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路上
非公君,你好,記得上月在中組部舉辦的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培訓班上遇到你,還與你聊了幾句,不知你還記不記得?說起這次的培訓會,我真是收獲滿滿,聆聽專家學者、優秀黨務工作者的經驗分享,受益匪淺;走進紅豆集團、滬士電子等參觀學習,大開眼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平臺,我有幸結識了你,有幸結識了來自全國各省區市的優秀黨務工作者,他們有經驗,有方法,有熱誠,這都值得我去學習。
經過這次培訓會,我也有幾點感悟,想通過雜志,和讀者們分享:
大手拉小手。所謂的大手,就是政府;所謂的“小手”,指的是企業。企業家不易,有責任、有情懷的民族企業家更不易,值得尊重、鼓勵,更需要保護。企業的健康成長,尤其是企業黨組織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府和上級黨組織的關注、關心和關愛。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指導幫助,是我們做好黨建工作的最大的底氣。簡言之,作為非公黨建的負責人,我們需要黨和政府為我們撐腰,也要做出值得黨和政府為我們撐腰的實事。
有為才有位。當前,各地的非公黨建發展極不平衡,面臨各種新問題、新挑戰。非公黨建工作不容易,但我們必須看到,工作越不易,也就越有意義!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一定要堅定信心:對我們的黨有信心,對我們自己更要有信心!只有我們自信了,才有底氣,才有熱情,心態陽光、積極向上地散發正能量,才會目光敏銳、腳步堅定地謀事、成事,路才會越走越寬。
探索無止境。走過一些路,讀過一些書,見過一些人,才愈發覺自己的粗淺。在非公黨建這一塊,特別是臺資企業的黨建工作方面,我們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點點成績。但我想,學習、服務、創新,我們還在路上,而且,我始終相信,我們應該一直在路上!這條路,并不好走,但很多人在走,作為黨務工作者的我們,志同道合,攜手并肩,我們并不孤單。在這條路上,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富士康科技集團鄭州科技園黨委書記蘇東霞
本刊第10期“圈圈”欄目中,《甘肅銀川:望遠工業園黨委工作取得“2345”成效》(責任編輯洪慧敏)一稿“甘肅銀川”應為“寧夏銀川”,現予更正并致以深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