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紅營 趙文娟
1.重慶三峽學院 重慶萬州 404000 2.聊城市第二中學 山東聊城 252000
運用高校創業教育引導學生就業的對策
任紅營1趙文娟2
1.重慶三峽學院重慶萬州4040002.聊城市第二中學山東聊城252000
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在引導學生就業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通過創業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業意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為其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本文首先分析高校創業教育在引導學生就業方面的優勢,然后提出創業教育在引導學生就業方面的具體措施。
高校;創業教育;學生就業
在高等教育普及過程中,每年高校都會進行大量的擴招,高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導致每年我國將近700萬的大學畢業生產生,但是社會崗位有限,在職位飽和的情況下,畢業生不得不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創業教育是緩解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國現階段重要的高校發展戰略,其在引導學生就業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高校創業教育在引導學生就業方面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第一,創業教育不僅是一種教學模式,更體現了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與傳統的教育理念不同,能夠轉變學生的就業思維,將固定的被動求職轉化成自主創業,是激烈競爭背景下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重相對較低,說明我國大學生創業意識還有待提升,通過創業教育轉變學生的創業觀念,幫助學生完成職業規劃,還能為學生積累更多創業知識和技能。第二,高校創業教育的開展,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并理解創業,并主動的獲取有用的創業技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心理素質等。在創業教育體系中,包含了營銷管理、企業管理、投資運營、財務處理等各個方面的內容,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方方面面的知識,這對于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還能為學生今后的就業之路提供更多途徑。第三,創業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將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企業家,更多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創業的技能,并學習到相關的知識,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工作。創業也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要想創業成功,不僅需要具備企業家的素質,還需要掌握各方面的信息,敏銳的發現并抓住市場創業機遇等。在激烈的人才競爭過程中,通過創業教育能夠提升高校學生就業競爭力,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緩解社會就業壓力。
上文介紹中我們知道,創業教育在引導學生就業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但是為了發揮這種優勢,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構建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在高校創業教育課程設置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增加學生選擇選修課的范圍,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創業知識的機會。另外,需要在創業專業知識結構上,不斷的完善教育體系。具體來說:第一,應該在創業教育中建立財務管理課程體系,讓學生對企業管理、運營、資本運作等方面的知識有所了解;第二,開設企業法律相關課程,讓學生對知識產權、稅法、契約法律等內容有效的掌握;第三,開設企業運營課程,提升學生的企業領導能力、市場分析能力等等;第四,開展商業實踐課程,增強學生的商業判斷能力、應變能力等,同時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二)加強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
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是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有效手段,通過創業實踐活動,也能夠為學生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提供有效的載體。具體來說,應該從高校學生科研訓練的特點為基礎,開展科技競賽、科技創新創業等多項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有效的運用到實踐中,同時在實踐中增強自我創業能力。
為了確保創業教育的有效性,保證學生創業能力能夠得以提升,應該弄清創業教育和實踐之間的關系,建立產學研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的利用社會資源等,為學生組織各種實踐活動,保證實踐的真實有效性。同時,高校需要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為大學生創業助學工作而努力,幫助在校學生積累更多的創業經驗,為學生提供創業指導、粗哈工業實踐培訓等服務,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為其今后的創業之路打好基礎。
(三)強化高校創業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開展創業教育過程中,不僅包括了理論和實踐,同時還為學生提供一系列的創業服務。這些工作的實施主要依靠高校的創業教育教師團隊,如果師資隊伍質量較差,很難保證創業教育的成果,甚至給學生創業之路造成阻礙。因此,高校創業教育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應該以創業教育的目的為依托,保證師資隊伍建設目標與其的一致性,高校開展具體工作過程中,應該能夠準確學生情況,不斷的提升教師的創業教育水平。結合我國創業教育發展的具體情況,增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創業實踐能力,包括企業管理經驗等,聘請企業管理人員到校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學術調研活動等,幫助教室門收集更多創業教育的經驗,整合教學資源,提升創業教育的有效性、針對性等,提高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與地位,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創業信心。
(四)創建良好的高校創業校園文化
良好的校園創業文化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提升學生的創業意識,保證高校創業教育的效果。在高校創業調查中發現,很多大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害怕失敗,有時候對創業有一定的恐懼,這就需要有積極的校園創業環境去引導學生,增強學生的信心。如果學校中有很多創業案例,在班級、宿舍中有創業的同學,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注意,也在無形中給予學生創業的信心。
在建立高校創業校園文化過程中,需要通過校園媒體,加強對創業工作的宣傳,同時開展傳幫帶服務,在校園中開展各種創業講座、創業比賽等,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其創業能力。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面對激烈的競爭,大學生就業壓力背景下,高校創業教育在引導學生就業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必須加強校園創業文化建設,優化創業教育課程,建立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等,激發學生對創業的熱情,幫助學生創業技能與水平的提升,為緩解就業壓力做出貢獻。
[1]李志超.利用創業教育,引導高校學生就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5(8):144-147.
任紅營(1988-),女,漢族,山東聊城人,重慶三峽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