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春陽
輕工類院校殘疾大學生就業路徑探析
加春陽
輕工類院校殘疾大學生作為一類特殊的就業群體,如何讓殘疾大學生突破自我的心理和生理障礙找到合適的工作,是高校就業工作人員一項異常重要的任務,通過構建“四位一體”的就業幫扶體系,探討輕工類院校殘疾大學生的就業路徑,對實現勞動者公平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殘疾大學生 就業 公平
輕工類院校主要服務生活消費品工業部門,這一產業主體范圍廣、數量多、用工多。我國從2003年制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放寬了對患疾病或生理缺陷學生的錄取要求。殘疾大學生占我國殘疾人群體的0.2%[1],以我所在的學校為例,我一年指導就業學生378名,其中殘疾學生就有2名。這部分學生的就業備受社會的關注,這不僅是高校教育的責任,更是衡量國家和社會文明進步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殘疾大學生作為弱勢群體,他們的就業狀況不甚樂觀,主要表現為:第一,一次性求職成功率和普通大學畢業生有很大的差距,存在就業自卑感;第二,用人單位不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考慮用工情況,錄用條件近乎苛刻;第三,對殘疾大學生的工資待遇不能按照同工同酬,而且沒有專門的辦公設施;第四,不能按照專業所學安排相應的工作崗位;第五,職業的穩定性差,經常處于“備胎”角色[2]。如此,怎樣幫助殘疾大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一份工作,是擺在就業工作人員面前一項艱巨的任務。
(一)制定殘疾大學生就業政策,實現公平的用工市場用工機制
殘疾大學生就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規范用工市場的準入機制,使他們能夠和普通勞動者一樣能夠自由選擇職業,消除企業的用工歧視和不公平待遇,國家要制定相應的政策來保證他們的利益得到認可和保護。2009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高等學校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做好殘疾大學生的就業工作,對高校殘疾大學生進行重點扶持,確保高校殘疾畢業生能夠在政策的支持下順利就業。隨后,各省市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確保殘疾大學就業的各種優惠政策,完善了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政策措施,為用人單位選擇、培養并推薦符合用工要求的殘疾人,指導用人單位為殘疾人開發并安排適宜的工作崗位。
(二)學校要平等選才、優化殘疾大學生就業的課程體系
在服務大學生就業的院校里面,輕工類高校的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培養的學生有很大的市場需求量,隨著社會物質資料的豐富,越來越多的輕工人才在生活消費品市場貢獻自己的力量,輕工類的企業對殘疾大學生的包容性也是最強的,殘疾大學生走出校門之后有很大的就業靈活性。但是,我們要看到,殘疾學生由于身體上的缺陷,在完成學業的過程中付出了比正常人更多的汗水和辛勤勞動,就業對他們而言,不僅是獲得一份可以自食其力的工作,更多的是獲得回報社會、奉獻社會的機會。
高校應該針對殘疾大學生特殊情況,在學生的錄用上平等對待,不能因為學生的殘疾問題剝奪學生的大學夢。在課程的設置上應專門開設針對殘疾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有關就業指導的課程,并且根據其特點制定多樣化、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方案,為殘疾大學生建立各種就業基地,為他們的就業提供一個穩定“有效的通道”。
(三)殘疾大學生要樹立樂觀的人生態度,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
殘疾大學生和普通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來自內心的自卑情緒,自卑是對自己的目前的情況認識不準,但有過度擔心自身的生理缺陷給用人單位留下的負面印象,多數殘疾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和普通學生進行比較,使得原本比較出色的就業素質陷入“不戰而敗”的境地。如此,殘疾大學生就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樹立樂觀的人生態度,擺脫自卑等心理帶來的負面的影響,不斷提升就業能力,從求職能力、團隊能力、創新能力、個性特質等幾個方面進行修煉,加強諸如英語、計算機、普通話、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和練習。
(四)企業應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吸納殘疾大學生到企業工作
企業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工人的勞動力只有經過生產勞動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在企業用工上不能簡單地認為殘疾人一無是處,應把殘疾人作為勞動者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尊重他們的社會價值,把接受殘疾大學生到企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體現在企業的文化當中。企業應每年接受一定量的殘疾大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訓,可以使殘疾學生提前進入實踐環節,提早認知崗位要求,熟悉工作過程,為殘疾大學生的專業學習及以后就業打好基礎。各地的商業聯盟和就業服務部門應該定期舉辦殘疾學生專場招聘會,讓有意愿招聘殘疾大學生的企業能夠按照國家的規定和要求招聘適度的殘疾大學生到企業去工作。有條件的企業應該加強和學校的合作,采取定向培養的方式,將企業內部的殘疾工人送到大學進行深造,同時學校可以將殘疾大學生定向輸送到企業去工作,既解決企業用工難的問題,也實現了企業、學校、學生的資源互補。
[1]王婭萍.探析殘疾大學生就業之困境與對策.法制與社會,2008(07).
[2]張建,況成秀,王少林.關于促進殘疾大學生就業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7).
(作者單位:陜西科技大學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