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琦
對外漢語初級階段語法課堂教學游戲設計
李嘉琦
本文以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教學大綱中的初等階段語法項目為基礎,結合楊寄洲主編的《漢語教程一年級·第一冊》,設計有關特定語法知識的課堂教學游戲,使游戲更好地為初級語法教學所用,并為對外漢語教師在初級階段語法教學方面提供一些借鑒。
對外漢語 初級語法 課堂游戲
游戲在語法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說明:一是對對外漢語教師的作用,二是對漢語學習者的作用。對對外漢語教師來說,有利于教師進行角色轉變,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另外還有利于教師營造輕松愉快地教學氛圍。對學習者來說,有利于其緩解緊張和焦慮,集中上課注意力;同時也有利于其樹立漢語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高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
此外,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都可以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反饋,從而最終達到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目的。
筆者通過聽課、與任課教師溝通,結合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教學大綱》確定本文將從六個方面進行語法課堂教學游戲的設計:(1)量詞;(2)是非問;(3)“有”字句;(4)連動句;(5)雙賓語句,并寫明游戲名稱、游戲對象、教材分析、游戲準備、游戲方法、游戲時間和游戲目標等,幫助老師有針對性地選擇游戲或在游戲設計上提供一些借鑒。
(一)課堂教學游戲設計之量詞
游戲名稱:量詞搭配
游戲對象:已學完第15課的一年級留學生
教材分析:在《漢語教程一年級?第一冊》的第15課中,對數詞、量詞、名詞已經有了系統的結語,同時在前14課的學習中,留學生對數詞、量詞、名詞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因而可以在學習15課之后對數量詞的搭配進行強化。
游戲準備:量詞卡片,名詞卡片。其中量詞可有:本、個、件、斤/公斤、口、輛、瓶、位、張、支等。名詞可根據情況設定。
游戲方法:老師準備好名詞和量詞兩類卡片,每張小卡片上只寫一個詞。將學生分為兩組比賽,兩組學生輪流抽取一個量詞一個名詞,并隨意說出一個數詞,如果名詞量詞剛好搭配,例如:“一、輛、車”,則得1分。另換另一組學生。若不搭配,例如“三、本、紙”則學生必須說出“三本書”及“三張紙”方可得1分。說錯任一個或者說不出則無分。最后看哪組分最高。
游戲時間:游戲時長控制在6分鐘內,可選擇臨下課前6分鐘進行。
游戲目標:能夠熟練掌握名詞和量詞的正確搭配,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重復練習進而鞏固加強,同時可以積累詞匯擴大詞匯量。
(二)課堂教學游戲設計之是非問
游戲名稱:“嗎”字連環問
游戲對象:已學完第11課的一年級留學生
教材分析:在《漢語教程一年級?第一冊》的第11課中,課文主要以是非問為主,強化了學生是非問的概念,同時在課后對是非問進行了詳細講解,另外在前幾課的學習中,留學生對一些表達性別、國籍等的詞語和姓名的表示方法有了一定積累,因而可以在學習11課之后對是非問進行強化。
游戲準備:紙片,用以書寫學生姓名。
游戲方法:老師將學生分為A、B兩組,先由A組成員將商量出的本組成員姓名寫于紙片上,然后由B組成員用是非問進行提問,一共有五次提問機會,提問的內容可涉及性別、姓氏、國籍等已學過的內容,記錄下提問的次數后A、B組互換,最后回答正確且使用提問次數最少的組獲勝。例如:A組在紙片上寫下的名字是金藍天,B組成員可提問:性別是男嗎?是韓國人嗎?姓陳嗎?是李鎮龍嗎?……
游戲時間:游戲時長控制在5分鐘內,可選擇臨下課前5分鐘進行。
游戲目標:使留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是非問并能在一定情境下正確運用,同時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強化鞏固。
(三)課堂教學游戲設計之“有”字句
游戲名稱:你說我畫
游戲對象:已學完第23課的一年級留學生
教材分析:在《漢語教程一年級?第一冊》的第15課中,留學生已初步了解了“有”字句,在第23課中,留學生又學習了表達存在意義的“有”字句,同時,留學生對于一些物質名詞有了一定的積累,因而可以在學習23課之后對表達存在意義的“有”字句進行強化。
