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其姿
19世紀末20世紀初,全世界是很流行素食的,特別是在基督教的一些流派里面。大家知道印度的甘地,他吃素的習慣不是在印度養成的,而是在去了英國之后,和那些吃素的基督徒交往,才開始習慣素食,然后把這個習慣帶回了印度。
在中國,有幾個政界的重要人物,間接地受到了素食主義的影響。一個是李石曾,由于受到素食主義的影響,他寫了一篇關于黃豆的博士論文。此外,他在巴黎還創辦了一系列做豆漿、豆腐的工廠。李石曾一直鼓勵國民要吃素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孫中山。
孫中山認為要建設新中國,就要改變中國人的衣食住行,一個新國家的成立,跟國民怎樣吃飯,很有關系。以前講素食只是在個人層面,這里提升到了國家層面。孫中山認為,中國很多東西都落后于西方,科學不如人家,城市建設不如人家,但是有一個是超越西方的,就是烹飪,盡管大部分人只是吃菜,很少吃肉,但他們的菜都很好吃。中國有黃豆,可以做豆腐,豆腐就是植物里的肉,而且沒有肉里面的毒素,就算中國人不吃肉,營養也是夠的,而西方人不會做,他們只是吃菜,中國人很自然地會吃素,中國文化本來應該是一個吃素的文化。
這幾個政界的重量級人物,在民國前后大力推動素食主義。但他們提出素食的理由和宗教無關,他們從健康的概念、國家發展的概念去談素食,這個是民國時期的素食主義,今天的素食主義涉及環境問題、動物保護、食物安全,則是另一套論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