,這是促進快樂閱讀的有力保障。
依據《小學生語文閱讀資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開放性讀書測試,開展“書香班級”和“讀書明星”等評選活動,頒發證書和學生喜歡的書籍,將學生的作品推薦到校內創辦的刊物《小荷文集》上發表,讓全校師生共同分享學生成功的喜悅。
現在我們班級的學生沒有死記硬背書本的,都是通過閱讀自覺地、順利地掌握知識,到現在為止,所學課文幾乎都能達到熟讀成誦。興趣是獲取知識的源泉,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生所有學科的成績。通過閱讀,能縮小學科之間的差距,因此,我的學生沒有偏科,沒有“學困生”,這都是因為閱讀改變了一切。
我有一名學生,曾被認為“智力低下”。我不能讓他繼續這樣下去,我下定決心,對他用心,看一看,試一試。通過一系列的訓練,他慢慢開竅了,而且思維逐漸清晰。讀課文時雖然有些字不認識,我走到他旁邊,悄悄地、輕輕地提示,他聲音很洪亮,咬音也很準,很愿意讀,每堂課我都給他表現的機會,慢慢地,他的思維變得活躍了,上課敢舉手回答問題了,成績也有所提高。我并沒有通過補課的方法,也沒有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竟然只是通過閱讀就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過閱讀,學生的自學能力加強了,學過的、沒學的他們都看,這樣一來,我在課堂上采取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上課時老師的話少了,學生的話多了,學到的知識扎實了。學生各個變得更有靈性,從而增強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了勇氣和膽量。
四、利用微信閱讀,展開各個指導
為了能讓全班同學真正地閱讀起來,還能各個得到我的指導,在校時間顯然是不夠的。現在微信聊天很火熱,我就想可以讓學生每天晚上用微信給我錄閱讀的文章。首先,我要求讀預習的課文,學生很踴躍,當天晚上就開始了,讀的水平參差不齊,每名學生讀的內容我都逐一聆聽,有錯及時糾正,包括語氣、語速、音準等等。一晚上忙下來,真的很累,但我決定要堅持下去。通過微信上的現場指導,學生都非常愿意接受,連平時課上不愿讀文章的學生也盡量每晚堅持用微信錄制讀文,家長也很高興,因為他們見到孩子每天都在讀書,所以把家中不用的手機送給孩子,專門每晚錄課文用。記得以前家長不愿意讓孩子用手機,一是怕時間長傷孩子的眼睛,二是怕玩兒上癮耽誤孩子學習。這回好了,每晚孩子利用都手機給老師讀文章,把玩兒的時間也占用了,家長都很高興。
從用微信閱讀到現在已有半年多的時間了,由前期的我指課讀到現在的學生隨意讀,我發現效果真的不錯。學生錄一條我就指導一條,有些學生語速慢,我指出后,他會馬上改正,下一條就會好些,我就發給他一贊一擁抱的動畫表情,再夸上一句“有進步”“真的很棒”“讀得越來越好了”等。有時音讀得不準,我就在微信上為他重讀這句,讓他感受到教師讀時的音準與語氣。在這半年的時間里,我覺得我們班的閱讀水平提高得很快,主要體現在我校舉辦的大型素質教育展示活動中,我們班的學生表現很突出。在詩朗誦中,我們班學生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六十,各項素質教育展示小平臺的小播音講解員,我們班也選拔上了好多同學,就連活動的總導演都夸獎我們班的學生,這讓我很欣慰。
暑期來臨,我認為這項工作不能中斷,除暑假作業本以外,我只留了每天錄一課的任務,學生非常愿意向我展示他們的讀書本事,也愿意讓我在微信上夸夸他們。學生的成長是離不開鼓勵的,假日里教師和學生分開了,但我們的微信聊天閱讀卻把我們緊緊相連,不分早晚,只要學生讀,我就指導。讓閱讀在假日里變成我與學生聯系的紐帶,也讓學生知道老師每天都和他們在一起,他們讀我欣賞,看到他們一天天在閱讀領域中成長著,這就達到了我用微信閱讀的初衷。作為教師,我要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在實踐與探索中尋找到適合學生進步發展的方法。
微信閱讀給學生帶來了快樂,也給教師帶來挑戰,使學生在閱讀的天空中自由飛翔,愿微信閱讀走進更多的班級。“親愛的孩子們,如果你愛上閱讀,就應該抓住最佳時機,培養閱讀興趣,飛進閱讀的殿堂。”這是我送給全體學生的一句話,微信使我面向全體學生,一個也不放棄,課上做不到的課下做,只有運用多種方法去讀,保持閱讀的熱情,學生就會迷上微信閱讀。
總之,學生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在學習新知識時便會自覺尋找、探究這方面的知識,只要教師引導得好,學生就會不斷超越自我,到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去遨游,激發閱讀的興趣,更好地在閱讀中體會快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吳景嵐.小學語文閱讀資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