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額爾敦
心無百姓莫為“官”
◎文/包額爾敦
最近我讀了一本很有趣的書,是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出版的《基層》。曾經看過不少關于描述基層工作方面的書籍和文章,有出自高層領導的,有出自專家學者的,有出自知名作家的,但本書竟然是出自一位基層干部之手,不免使人陡生一種新奇之感。該書作者吳建昌現任大連金普新區三十里堡街道黨工委書記,系大連市勞動模范,2016年6月被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授予“人民好干部”榮譽稱號。出版社評價該書“開創了基層干部寫基層的先例”,直接道出了此書的獨特價值所在。
領導干部寫書,有許多便利條件,比如把自己多年的會議講話、工作報告匯編成冊,也算著書立傳。但這本《基層》不同,它以鄉鎮街道工作人員的視角、感受、體驗,寫出了基層工作百態,內容涵蓋了基層黨建、基層工作方法、基層社情民意以及民生文化等,而且書里講的人和事等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讀來有一種親切感、親近感、親歷感。
《基層》收集了作者62篇文章,總計10余萬字。
書里不少題目都很有趣。比如,《讓老百姓不上訪究竟有沒有可能》《老百姓不親近你怎么辦》《好招未必,但至少不是壞招》《勝則不足以喜,敗則足見恥辱》《村委會群毆》《為改變鄉鎮干部精神氣質而努力奮斗》《如何消除地區沉悶》,等等,題目都很抓讀者的眼球,吸引讀者愿知其詳。
吳建昌/著現代出版社出版
當然,內容也和題目一樣不乏精彩。在《在基層工作其實也不錯》一文中,作者總結了在基層工作的四大好處:一是培養成事能力,基層就是抓落實的,不成事一切都免談;二是培養抗壓能力,一句屬地化責任、一句守土有責,分量都是沉甸甸的。官職不大責任大,級別不高卻始終需要政治上清醒,為官為人境界也并不能因偏安一隅而降低標準;三是培養綜合能力,成天和老百姓打交道,就是捧著別樣教材來研讀,這些教材成色不一、風格迥異、特色鮮明,基層干部想不進步都不行;四是培養愛的能力,中國穩定之基在基層,基層干部對普通百姓懷有什么樣的情感關系重大。基層干部成天和淳樸百姓打交道,成天接觸最真實的國情,必然雙腳沾泥接地氣,必然對這片土地和百姓愛得深沉。有了這種大愛和情懷,再想虛偽起來、裝腔作勢起來、高高在上起來,恐怕都很難。
對于如何做好維穩、村級換屆、基層黨建以及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本書都有涉獵,視角獨特,觀點獨到,文筆清新自然。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任職時,曾寫過一篇題為“心無百姓莫為‘官’”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基層干部如何在工作中維護好、落實好群眾的利益,讀過《基層》這本書后肯定會受到啟發,這也是筆者推薦這本書的初衷所在。
此書值得一讀:于高層而言,它是了解基層的一個窗口;于專家學者而言,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基層鮮活事例和鮮活語言;而對于廣大基層干部而言,更是開卷有益,值得品鑒參考。對于如何完成基層治理這個大的命題,廣大基層干部的深度思考是至關重要的。愿《基層》一書會帶個好頭,能帶動更多基層干部拿起筆來,讓我們看到更多豐富多彩的“基層”情況。
□本欄編輯/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