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彬
孫吳縣群山鄉綜合文化站 黑龍江黑河 164200
如何做好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工作
趙彬
孫吳縣群山鄉綜合文化站黑龍江黑河164200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鄉鎮群眾文化建設成為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新農村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需要做好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奠定良好的基礎。
群眾文化;建設;新農村;基礎設施;人員素質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農民也開始重視精神生活,這也使鄉鎮群眾文化建設被提到了重要日程上來。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對于農村的和諧展及鄉鎮文化建設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有利于帶動鄉鎮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在我國文化建設工作中,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這對新農村建設起到了一定的制約影響,因此需要重視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進一步對鄉村文化陣地進行改善和鞏固,加快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水平與各級領導的重視度息息相關,這就要求鄉鎮領導在將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當作一件大事來抓,精心進行組織和策略,從而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溝通平臺,充分的發揮文藝隊伍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做為鄉鎮領導,需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處理好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關系,重視文化工作,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使其能夠更好的享受到文化建設的成果。在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中,各級領導需要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文化的重要作用,積極全面的發展鄉鎮群眾文化。特別是鄉鎮文化部門,更要樹立文化的自覺和自信,根據鄉鎮文化工作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改善文化設施和設備,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服務。
鄉鎮群眾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其建設內容和形式進行不斷創新,能夠更好推進鄉鎮群眾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作為鄉鎮文化工作人員,需要針對自身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切實可行的創新性發展策略,突出當地文化的特色和民族特點。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還存在著不均衡的問題,但整體處于上升的趨勢,這也有效的帶動了農村文化的發展,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也日益提升,而且廣大農民群眾對于文化需求也有了新的變化,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要能夠把握當前農民的文化需求,從而抓住當前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重點。首先,鄉鎮文化工作者要深入基層,全面了解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并此來基礎來創造出與農民審美需求相符合的文化作品。其次,鄉鎮群眾文化內容要與普遍民眾生活相貼近。文化主題要與農村居民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對鄉鎮群眾文化生活內容進行不斷豐富,體現出真實的情感,從而帶給廣大農民群眾思想上的啟迪和審美上的享受。最后,大膽創新文化內容的表現形式。文化內容要以當代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展現,有效的沖破傳統文化形式的束縛,采用多元化的形式來對鄉村文化進行宣傳,增強鄉村文化對村民的吸引力。另外,還要將當地優秀文化與外來文化進行有效融合,從而更好的推進鄉鎮文化的繁榮發展。
鄉鎮開展群眾文化工作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只有在具備完備的基礎設施情況下才能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同時鄉鎮領導還要給予充分的支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保持人、財、物的充足供應。可以在各村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廣場、文化中心戶及文化大院,加大文化陣地的拓展。各鄉鎮也要重視綜合文化站的建設,并將綜合文化站有效的利用起來,使其充分的發揮文化場所的重要作用。另外還要利用現代的科技技術手段,加快推動先進文化的傳播,進一步提高群眾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構建完善的群眾文化網絡。
任何工作沒有資金作保障都是一名空話,恢復重建鄉鎮文化站,除了文化站專干的基本待遇要列入縣財政預算,各鄉鎮文化站的設施設備的添置與更新、文化站辦公環境的改善以及每年各項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鄉財政每年庖根據實際需要本著節約的原則,適當安排經費。因為文化站是一個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單位,靠自身的努力來支出這些項目實在是無能為力。提供辦公場所、添置必要設施設備只能完全依靠鄉政府的財力。文化站即使能開展“以文補文”的項目,所創造的經濟效益也只能作為群文活動開展不足部分的補充。同時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鄉鎮文化建設,這樣才能使群眾文化活動規范化、經常化、多樣化、制度化。
鄉鎮文化站是鄉鎮各區域各種文化的集結點,是鄉鎮文化的核心,以合適的集結方式把廣大群眾的各種文化活動聯系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大眾文化活動群體。完備地組建結合點是完善鄉鎮文化網的重要措施。為此,鄉鎮文化站要積極吸收各種專業文化藝術團體和業余文藝團隊,增強鄉鎮文化的實力,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多元化建設;融合各種文化藝術團體的組成力量,促成以大托小、以強扶弱的發展策略,帶動群眾文化活動多元化建設。
各級部門應將文化館、文化站隊伍建設納入議事日程,切實落實農村文化工作者的相關政策,保障他們的工資、福利待遇,以此調動工作積極性,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農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戶,特別要重視培養年輕的專業文化人才,形成農村老、中、輕相結合的良性專業人才隊伍梯隊,充分發揮他們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鄉鎮群眾文化活動越來越豐富,各地也加快了文化資源重建工作,這對于鄉鎮群眾文化傳播都起到了有效的輔助作用,有效的豐富了農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加快推動了文化知識的傳播,為農民生產技術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通過加強鄉鎮群眾文化建設,還有效的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黃河.創新發展鄉村群眾文化建設[J].當代江西,2013(04).
[2]潘家德.論社會主義新農村視域下的鄉村文化建設[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