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婉青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宋婉青
總會聽到一種聲音“這件事我也很想要做,但是我覺得有些晚了……”我不知道這是人們為自己的懶惰找到了看似完美的借口還是覺得人生的意義可以隨便去搪塞。我一直都覺得很多事本身就與時間的早晚無關,最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真的下定決心要去完成它。
我喜歡嘗試,喜歡冒險,很多事并不是非要知道結果之后才去做,你做了這本身就是一道風景,不管結果成敗它和你坐在路邊觀看的意義早已截然不同。
每次說起這個話題總會有人說,年輕人,年輕就是資本。我覺得,決定你是否去做的根本因素是你內心的動力,是你熱愛的程度,而不是年齡這些無關痛癢的因素。
一個老師,因為《遠方,遠方》而成為忘年交。她要教好實驗班的語文,還要在空余時間學習心理學課程,學習家庭教育課,還要讀書。我很佩服她的效率,幾次聊起她的狀態,她說,我是從五十歲開始學習的,我覺得自己差的太遠了。我更佩服她獨處的境界,在同辦公室老師休息聊天的時候,她自己去聽書、看書、溫習筆記。
你要相信這個世界真的有人做著你喜歡做的事,每一個人做每一件事都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但倘若你真的熱愛,就不會去費盡心思給自己找出若干個借口把自己從現實中抽離出去。
44歲學英語,49歲北漂研究啞劇,50歲開始健身,57歲創造活雕塑,65歲學騎馬,70歲練成腹肌,78歲騎摩托,2015年3月25日的時裝周上他的走秀引爆全場,征服全世界。你可以選擇做八十歲的常青藤,你同樣可以選擇做十八歲的朽木,你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
一切都還來得及,遺憾的是,你從未開始。
你想要堅持減肥,可你總是說太多的應酬讓你無法按時執行你的節食計劃單;你想要去貧困山區支教,可你又說山區的條件太差,等幾年再去;你想要完成你的一個愛好,但是手頭的瑣事太多,所以愛好一直不能堅持下去。
我們的人生,每一段時光都應該賦予它獨有的意義,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摩西奶奶說過這樣一段話,人之一生,興致匆匆,回望過去,日子比想象中過得還要快,年輕時,愛暢想未來,到遙遠的地方尋找未來,以為憑借努力可以改善一切,得到自己想要的。不到幾年光景,年齡的緊迫感和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我們無一幸免的唄卷入殘酷的生活洪流中,接受風吹雨打。
等待是人生中最可悲的狀態。
對于真正有所追求的人來說,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所有的為時已晚,其實,都是恰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