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志強 宋磊
牢記為民宗旨推進全面改革——遼陽市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文/海志強宋磊
遼陽市積極探索醫療服務方式改革,與東軟熙康公司合作共建遼陽云醫院,通過線上虛擬醫院與線下實體醫院聯動,搭建醫療服務平臺,實現群眾在家就可享受域內外優質醫療資源。對此,市委領導如是說:“遼陽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為民宗旨,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有利發展,什么問題難,什么問題解決不了,我們改革就辦什么,要讓遼陽人民有更多獲得感。”遼陽各領域改革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深入。強化頂層設計,加強組織領導
遼陽市委高度重視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從抓好頂層設計著手,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統籌推進改革。成立組織機構,健全工作制度。成立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設6個改革專項小組和改革辦,制定了工作制度,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組織保證。明確職責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分別制定工作規則,明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革專項小組、改革辦的職責任務,形成共同推進改革的系統合力。制定要點臺賬,有序推進改革。注重抓好改革工作的總體設計,以改革工作要點為抓手,實現改革有序推進。近兩年來,共出臺改革舉措161項。加強督導檢查,務求取得實效。根據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年初制定的重點督察任務,市委改革辦按照統一安排深入各專項小組和重點部門檢查改革進展情況,改革推進到哪里,督察就跟進到哪里,促進改革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堅持問題導向,推進重點改革遼陽市委結合地方實際,圍繞破解經濟發展難題及同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民生問題,直奔矛盾,對癥下藥,精準施策,狠抓落實,在重點難點問題改革上取得了新突破。
著力解決群眾“辦事難”。以成立市行政審批局為突破口,統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各方面改革。在全省率先成立市行政審批局,實行“一個章管所有審批的事”,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居民辦事。公布市政府各部門權責清單,并實現動態管理,去年以來先后兩次調整行政職權和權責清單,共取消調整行政審批事項350項。公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制定減少環節、破除壟斷、切斷利益關聯、實行清單管理、規范收費、加強監管等6個方面措施,147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取消了84項。公布公共服務流程清單,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把完善事中事后監管不斷向縱深推進,讓百姓辦事更加方便快捷。

發展中的遼陽
著力解決納稅人“辦稅難”。為解決納稅人辦理涉稅事務“兩頭跑、多頭找”的突出問題,遼陽市國地稅局深度推進國地稅融合工作,整合服務資源,共建辦稅服務廳,實行國地稅聯合辦稅,實現“進一個門,辦兩家事”。辦稅服務廳設置綜合服務窗口,按照“一人雙機雙屏”配置,實行雙系統操作,國地稅業務通辦,實現“找一個人,辦兩家事”。設立自助辦稅終端機,實行24小時自助辦稅,實現“沒有人也辦事”。結合納稅人實際需求,對《納稅服務》中257項涉稅事項進行細化,梳理出納稅人主動辦理項目70個,取消事前進戶審查審批程序,實現辦稅大廳即時辦結。制定了《共建辦稅服務廳管理暫行規定》《服務禮儀規范》《局長值班制度》等10項制度,明確規范了辦稅流程,方便了群眾,提高了效率。組建風險防控中心,形成了“前臺優質服務、后臺風險防控”的新模式,對辦稅活動進行實時監控,預判風險形成系數和危害程度,及時有效控制風險,消除隱患。
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積極推進醫療體制改革,成立由市政府主導、市衛計委主辦、市中心醫院承辦,86家醫療機構參加的遼陽市醫療聯合體,下沉優質醫療資源。改革資源投入機制,加大基層急救分站建設力度,完善弓長嶺、黃泥洼、鏵子、佟二堡4個急救分站,在東部山區建設第5個急救分站,加大了甜水、河欄、八會等重點幫扶衛生院建設投入。實施患者就診“一卡通”、全面推廣數字化醫院系統、完善各醫院與醫保新農合等平臺對接和實行延時服務等4項措施。開展精準醫療扶貧,在全市24個鄉鎮298個行政村開展精準醫療核查工作,確定精準醫療扶貧對象4887人。建立農民健康檔案和貧困農民農合救助基金,對農村貧困戶患者實行特別救助。
