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桐淇 楊 燦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 100192 2.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安徽合肥 230601
創新型企業股權激勵模式分析
張桐淇1楊燦2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1001922.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相對于薪酬激勵方式而言,采用股權激勵員工為公司創造更高效益已經成為了創新型企業的重點嘗試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股權激勵模式的優勢,研究了這一激勵模式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如何提升股權激勵效率提出了幾點策略。旨在進一步完善創新型企業股權激勵模式的應用,促使企業健康、長遠發展。
創新型企業;股權激勵;問題;對策
對于創新型企業而言,激勵方式、激勵對象、激勵強度都可能影響到股權激勵效果。通常公司制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處于高度分離狀態,管理層與股東的利益存在沖突,而采用股權激勵模式在效果上遠高于薪酬激勵模式。本文以股權激勵模式的應用為主線,研究了其在創新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策略。
(一)有利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整合。創新型企業在股份制發展下所有權與經營權是存在分離的,在股份制方案設計中不可避免需要面對經營權以及股權之間的聯系。在股權激勵模式運營背景下,公司發展的長遠利益與經營者的短期報酬是合并在一起的,二者緊密相連。受到激勵的經營者有權參與企業剩余股權的分配,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將傳統的外部薪酬激勵變為自我激勵,實現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在企業長遠盈利的背景下實現個人價值的充分發揮。
(二)有利于企業成本的控制。企業應用股權激勵機制在成本控制上主要表現為激勵成本,無論用何種激勵方式均需要企業投入資金。這便要求企業充分了解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聯性,例如采用薪酬激勵下對員工所產生的鼓勵程度與采用股權激勵對員工產生的鼓勵程度是大大不同的。換言之,企業在激勵成本的支付上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若采用股權激勵方式,企業經營得當所產生的效益,股權持有者也能夠分到部分,進一步加深了員工的工作動力;而如果企業經營不當導致虧損,與此同時員工持有的股份價格也會下滑,對于企業而言損失程度可有所減輕。
(一)激勵對象問題。創新型企業在股權激勵的激勵對象上主要為公司的管理層,目標管理者自身工作素養、工作能力均需要經理人市場加以判別,否則存在造成企業出現道德風險的幾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過程中,創新型企業必須在有序的市場環境以及良好的市場氛圍下才能夠促使職業經理人深度考慮自身價值,避免其在擁有企業股份之后出現投機、偷懶行為。創新型企業通常建立時間不長,沒有經過市場競爭的篩選與檢驗,在未經過嚴格的優勝劣汰競爭下可能在市場經理人選取上不夠成熟,造成公司股權分配的隨意化,對企業長遠發展產生影響。
(二)企業發展問題。但實施了股權激勵機制之后,部分管理者持有公司股權,其中不可否認可能存在部分股權持有者為了個人利益而在業績股票上弄虛作假情況。例如在股權持有者在完成一筆交易之后,企業對該負責人的獎勵是按照預測業績來完成而非實際收入,因此在項目計劃上該人員可能存在做手腳情況,讓計劃看上去盈利程度較大,但實際上并不會對企業帶來相應收入。
(一)確保信息有效溝通。管理信息存在不對稱性會極大程度影響到股權激勵體制所帶來的效果,信息不對稱可能造成公司對經理人的獎勵不符合其對企業帶來的貢獻。企業可委托人力資源部門或高層管理者對實施股權激勵的目標經理人實施績效考核,確保考核的全面性與客觀性。考核者必須詳細掌握目標獎勵人的足夠信息,在績效上科學、合理、客觀的分析,避免出現信息失真情況。這樣才能夠制定出既符合公司長遠盈利,又能夠對經理人產生激勵的股權激勵方案,盡可能減輕激勵對象與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
(二)激勵模式詳細化。企業在制定股權激勵計劃之前,首先應詳細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經營目標,將股權合理分配。可聘請專業團隊評估企業運行狀態,確保運營成本與績效成本之間的對稱關系。同時還需對企業未來發展中可能面對的風險加以預防,站在激勵對象的角度考慮問題,避免在實施股權激勵之后反而影響了對被激勵者的利益。可在損益表上列明期權,按照公允值確定股份激勵機制的實施所產生的費用支出。這種方式雖然會控制企業運營中所產生的盈余,對期權持有者的實際收益有所影響,但能夠有效避免激勵對象在短期經營中為了個人利益而出現的不良行為,對其他股東的利益有所保障。
(三)優化管理結構。創新型企業上市時間可能較短,在治理結構上存在一定不完善現象,這對股權激勵模型的應用存在一定阻礙。對于一個公司而言,管理結構是對公司管理規范、制度、控制、運作的一種機制與規則,股權激勵機制要想充分發揮作用,必須建立在對公司的完善治理基礎之上。以股權的分配為例,企業必然存在持有股份量較高的股東,若這些股東能夠通過股權激勵機制中獲取收益,那么很可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在股東大會上利用自己的股權比例來謀取更多利益。因此企業必須在管理結構上不斷優化、完善,否則股權激勵機制無法起到對管理者的激勵作用,機制的實施也只能名存實亡。
綜上所述,創新型企業運用股權激勵模式在對員工的鼓勵上可起到明顯作用,但在具體實施上仍需不斷積累經驗并完善自身經營狀態,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1]王建華,李偉平,張克彪,李艷紅.“創新型企業”高管薪酬對創新績效存在過度激勵嗎[J].華東經濟管理,2015,v.29;No.217 01:119-125.
[2]趙國宇.股權激勵提升企業技術創新的路徑與效果研究[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15,v.30;No.139 02:36-45.
[3]李進波,丁雨.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企業股權激勵模式選擇[J].企業導報,2010,No.183 12:96-97.
張桐淇(1994.1—),女,漢族,籍貫:北京市,學歷:本科,工作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商管理。
楊燦(1994.5),女,漢族,籍貫:河北省保定市,本科,工作單位: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業大學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