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沐
?
脫韁的報馬
●武沐
廟圩村有一項民俗娛樂活動叫“跳馬燈”,每當(dāng)逢年過節(jié)表演時,總會引動四鄉(xiāng)八鄰,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而“跳馬燈”中的主角“報馬”,則更是技術(shù)高超,令人叫絕。村里的光棍李二茂,是馬燈表演隊的隊長。這不,明天元宵節(jié),晚上就要在村頭擺場子,二茂正惦記著擔(dān)當(dāng)“報馬”的小伙子羅飛,卻見他耷拉著腦袋跑來說:“茂叔,你換別人吧,明晚這‘報馬’我不做了……”
“跳馬燈”里的9匹馬中,除了4匹黑色公馬和4匹白色母馬,“報馬”只有一匹,是棗紅色的。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報馬”的作用可謂舉足輕重,尤其是“穿陣”特技表演時,它要在場子中間不斷變換陣勢,忽左忽右、忽東忽西地狂烈奔騰著,從嘴里持續(xù)吐射焰火。那是一根事先安插在馬嘴里的長形焰火管,拉開引子后,可以持續(xù)在四五分鐘時間里,噴出舌頭形狀的七彩焰火,人稱“彩舌”。這“彩舌”向來被視為吉祥物,據(jù)說誰家的孩子能在那根焰火管熄滅之前搶進家門,誰家就會平安生財,興旺發(fā)達。現(xiàn)如今,則更是一種家庭和睦吉祥象征。所以每當(dāng)此時,“報馬”和它吐出的“彩舌”,都會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引起孩子們的爭奪哄搶和家長們的助威歡呼,將整個表演氣氛推向高潮。因此,二茂沒聽羅飛說完就急了:“這,這是咋了?”
羅飛苦笑著道出原委:“剛才,有兩個“大人物”找到我了。”
“都是誰?找你干啥?”
“先是村委會的宋主任,他讓我到時候行個方便,把‘彩舌’給他的兒子樂樂。接著是村建筑隊的王隊長,他也要我到時候留個心眼兒,把‘彩舌’給他的兒子帥帥。”
“你是咋答應(yīng)的?”
羅飛點點頭又搖搖頭:“按說他們倆誰的面子都不能拂,可‘彩舌’只有一根呀,你說讓我咋辦?再說,茂叔你不是……”
羅飛沒說出來的后半句,是二茂藏著的一樁心思,他本想用一回自己這個馬燈隊長的“特權(quán)”,讓羅飛開個“后門”,把“彩舌”留給本村寡婦秋玲的女兒翠翠。
前年夏天抗洪時,村里組織人馬日夜守堤,二茂和秋玲的丈夫水根同在一個堤段上值班。由于是非常時期,大家都特別謹(jǐn)慎,可是那天上半夜,二茂發(fā)現(xiàn)水根竟然躺在堤邊的一塊草皮上睡著了,他當(dāng)即上前狠狠踢了他一腳,并罵了他一聲“孬種”。然而就在那天后半夜里,水根在危急關(guān)頭推開二茂,第一個跳下深水去堵管涌,卻再也沒能活著上來……
事后二茂才知道,當(dāng)時的水根正高燒在身,已整整兩天粒米未沾……從此,二茂一直心懷深深的愧疚。如今,他雖然已深深地愛上了秋玲,秋玲也已幾次對他吐露了真情,可他總是因此而沒有面對的勇氣。眼下,二茂想用這個法兒,能為水根和秋玲母女彌補一分愧歉,也能讓自己的心里得到一分慰藉。可沒想到,現(xiàn)在卻一下子又殺出來這么兩個程咬金,這咋辦呢?
羅飛真是個人精,見二茂悶著頭老半天沒吭氣,他忽然一拍巴掌:“哎,二茂叔,你別犯愁,我倒有個法子,保管能把這事擺平!”
二茂一聽來了精神:“快說,啥法子?”
羅飛說:“咱在馬的嘴里多安上幾根噴火管,到時候給他們一人一根,來個皆大歡喜就行啦!”
二茂嘆了口氣:“你說得倒輕巧,馬的嘴里能長出幾根舌頭來?跳馬燈這玩意兒傳了幾百年了,這辦法要是能糊弄過去,還會等你現(xiàn)在才想到?”
“那,三個主兒,‘彩舌’你讓我給誰?”
二茂沉吟了一會兒,狠狠心說:“給王隊長的兒子帥帥吧!咱馬燈隊去年翻新道具服裝,人家王隊長贊助了一萬元哪!再說,下半年要去市里參加民間藝術(shù)團隊比賽,還指望他再出點錢哩。至于宋主任那兒么,用不著你犯愁,咱倆是同學(xué)加戰(zhàn)友,過天我拉他去喝上兩盅就行了。”
羅飛愣了愣:“茂叔,你和秋玲嬸的事兒……”
“別瞎摻和啦,不關(guān)你的事。”二茂站起身來拍了拍屁股,“你還是只管跳好你的‘報馬’,那根‘彩舌’到時候就照我的話辦吧!”