著力解決“上好學校難”問題。大力發展學前教育,補齊幼兒教育需求“短板”。實施公辦幼兒園建設工程、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工程、優質幼兒園連鎖發展工程、幼兒園園長和保育員持證上崗培訓工程、學前資助工程五大工程,全面提升園所總體質量。創新幼兒園發展模式,推進連鎖發展,在市實驗幼兒園、弓長嶺區中心幼兒園開展“幼兒園連鎖發展”試點。促進區域均衡,穩步推進協作化辦學。建立了師范附小、一中、二中、九中、十二中、示范性高中6個教育協作團隊,出臺《遼陽市中小學教學質量監測考評制度》《遼陽市中小學協作化辦學視導制度》《遼陽市基礎教育協作化辦學工作專項督導暫行辦法》《遼陽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工作的實施方案》4項制度,全面開展協作團隊試點工作。
統籌協調,穩步推進各領域改革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改革“1+N”方案體系,開展了廠辦大集體清產核資和審計工作。設立了市級“科技創新券”,建立遼陽市科技成果轉化重點項目庫,收錄項目175項。全市整體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新增土地流轉面積8.55萬畝,總計達84.15萬畝,占農戶家庭承包總面積的42.3%。建立了農品購電商交易平臺,160余家專業合作社和農事企業入駐。
民主法制領域改革取得新成果。編制了市人大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出臺《遼陽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遼陽市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專家顧問工作規則》。制訂并實施2016年重點協商和重點視察計劃,安排20項協商視察工作。推進統戰工作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創新,成立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構建“大統戰”格局。《遼陽市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和規章制定程序規定》列入市政府年度立法計劃。
文化體制改革開創新領域。出臺《中共遼陽市委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構建了意識形態領域分析研判體系,并將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全市實績考核指標體系和市委黨校主體班常態化教學內容。《遼陽日報》和遼陽新聞網全面開通了手機微信平臺、微信公共平臺。研究制定《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試行辦法》《藝術生產創作資金扶持試行辦法》。啟動了一卡通社區圖書館建設工程,創新了河東大劇院、遼陽市健身大廈運營管理模式。
社會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市中級法院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工作全面啟動。全面推進網上信訪平臺建設,全市兩級公、檢、法機關實現視頻接訪。嚴格落實依法終結制度,建立終結移交機制,上報信訪終結案件9件,14件剝離責任主體實現移交。全面推進司法公開,出臺了推進信息系統規范化建設實施意見,開通市、縣、鄉三級臺式終端497個,錄入信息30余萬條。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實行周調度制度,共排查出各類矛盾糾紛10728件,化解10409件,在矛盾糾紛多發的行業領域實現了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全覆蓋。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公共視頻監控系統互聯互通、聯網應用。創新群防群治工作模式,組建遼陽市平安志愿者協會,開通“遼陽綜治”微信公共賬號,推進群眾參與群防群治工作。開展“網格化服務管理推進年”活動,全市已劃分基礎網格4154個。
黨的建設制度有序推進。推動從嚴治黨責任落實,啟動全市從嚴治黨工作年度計劃,出臺《遼陽市黨委(黨組)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實施辦法》。創新領導干部工作考核機制,將干部考核、績效考核、目標考核合并為領導干部工作實績考核,制定了實績考核實施辦法、實施方案、實施細則等配套文件。制定了《基層黨建工作實績考核評價細則》,對縣(市)區和市直部門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進行百分制量化考評。推行村黨組織書記“一諾雙述雙評”制度。將黨管人才工作納入實績考核,實行黨管人才工作專項述職制度,出臺了《高層次人才特殊技術“雙百計劃”的意見》和《進一步發揮市級優秀專家作用的意見》。
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實施報告制度,年中選取部分市直部門黨委(黨組)向市紀委全會報告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年底各縣(市)區委向市委和市紀委報告落實情況。嚴格落實監督責任,把握好“四種形態”,出臺誡勉談話具體辦法,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規范談話函詢,注重抓早抓小。強化問責,實行嚴格責任追究,共問責22人,釋放了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推進基層執紀監督工作,完善腐敗案件查處工作體制機制,建立問題線索處理報送制度,縣(市)區紀委每月向市紀委報送一次線索處置情況。探索開展巡察工作,成立了市委黨風廉政建設巡察工作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