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蓮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企業若想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企業績效是重中之重。為了提高企業績效,企業需要全面考慮多方面因素,人力資源則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只有當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發展要求相吻合,企業績效才能得到有效提升,于是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應運而生。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為了提升企業績效,國內外的一些著名學者一致認為,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影響企業的績效,但是對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何運作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和論證。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績效在我國企業的經營與管理中都占據著重要地位,研究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對提高企業經營者的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的作用。
一、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1.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就是系統地將人與企業聯系起來。它主要是“以人為本”,將人力資源視為一種獲取競爭優勢的首要資源,強調通過人力資源規劃、政策及具體實踐,獲取能與企業戰略垂直匹配并能在企業內部活動間水平匹配的具有競爭優勢的人力資源配置,并強調所有的人力資源活動都是為了達到企業目標。與以前的人力資源管理相比,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認為人力資源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其核心職能是參與企業戰略決策,根據內外環境的需要倡導并推動變革,進行企業整體的人力資源規劃和實踐活動,與戰略規劃是一種動態的、多方面的、持續的聯系,其職能直接融入到企業戰略形成和執行的過程中。
2.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①戰略性。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看到了勞動者的作用,企業在考慮發展方向時,人力部門的參與使得管理更能適應發展的需要。企業外部環境變化同時兼顧自身內部環境變化。當管理與企業發展保持一致,企業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②匹配性。企業戰略具有長遠性,其發展策略是在發展目標基礎上制定的。因此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存在于企業生產發展之中。只有這種管理活動符合了企業發展的需要,管理才能充分對勞動者才能進行發掘,企業才能不斷發展。③ 協同性。企業各項活動配合良好企業才能更好發展。企業績效的提升是建立在人力資源管理與市場銷售活動、生產運作部門、財務部門等協同配合的基礎之上的。④目標性。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是為了企業發展和創造效益,同時讓員工享受到益處,是員工的收入與付出成正比,即注重個人與企業共同發展。⑤獨特性。企業的獨特性取決于企業的文化氛圍、資源構成及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
二、企業績效相關理論
企業績效是指一定經營期間的企業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企業經營效益水平主要表現在盈利能力、資產運營水平、償債能力和后續發展能力等方面。經營者業績主要通過經營者在經營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對企業經營、成長、發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貢獻來體現。企業績效主要是指一個企業中的成員完成企業交給的任務的效率,這是一個全面的企業員工績效結果。企業績效是在一定時期內企業內人力資本的存量、科技水平、制度安排、營銷整合、資源管理和市場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的結果。
企業績效是衡量企業管理結果和企業目標是否達成的標準,從企業績效產生過程來看,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直接或間接作用于企業績效管理,進而保證企業績效目標的完成;而從績效軟、硬標準方面來看,大多數的軟標準所衡量的就是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性。
三、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1.人力資源規劃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企業發展過程中,若想要最大限度發揮員工的作用就需要對其員工進行合理規劃,這樣才能夠使員工在最短時間內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發揮員工潛力,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這就要求企業為提高自身競爭力,而處于快速發展、迅速擴大規模之時,保證企業人力資源的供給和需求處于平衡狀態。這就需要做好人力資源規劃,才能使得人力資源管理順利地進行。
2.招聘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招聘是企業獲得人才的關鍵渠道,因此招聘對企業績效而言也存在著多方面的影響。第一,合適的員工有利于較大程度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企業績效隨之增高。第二,優秀的員工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服務意識,在給客戶帶來滿意服務的同時也使客戶對企業的滿意程度提升,最終使企業績效提高。第三,準確招聘到合適其崗位的員工能夠減少企業的招聘時間和成本同時幫助企業減少培訓的成本,使企業的對新員工的培訓費用減少,人力成本降低。
3.培訓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為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增加員工崗位匹配度,培訓必不可少。培訓可以改變新員工對新工作的態度和工作技巧,提高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而且企業多開展培訓,會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自己的重視,從而增強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和歸屬感,企業績效自然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4.員工待遇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優厚的企業待遇能夠滿足員工的自我需求和獲得物質生活保障,換句話說不同的企業待遇會影響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流動性。建立完善公平的待遇制度對企業績效有著重要影響,一方面,企業將員工工資與銷售業績、能力相結合,有效地激勵員工的上進心;另一方面,企業應適當地對員工的薪酬有所提高,鼓舞員工的士氣,讓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
四、優化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績效影響的相關措施
1.優化戰略人力資源配置。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在人事機構的設置上過于復雜,缺乏系統性與完整性,人浮于事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不僅浪費企業資源,而且加重企業負擔,不利于企業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原則要求企業要根據自身的資源現狀,不斷優化組織結構,提高組織性能,重點從企業內部人力資源配置著手進行整體規劃,按照工作性質與工作任務的不同,合理地劃分工作崗位,科學編制,精簡人員,提高調度的靈活性,使企業內部人員配置得到最優安排,一方面可以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同時,市場與企業的發展是多變的,是無法預估的。企業在進行崗位設置時,應該加入柔性因素,減少因頻繁調崗帶來的消極影響,要不斷制定與完善企業的激勵機制,競爭上崗,鼓勵與重用有才能的員工,開除冗員,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提升員工士氣,從而提高企業績效。
2.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轉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不僅是一項普通的管理手段,而且是一項戰略策略,企業應加強對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力度,積極轉變管理理念,在繼承以往先進經驗的同時,不斷學習,不斷借鑒西方先進國家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堅持企業戰略方向,從企業實際出發,深入考察與研究,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制定相關的政策與措施,把企業內部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與企業方向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積極意義,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
3.加強員工培訓工作。科學與完善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要求企業在完成人員招聘之后,制定與實施完善的人才培訓與培養計劃,使企業員工對企業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對自身所從事的崗位有全面了解,盡快適應企業環境,盡快適應工作環境。同時,在進行人才培訓與人才培養之前,分析與發掘新進員工潛能,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計劃,讓新進員工在感受企業重視度的同時,通過有效的培訓計劃,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幫助新進員工制定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成長、共同發展。同時,企業的培訓與培養計劃,也應當兼顧老職員的職業發展需求,定期與不定期開展新老員工的經驗交流會,聘請專家來企業做講座等,為老員工創造條件,使其發現工作中的不足與弊端,及時改正,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績效。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