羅飛只好怏怏地走了。
轉(zhuǎn)眼就到了元宵節(jié)晚上,按燈會習(xí)俗,馬燈隊“全副武裝”巡村“朝門頭”完畢后,人們便潮水般跟著涌向了南村頭的曬谷場。場上自動形成了一個偌大的圈子,大人們圍在外三層,孩子們守在里三層。按照老規(guī)距,場子四周的東西南北角,各空著一個人行通道,那是為方便“彩舌”得主搶奔回家而留下的出口。
打開團場后,一套套精彩的表演程序有條不紊,歡快而有節(jié)奏的鼓樂聲中,4匹黑色公馬和4匹白色母馬伴著那匹棗紅色“報馬”,繞步、跳奔、插科打諢……終于,重頭戲“串陣”開始,表演即將進入最撼動人心的“報馬吐舌”,武生打扮的羅飛“騎”著“報馬”上場了。
“報馬”是由竹篾扎骨,透光棗紅薄布裱蒙而成的,分頭、身、尾三段,馬身、馬尾兩段一前一后固定在羅飛的腰間,馬頭則和中段連接并留有手柄,羅飛一手握鞭,一手抓著手柄左右馬頭,雖是自己以步跳走,卻酷似“騎”在馬上。頭扎英雄結(jié)的二茂,今天上場給羅飛的“報馬”擔(dān)當(dāng)“馬夫”。“報馬”雖是全場頂尖主角,卻得聽從“馬夫”的調(diào)遣。
震天鑼鼓中,“報馬”由“馬夫”引導(dǎo),在場內(nèi)狂烈地前蹬后踢,左蹦右跳,一會兒是“空心翻轉(zhuǎn)”,一會兒是“揚蹄沖天”,動作俏皮野氣而又靈巧活潑。趁著這工夫,二茂悄悄用目光往場子四周的人堆里掃了一遍。他看清了,王隊長的兒子帥帥在南角,宋主任的兒子樂樂在西角,當(dāng)然他也看清了,秋玲的女兒翠翠在東角,與他和“報馬”近在咫尺。接著他又抬眼越過人圈,飛快地朝西角的方向看了一眼——明亮的月光下,往那里的村邊直路盡頭,就是秋玲家敞開著的門……
“報馬”猛然一個“天塹橫跨”,往下就要嘴噴焰火開始吐“彩舌”了。二茂一個激凌,趕忙又打手勢又使眼色,想將“報馬”朝南角的帥帥跟前引。可此時的“報馬”,似乎突然變成了一匹脫韁的野馬,對“馬夫”的調(diào)遣竟然不屑一顧。“羅飛!你……”二茂低聲叫喝著,剛要上前攔截,“報馬”卻一個“蹶蹄轉(zhuǎn)頭”向西奔去,那根長長的“彩舌”已落到了翠翠的手中。
幾乎就在二茂愣神的同時,原本應(yīng)該收陣漸緩的鑼鼓,突然又排山倒海般地驟響起來。緊接著,二茂發(fā)現(xiàn)人們的目光有變化,似乎添了某種意外和欣喜,他忙扭頭打量,原來身后的場上,又有兩匹棗紅色的“報馬”從天而降。只見帥帥和樂樂的手里,一人握著一支正在吐焰的“彩舌”,高舉著向場外奔去。由于帥帥和樂樂在場上的位置靠近村里這一邊,所以雖然是跟翠翠差不多同時起步,但他們上路后卻跑在了翠翠的前面。
二茂上前一看,原來那冒出來的兩匹“報馬”,竟是曾經(jīng)陪練過的表演隊候補隊員冬成和龍華。他不由吐了一口氣,興奮地擂著兩人道:“這倒是個好主意,好主意!你們是咋整出來的呢?”
羅飛走上前,朝冬華和龍成兩人對看了一眼,說:“二茂叔,我們是靈機一動,皆大歡喜呀!這樣,就把宋主任和王隊長他們也都擺平啦!”不料話音未落,忽然他們又異口同聲地“咦”了起來,目光刷地投向場外通往村里的路上——奇怪,按理在前面的路口,帥帥和樂樂就都該拐過彎朝自己家門前跑呀,可是兩個孩子卻歡快地一直向前,怎么竟然也都往翠翠的家門前跑呢?
幾個人你看我我看你,正在驚異,卻見宋主任和王隊長不知啥時也擠了過來。他們看看二茂,又望望那三個舉著“彩舌”奔跑的孩子,忽然互相指著對方笑了起來:“咳,我還以為你這個大款要……早知道是這樣,還省得我濫用了一回村主任的職權(quán)呢。”“可不,我事先找羅飛打招呼,就是為了對付你的喲。看來,我們倆這是各懷各的主意,方向目標(biāo)一致啊!”
這工夫,三個孩子舉著耀眼的三根“彩舌”,已經(jīng)全都奔進了秋玲家那扇敞開著的門里。
二茂心里一熱,終于什么都明白了,他忽然發(fā)覺臉上濕濕的,涼涼的,用手一摸,是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