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珩
淺談如何提高新聞廣播采編人員綜合素質
陳若珩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傳統傳媒業受到極大的沖擊,而傳統媒介與新媒介逐漸融合使傳媒業出現了極大的變化,對新聞廣播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從采編人員在綜合素質方面的現狀出發,結合新時期對采編人員的素質要求,提出了一些提高綜合素質的策略。
新聞廣播 采編 綜合素質 策略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出現沖擊著傳統的傳媒業。新聞傳播主體的變化,媒介融合的趨勢,以及與新媒體相關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的情況下,新聞廣播采編人員需要更高的綜合素質,以便應對新媒體與媒介融合的沖擊,更好地發揮新聞的輿論引導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新聞廣播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是十分重要的。
新聞廣播采編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新聞的設計者、決定者和把關者,為了確保新聞報道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采編人員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優秀的思想道德水平,廣博的見識以及敏銳的觀察力等。業界就如何提高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了很多研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還是有著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提高。
(一)職業素養不高
新形勢下,新聞廣播采編人員在思政水平、政策理論、法學理論水平等有關職業素養的素質不高,逐漸滿足不了新聞采編工作的需要。在日常的行為規范、職業操守和工作態度方面有著怠慢現象,對于提高自身素質方面不夠積極。隨著我國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面對新的形式國家也在不斷調整完善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在沒有及時了解相關行業動態以及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情況下,采編人員在工作時難以把握黨的方針路線,使得新聞內容脫離實際,難以發揮應有的輿論導向作用。由于相關的法律法規存在漏洞,致使行業內出現一些不正之風。個別采編人員在工作時違反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帶著牟利的目的進行采編工作,顯然是無法保證新聞內容的客觀性的。另外,個別采編人員在采編新聞時,好大喜功,脫離了群眾,在新聞內容的編制上呈現出形式主義,內容空泛,有著嚴重的主觀性和局限性。
(二)業務水平不高
一方面,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的出現,催生出各種新型的傳媒工具,部分采編人員盡管工作積極,但由于相關的專業技術水平有限,無法熟練使用各種新型設備,更多以傳統的方式來展開工作。使得在采編工作中表現得力不從心,效率不高,難以滿足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采編人員學習主動性較差,固守傳統的新聞采編模式,甚至有個別采編人員專業知識不夠,也不主動學習提高,在工作中自然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影響新聞傳播作用的發揮。此外,部分采編人員對新聞采編工作的重視力度不夠,在采編過程中抓不住重點,挖掘不到有價值的信息,甚至在新聞報道中還有一些低級錯誤。
新媒體時代下,特別是政府出臺“三網融合”政策,使得各種新聞傳播媒介趨于融合,為新聞廣播采編人員提供了豐富的有價值資源,同時媒介融合的形勢下新聞傳播呈現出的高效性、多元化、娛樂性、互動性。使得新聞采編工作也呈現出全方位、多元化的特點。新聞傳播主體之間的界限也逐漸呈現模糊化、一體化,新聞采編流程也隨之出現變化,這就對新聞廣播采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網絡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使得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傳統傳媒業的固有觀念被打破,賴以生存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新聞廣播采編工作也隨之變得復雜。這種復雜的形式不僅體現在采編工作中,還體現在思想、價值觀念等方面。對于新聞廣播采編人員而言,每天需要接收繁多的各種信息,這些信息中蘊含著錯綜復雜的思想、價值觀念,這就對采編人員在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一)提高思政水平,從思想上武裝采編人員
堅持以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科學發展觀根植于新聞廣播采編人員的思想深處,幫助采編人員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樹立大局觀,以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規范自身行為,保持清醒的頭腦,端正作風。同時樹立典型,發揮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積極開展專題知識講座,統一思想。使采編人員在思想上與黨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堅持弘揚正能量,進而更好地服務國家與人民。
(二)引進專業培訓機制,構建高效培訓平臺
提高新聞廣播采編人員綜合素質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項系統性的長期工作。因此需要建立其完善科學的專業培訓機制,搭建高效的培訓平臺,建立起提高采編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渠道。在這方面需要把握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多方合作,統籌規劃
以傳媒業的發展規律、趨勢以及前沿動態為基礎,充分把握新形勢下傳媒環境的需求,完善專業培訓機制,同時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搭建高效的培訓平臺。例如網絡培訓平臺,基于微信企業號的移動辦公平臺等。充分發揮出新媒體的優勢。而實現這一目的,需要多方合作,緊密聯系政府、高校以及相關的社會力量,做好統籌規劃,整合資源,促進培訓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
2、聯系實際,制定內容
提高對培訓工作的認識,并根據新聞廣播采編人員實際情況,把握傳媒業發展的脈搏。針對采編人員的弱點以及發展的需要,制定出針對性、差別化的培訓內容,提高采編人員利用不同新聞傳播媒介的能力,確保培訓工作的高效展開。
3、把握主次,循序漸進
充分認識構成采編人員綜合素質要素(知識面、職業素養、專業技能、理論水平、思政水平等)之間的關系,分清主次,循序漸進提高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因此,需要在培訓過程中以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的培養為主,以擴大知識面為輔,在提高采編人員業務水平的同時,提高采編人員的見識,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幫助采編人員形成敏銳的觀察力,以便能夠以獨特的視角編制出高價值的新聞。
(三)完善用人機制,人盡其才
建立并完善科學的用人機制,提供給采編人員順暢的發展道路,為提高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提供便利,應把握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落實以人為本的觀念,重視人才,構建出選才、育才、用才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拓寬人才培養途徑。根據采編人員的能力合理安排崗位,使其在崗位上發揮作用的同時,輔以科學的晉升機制,使其不斷提高自身,做到人盡其才。
另一方面,建立起以公平、公正、透明為原則的競爭機制,在選人、用人上優勝劣汰,給予人才發揮才能的空間和舞臺,間接促進采編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四)改進考評機制,著眼工作,合理評價
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是提高新聞廣播采編人員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之一。傳統媒體時代,對于采編人員的考評以量為主,這種考評機制顯然已經不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也無法促進采編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需要著眼于新媒體時代采編工作的新特點,趨勢、格局,以素質為基礎建立起科學的考評機制。在這一機制中,不僅要考察新聞的產出量,新聞內容質量,還需對采編人員的素質進行考評。要注意,采編人員在綜合素質上是有一定差別的,因此,可適當考慮加入思政水平的考評,以便能夠使考評結果具備客觀性、精確性,同時輔以自評和互評,取長補短,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
(五)建立激勵機制,提高主動性
采編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是影響其綜合素質提高的因素之一,因此,可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提高采編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與學習中,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一般可采用的激勵手段包括精神鼓勵、榮譽激勵、物質獎勵等。應靈活運用這些手段,調動采編人員的積極性,給予其努力工作和學習的動機,使其在激勵的作用下,體驗實現自我價值的自豪感,促使其在提高自身方面投入更多的熱情。同時以適當的獎懲機制為輔,優待業績突出者,狠抓違規操作者,提高激勵機制的效用,進而為提高采編人員綜合素質做出貢獻。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傳媒業出現了極大的變化,新聞傳播的媒介環境越加復雜,對新聞廣播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有部分采編人員在新形勢下,不適應新媒體的發展,暴露出了一寫問題。因此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努力提高新聞光爆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編制出更多高質量的新聞,發揮出新聞的效用,更好地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1]仲娜,楊曉靜.論如何全面提升新聞采編綜合素質[J].視聽,2015(7).
[2]李潔.探析新形勢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J].新聞世界,2015(6).
(作者單位:中山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