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茜倩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電信學院 浙江寧波 315012
寧波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問題與戰略對策
葛茜倩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電信學院 浙江寧波 315012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跨境電子商務在對外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近年來,國內傳統外貿競爭優勢弱化,勞動力生產和土地成本不斷上升,國際金融危機、債務危機影響不斷擴大,需求明顯下降,產業競爭更加激烈,貿易環境日趨復雜。跨境電子商務正是在整體不利的外貿環境中實現逆勢增長,成為大陸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新渠道,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新手段。
寧波是全國首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擁有22600家外貿進出口企業,2015年外貿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1003.3億美元。中小型外貿企業在寧波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2012年起,寧波開展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中小型外貿公司紛紛開始涉足跨境電子商務。涉及企業數量龐大,在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
本文分析寧波中小外貿公司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建設性的對策,并從寧波中小型外貿企業實際出發,研究如何使用第三方服務架構實現對外跨境貿易平臺的搭建,助推寧波中小外貿企業轉型升級。
2008年以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年均增長40%以上,2013年交易額超過2萬億元,其增速遠遠高于傳統貿易增長量。寧波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的土壤發達,產業實力雄厚,產業集群和中小企業的迅猛發展為垂直型網絡交易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寧波港口物流業發達,城市信息化程度高,人才科技、電子商務環境方面的優勢也比較明顯。
據統計,2016年1-4月寧波海關累計審核通過跨境貿易電商進出口申報單889.8萬票,總貨值85.7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3.6倍和15.6倍,新增消費者311.13萬名,逐步開始形成以保稅區為主,櫟社保稅物流中心、機場物流園區、海曙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寧波電商城江北園區等地為輔的“一點多面”跨境電商產業格局,實現電子商務與特色產業的融合發展。
(一)促進外貿方式向直銷轉型
跨境電商通過交易服務平臺,實現企業之間、企業與最終消費者之間的直接交易,打破地域限制,可以直接面對客戶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與傳統國際貿易相比,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環節少、時間短成本低、效率高,使傳統貿易中一些重要的中間角色被弱化甚至替代,原貿易商、批發商等中間環節成本被擠壓甚至完全消失,貿易成本在產品價格中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形成制造商和消費者雙贏局面。
(二)促進外貿企業向小單、多生產模式轉型
企業之間或企業與單個消費者之間的直接交易導致跨境電商單筆訂單趨于小批量,甚至是單件。金融危機以后,傳統的海外進口商出于緩解資金鏈壓力和控制資金風險的考慮,逐漸傾向于將大額采購轉變為中小額采購、長期采購變為短期采購,單筆訂單的金額明顯減小,并集中在消費品行業。
現代通信的便捷使網上小額批發或零售的呈現井噴,傳統外貿集裝箱式的大額交易正逐漸被小批量、多批次的“碎片化”小批量進出口貿易取代。零庫存、高周轉,每天處理成百上千的訂單,直供給世界各地采購商的外貿業務模型正在逐步顯現。
(三)促進專業外貿服務升級
跨境電商貿易過程中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已由傳統雙邊貿易逐步轉向多元化發展。傳統貿易模式由生產商開始,經出口商、外國進口商、外國批發商、外國零售商,才最終到達外國消費者的手中。跨境電商簡化該流程,通過跨國交易平臺、支付結算平臺、物流平臺,實現國家間的直接貿易。為適應新貿易發展,各方需要專業外貿服務升級,并將服務參與到跨境電子商務環節中,這不僅能帶動行業的又一次發展,還能在國際化競爭中不斷完善服務水平、提升風險應對機制,強化對供應鏈服務的整合,創建海外倉,出口物流倉等優化貿易渠道和流程。
(四)促進外貿企業向品牌和產品創新轉型
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和服務競爭突顯。各類高科技產品、軟件、服務等在政府產業扶持下快速發展。跨境電商的“訂制化”與“個性化”已成為發展趨勢。同時,跨境零售適合航空快遞運輸、體積較小、附加值較高的商品。隨著人力成本、創新成本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升,國內制造業在低成本制造方面的優勢正不斷喪失,企業需要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不斷促進自身品牌和產品的創新轉型。
(一)跨境電子商務的支付問題
外匯跨境支付平臺的發展提升支付機構結售匯的效率,加快電子商務企業的國際化支付進度。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民間跨境結算需求持續高漲,國內第三方支付企業盈利模式簡單、同質化競爭嚴重。支付機構必須根據客戶需求,不斷推出更為高效實用的跨境支付服務,吸引優質客戶,挖掘潛在客戶,為支付機構帶來新的發展空間。第三方支付機構跨境支付的產品、服務和市場份額目前還不足以和龐大的商業銀行相提并論,但由于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網絡平臺、交易流程、用戶支付習慣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已在某些業務領域形成差異化優勢。面對第三方支付機構跨境支付業務競爭壓力,商業銀行也應與時俱進,創新求變,在原有業務和優勢的基礎上,發掘客戶需求的變化,向客戶推出更便捷、更貼心的個性化服務,不斷開拓跨境金融領域的藍海。
(二)跨境電子商務的信用問題
