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新
就業是抓手脫貧是根本
李政新

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巡視員李政新(右二)在企業調研產業扶貧
臺前縣位于河南省東北角,豫魯兩省交界處,是革命老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面積454平方公里,總人口38萬。黃河、金堤河橫貫全境,全縣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耕地在黃河灘區,三分之二在滯洪區,是河南省“三山一灘”(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黃河灘區)脫貧攻堅主戰場。特殊的地理位置,頻繁的水患災害,薄弱的經濟基礎,造成臺前縣長期貧困,扶貧開發任務艱巨。
全黨精準扶貧主號角吹響后,臺前縣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要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實的民生工程,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理出了“全黨抓扶貧、重點抓產業、關鍵抓精準、核心抓就業、脫貧奔小康”的思路。特別值得贊許的是,臺前縣立足縣情,著眼全局,選擇產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把扶貧就業基地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把扶貧、脫貧與特色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打造集精準扶貧、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于一體的就業基地,推動貧困家庭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積極探索“造血式”產業扶貧新模式。他們的具體做法有:
注重農業產業扶貧,增強群眾“造血”功能。立足產業優勢,以發展鵝鴨養殖、食用菌種植、肉奶牛飼養、苗木花卉和經濟林種植等種養產業為重點,著力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一批投資小、風險低、見效快的農業產業化扶貧基地,推行“基地+貧困戶+企業”發展模式,通過吸納貧困戶就業,引導貧困戶以資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參與生產經營,建立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多種途徑推動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脫貧。
實施電子商務扶貧,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搶抓被國家商務部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機遇,強力推進電商扶貧工程,通過電商平臺把貧困群眾的土特產品賣出去,擴大農產品銷售范圍,拓展銷售市場網絡,打造農產品品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牢牢抓住光伏扶貧,增加深度貧困戶收入。充分利用作為河南省唯一的“國家級光伏扶貧工程重點縣”政策優勢,大力實施以集中式為主、分布式為輔的光伏扶貧工程,把無勞動能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的孤寡戶、殘疾戶等貧困戶納入光伏扶貧實施范圍,通過光伏扶貧增加貧困戶收入,加快脫貧步伐。
(作者為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巡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