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瑋
遼寧財貿學院語言系
跨文化語境中的外國文學教學研究
徐瑋
遼寧財貿學院語言系
外國文學教學研究經過了曲折、漫長的發展歷程。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世界文化也發生了變化。外國文學教學改革要立足全球化的思想觀念,在世界范圍內去思考文學,分析文學作品;人們的思維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
跨文化語境;外國文學教學;外國文學;教學方法
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全球化趨勢,隨之世界文化產生了一些變化,特別是人們的思維方式變得多元了。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中,一個整體的文化視角要在高校外國文學教學中樹立起來,這是由于當前我們正處于全球化發展變化中,如果一個國家的文學孤立了,就不可能實現發展,高校外國文學教學應重視跨文化語境問題。
在文化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外國文學教學應把教學內容的思考放在首要位置。在傳統的外國文學史教學中,我們大都運用社會學批判的方法對文學現象進行闡述,在文學史的講解時,通常從政治角度闡述外國文學的發展與變化。國內出版的很多外國文學史教材都把西方近代文學的產生于發展那與歐洲近代資產階級革命聯系在一起。當然,西方近代文學與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關系密切,但是文化制約著文學的發展。西方近代文學絕不僅僅是伴隨著資產階級的革命與斗爭產生的,它具有顯著特征,與文藝復興后,西方人意識的覺醒關系十分密切,資產階級革命僅對西方近代文學的某些特征起到了強化作用。
在文化語境全球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對外國文學歷史進程的描述發生了很多變化。在過去的外國文學教學中,人們通常把中世紀視作一個黑暗時代,認為它是在基督教干預下為宗教服務的文學。而現如今,作為世界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中世紀文學在歐洲文學發展中是不可缺少的。在這段時期中,歐洲出現了多元文化融合的狀況,中古歐洲文學范圍得到了極大拓展,中世紀新質文化和文學由此也獨具特色。這是多元民族碰撞融合的結果。中世紀文學在被宗教束縛的表象下,遵循著文化、政治形態的規律。它是歐洲文學文化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在開展外國文學教學時,要把握全球化這一大背景,深入探討外國文學發生于發展問題,絕不能僅從政治入手,把我國文學的發生于發展納入政治的包圍圈,視文學為政治的附屬。把西方文學看作全球化文化的一部分的同時,闡釋民族文學的時候要與世界文學聯系在一起,把其中具有的世界性特征挖掘出來。在多元文化特征明確的情況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從文化的角度對問題進行闡釋,在總攬外國文學發展的同時,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文學史。例如,上個世紀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藝觀屬于西方現實主義文藝觀的一部分。它的最為核心的問題是在現實中反映文藝,這種思想在西方已經有悠久的歷史。因此,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可以看作是西方現實主義文藝觀的一個組成部分,應在全球化的視野中去審視和理解。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國文學教學改革要立足全球化的思想觀念,在世界范圍內去思考文學,分析文學作品;其次思維方式要開放和多元,以一種開放的視野在外國文學教學中融入比較研究法。
在外國文學的教學中,我們特別要注意不同地域和文化間的整合。“世界文學”學科命運發生了很大變化,“世界文學”和“比較文學“被整合在了一起。這兩者本來具有非常親密的關系,在合并之后,更加親密,即“比較文學”強化了世界文學、總團體文學意識,“世界文學”更加自覺地以比較文學的觀念、視野與方法展開研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建設和發展是以各國文學的研究為基本目標,致力于摸清楚文學發展的普遍規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這一新的學科中必須要有中外文學關系的維度。
外國文學的教學目標不局限在外國文學的發展歷史上,還包括一些重要作家的作品,并且人文教育的責任也要承擔起來。外國文學史呈現給我們的是各國藝術家為獲得人類的發展而進行的不斷求索之路;從某一個角度看,外國文學發展史呈現了世界各民族作家的奮斗史和思想史,呈現出知識分子的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從文化視角來看待文學,文本所產生的文化語境應引起足夠重視,這樣來探尋文學的文化內涵。國內現行外國文學史教材大概分為歐美文學和亞非文學兩個部分,按照時期和國家結構的不同,選擇經典作家講述生平及代表作。釋讀作品的方法是比較單一的,一般采用社會學的批評方法,把現實主義、浪漫主義作為文學創作手法的正宗,把文學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能夠從社會、倫理學角度把握文學內涵,但還不夠重視文學的審美藝術本質。新形勢下,外國文學教學應強化文化背景和藝術家的心靈感受,從文化視角來闡釋文學,讓學生體會世界各民族以及人類文化的傳承,感知文學魅力,建構健全人格。外國文學面對的是一個開放的文化環境,外國文學教學必須引進西方批評方法,如精神分析批評、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接受美學等,以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擴大學生文本視野。
在跨文化語境下的外國文學教學該使用怎樣的一種教學方法,以利于全球化時代人才的培養,是我們亟待思考的問題。
全球化給外國文學教學帶來了一些挑戰,一方面改變了對世界文學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來加深這些理解。首先,學生的知識面要擴大,在外國文學的講授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國別文學,在全球文化背景下,教師擴大視野來理解文學發展。我國高校中外文學課程教學是分開的,各自講各自的,這樣學生所學知識都封閉在了一種文化體系中,而不具備全球意識。
外國文學教學研究已經經過了很長歷程,其發展十分曲折,但由于這一體系具有開放性,所以在外國文學教學研究需要不斷發展和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轉變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外國文學教學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迎接未來新的挑戰。
[1]劉超朋.論認知詩學視角下外國文學教學探索[J].語文建設,2016(11).
[2]史默琳.高校師范生外國文學教學現狀探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4(01)
[3]吳亞娟.多元文化視域下的外國文學教學研究[J].文學教育(上),2014(04).
[4]高瑾.外國文學教學應當如何引導學生閱讀文本[J].語文知識,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