與國內電商交易相比,跨境電商信用體系更脆弱,更需完善,需要用跨地區、跨文化的信用體制來支持復雜的交易環境。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各國法律不同而且存在著地區及國家之間的差異,缺乏統一的信用標示,各地區和國家的信用管理體系尚不能很好的應用到跨境電子商務領域。
在我國,由于市場培育尚未成熟,企業信譽相對較弱,因此在建設跨境電商信用體系過程中,許多方面都需要政府參與,如電子認證需要以政府信譽作補充。政府與企業共同建立信用評價激勵機制,激勵個人、企業及國際客戶參與網上信用評價。在法律框架外,建立依靠信任評價機制,以及能夠發揮作用的可信第三方是電商貿易信用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保障機制,形成誠信的商務環境,才可以有效地保障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手段的迅速發展。
(三)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發展問題
跨境電子商務具有訂單小、批次多和采購周期短等特點,對物流的速度要求高,運輸主要通過國際快遞方式。目前,跨境B2C電子商務采用的物流模式有:國際小包和快遞、海外倉儲和聚集后規模化運輸,國際小包運輸時間長,國際快遞成本高。快遞從中國發貨到全球,一般至少需要7—15天, 甚至有的需要1個月之久。現在很多企業為了縮短時間采取在國外建倉,但中小企業自身規模不大,成本負擔能力較弱,不具備能嘗試在海外建倉。可見,物流問題仍是中小企業發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一個重大挑戰。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業已經展現出蓬勃的生機,伴隨著跨境電子商務交市場的進一步成熟,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企業還存在著巨大的上升空間。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企業應該更加承擔起全球供應鏈集成商的角色,通過高效處理庫存、倉儲、訂單處理、物流配送等相關環節,整合優化資源,為中小型企業跨境電子商務提供綜合性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政府應該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發展藍圖,制定促進、推動物流發展相關政策,加快對中心城市、交通樞紐、物資集散地、港口和口岸地區大型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統籌規劃,充分考慮物資集散通道、各種運輸方式銜接能力以及物流功能設施的合理配套,兼顧近期運作和長遠發展的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和周邊環境設施的匹配并注重硬件建設與軟件管理相結合。自2013年起寧波市已在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試點,下一步,仍應發展和優化跨境電子商務一體化、配套化,加大對第三方物流的科學扶持與規劃管理。
(四)跨境電子商務的通關問題
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要求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降低貿易成本,解決外貿電商結匯、退稅等問題。同時,跨境快件、郵件數量的快速增長,對海關監管提出新的挑戰。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口業務試點一年多來,寧波海關和國檢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查處假貨、串貨、置換進口商品和摻雜國貨等不法行為,組建跨境貿易電商服務平臺,為跨境貿易企業縮短通關時間、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利潤空間并解決灰色通關問題,為跨境出口電商企業提供通關、物流全程服務,解決收結匯和退稅等難題。逐步形成了政府對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口貨物的監管模式,積極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健康、規范發展,制定通關的相關管理規定提供了標準化服務。
寧波中小外貿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要搭上跨境電子商務的快車。目前,中小型外貿公司紛紛開始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受資金、人才等因素制約,如何更好地發展跨境電商和移動電子商務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寧波“十三五”規劃中強調大力發展智慧城市,其跨境電子商務是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體現元素,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對寧波智慧城市的發展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1]來有為,王開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形態、障礙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
[2]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3).
[3]薛源.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全球性網上爭議解決體系的構建[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4,(8).
[4]王外連,王明宇,劉淑貞.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現狀分析及建議.電子商務,2013,(9).
[5]曹淑艷,李振欣.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J].電子商務,2013(03).
[6]謝珊珊.中國小額B2C外貿電子商務模式探析[J].企業導報,2013(01).
[7]馬青,劉軼.小額跨境電子商務剖析[J].價值工程,2012(32).
[8]王淙.關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J].北京觀察,2012(11).
2015年寧波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5A10076)研究成果之一。
葛茜倩(1982—)女,浙江寧波人,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移動電子商務,數據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