游戲準備:圖片。圖片可以是:1、一張桌子,桌子上有三個蘋果、兩本書、一支筆、一個數碼相機、兩本詞典;2、一個房間,房間里有兩個人、兩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箱子、一輛自行車;3……物體的具體位置可由老師隨機設定。
游戲方法:老師先在黑板上畫出五個區域,隨機選擇五位同學,一位同學一個區域,下面的同學進行擊鼓傳花游戲,被選中的同學根據老師手中的圖片使用“有”字句進行描述,每位同學每次只能描述一種東西,臺上的五位同學則根據描述進行繪畫,最后由下面的同學評選出最優秀的作品。例如:根據第一張圖片,同學可描述為:桌子的中間有三個蘋果、蘋果的左邊有兩本書、書的上面有一支筆、蘋果的右邊有兩本詞典、詞典的前面有一個數碼相機等。
游戲時間:游戲時長控制在8分鐘內,可選擇臨下課前8分鐘進行。
游戲目標:使留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達存在意義的“有”字句,同時鍛煉留學生的描述能力、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等,另外,可以對已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強化鞏固。
(四)課堂教學游戲設計之連動句
游戲名稱:快速搶答
游戲對象:已學完第18課的一年級留學生
教材分析:在《漢語教程一年級?第一冊》的第18課中,對連動句做出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同時在前17課的學習中,留學生已經對表示行為動作的動詞有了一定程度的積累并且會簡單使用動詞謂語句,因而可以在學習18課之后對連動句進行強化。
游戲準備:卡片和紙箱。卡片上的句子可以有:他打開門出去、他騎車去寄包裹、我坐飛機去上海、我來中國學漢語、他去食堂吃飯、他去銀行還錢、他去圖書館學習、他去買水果、他打開書看書、他拿起杯子喝水……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增減卡片數量、設計卡片內容。
游戲方法:老師將寫好句子的卡片放入紙箱內,所有同學進行擊鼓傳花游戲,被選中的同學上臺,在紙箱內抽取一張卡片,根據卡片上的句子做出動作,其他同學舉手搶答,最后回答正確多者獲得獎勵。
游戲時間:游戲時長控制在5分鐘內,可選擇復習課進行。
游戲目標:檢查學生對連動句的熟悉程度,并鞏固強化,同時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表演天賦,在愉快的氛圍中高效學習。
(五)課堂教學游戲設計之雙賓語句
游戲名稱:快速猜句
游戲對象:已學完第17課的一年級留學生
教材分析:在《漢語教程一年級?第一冊》的第17課中,對雙賓語句做了詳細的分析講解,同時在前16課的學習中,留學生對表示行為動作的動詞有了一定程度的積累并且可以進行簡單的動賓搭配,因而可以在學習17課之后對雙賓語句進行強化。
游戲準備:卡片和紙箱。卡片分為兩種,一種是數字類卡片,每張卡片上一個數字,從1—50,共50張;一種是詞語類卡片,每張卡片上一個詞語,一組卡片可連成一個完整句子。詞語類卡片可以是:1、我問老師一個問題;2、我送她一本書;3、我給他一杯水……老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減卡片數量、設計卡片內容。
游戲方法:老師并將某一組詞語類卡片打亂順序,反貼在黑板上,然后把數字類卡片放在紙箱里,將學生分成兩組比賽,每組派一個學生進行抽簽,抽到的數字大者可選擇黑板上的一張卡片,根據卡片上的詞語猜測該雙賓語句,若猜測錯誤則由兩組的下一位學生繼續抽簽,由數字大者繼續翻卡片猜句子,若猜測正確則該組加2分,如果直到最后一個卡片翻過來都沒有猜出,則由翻開最后一張卡片的小組對句子進行排序,排序正確加1分,錯誤不扣分,最后根據每組累計得分判定勝負。
游戲時間:游戲時長控制在8分鐘內,可選擇臨下課前8分鐘進行。
游戲目標:正確理解和掌握雙賓語句,同時,在互動的過程中彼此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以上便是根據所選擇的六個語法點進行的課堂教學游戲設計,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對外漢語初級階段語法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更為靈活多樣的小游戲,并將靜態的語法點轉換為更為生動的語言實踐,可以寓教于樂,幫助漢語學習者盡可能地了解掌握漢語語法知識和規則,也盡快地實現交際目的。而無論是從本文的論述情況還是游戲教學本身來看,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或問題,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1]尹曉妍,李強.語言游戲說與對外漢語教學[J].湖南:懷化學院學報,2007.
[2]崔永華,楊寄洲.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國際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