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吉林化工學院 吉林吉林132102
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協同機制探析
高峰
吉林化工學院 吉林吉林132102
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明確提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但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學在實際開展過程中的實效性較差,要擺脫目前教學改革亟待進行與實際實施效果不佳的尷尬,要對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效果進行反思,以便于盡快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真正使思政課的效果深入人心。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中宣部、教育部社科([2008]5號文)《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從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現有學分中劃出2個學分,從專科思想政治理論課現有學分中劃出1學分開展本專科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高職高專學生不少于2周,每個學生在學期間要至少參加一次社會調查,撰寫一篇調查報告”。
各高校不斷開展思政課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較差,要擺脫目前實踐教學改革的困境,要對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效果進行反思,以便于盡快制定出有效的改進措施。
(一)師生態度。在思政課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師生態度是影響實踐教學有效性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一方面,教師普遍重視課堂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位置往往被置于課堂教學之后。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在進入大學學習后由于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往往更看重拿文憑、考證書,對于思政課的學習態度并不積極。
(二)教學形式。當前各高職院校所開展的實踐教學活動主要集中在專題影片、課堂研討、演講講座等活動上。即使涉及校外實踐,也只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的“自主實踐”,或者老師組織一部分學生參加的社區活動、外出參觀等,無法真正讓每一位同學走出校園去親身體驗和感受實踐教學的豐富內涵及其魅力。
(三)保障機制。從目前狀況來看,多數高職院校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組織保障制度。教學部門、學生管理部門、團委等機構沒有形成統一的合力,導致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施通道不暢通。在實踐教學管理上,基本是流于形式,多數停留在文件上。
(四)監控考核。由于實踐教學活動的特殊性,學校、教師很難監控到每一位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的表現,甚至是否參加社會實踐都難以把控。在考核的過程中,往往采用筆試,根據學生最終提的實踐作業評定實踐成績,極易導致弄虛作假現象的產生。比如,學生壓根不參加而直接從網上下載資料,杜撰報告應付老師。對于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表現和學習所得難以真實反映。這也就容易造成學生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漠視,從而制約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
(一)師生摒棄態度化。教師和學生必須摒棄原有的輕視態度,在實踐課與理論課中投入同等的熱情進行教學和學習。首先教師在思想上要突破傳統教學的觀念影響,在堅守課堂主陣地的同時,應該不斷拓展新的教學空間和研究新的教學方式,努力豐富自己的教學。
大學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理論知識的內化,品德修養的塑造,行為能力的養成。尤其高職高專,更加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不但要掌握熟練的專業技能,而且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也格外重要。思政課實踐教學正是實現這種育人功能的教學方式。
(二)教學形式多樣化。實踐教學形式過于單一會影響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興趣,進而會影響思政課在同學心中的影響力。為了避免實踐教學形式的單一陳舊,實行實踐教學的全覆蓋,我們要努力構建“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將課內實踐、校園實踐、社會實踐三者有機結合。另外要注重網絡虛擬形式在思政課實踐課中的有益探索。
課內實踐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在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為了加強學生的認知程度采取視頻播報、研究討論、校友講座等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校園實踐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補充,主要以學生社團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為平臺,適時開展和思政課內容相關的實踐教學活動。社會實踐是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走出校園,以社會為大課堂,開展實踐活動。網絡虛擬實踐即借助網絡技術和新型媒介開展實踐活動。
(三)保障機制協同化。高職院校由于規模比較小,相對于本科院校來說建立思政課實踐課的保障機制相對容易。要將思政課教學保障機制形成文件,嚴格按照文件執行。要盡力形成教學部門、學生管理部門、團委等機構的統一合力。這樣可以為今后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做好保障。另外要注重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學生社團是學生組織,高校學生社團在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鍛煉學生的往能力、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思政課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社團的活動。教師還可以根據需要開展主題講座或參與社團活動。
(四)監督考核精準化。實踐教學實效性和針對性的提高,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考評方式,只有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才能達到客觀的評價效果。因此,要建立多樣化的考評方式。首先,把實踐成績納入到課程成績中并制定了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和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評價細則。總成績采用百分制,由平時成績+社會實踐+理論成績三部分組成。其次,堅持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社會實踐成績包括活動參與情況、任務完成情況、報告提情況以及對學生的綜合評價結果構成。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實踐活動全程、教師指導評閱學生實踐成績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考評,使評價有憑有據,讓學生心服口服。特別注重在對學生的實踐環節過程進行評定時,要考查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紀律意識、認知水平、理想信念、團隊合作精神和敬業精神等,改變“一紙定成績”的不科學做法。
[1]周德新,黃向陽.論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規范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
[2]蔣強軍,王華兵.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協同創新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