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燕
寶寶的乳牙大約在4~10個月開始萌出,2歲半左右出齊。有了堅固的牙齒,就能品嘗、咀嚼到更多的美食了。然而在此期間,寶寶必須熬過漫長而痛苦的出牙期,忍受各種疼痛、酸脹、發癢等不適。有的寶寶會變得煩躁、哭鬧,變得愛咬東西、咬人。親愛的爸爸媽媽們,除了理解萬歲之外,知道要為寶寶做點什么嗎?
多點理解與呵護
寶寶半歲左右時,口水明顯增多,經常會滴滴答答地流出來;吃奶時,會用牙床咬媽媽的乳頭;喝奶粉時,會咬奶嘴;經常把手指頭和身邊的物品拿起來就往嘴里送;夜里會突然的驚醒哭鬧;親吻一下,寶寶還會“惡狠狠”的咬你一口……
遇此狀況,大人們一定不要大驚小怪,給寶寶充分的理解與寬容,要知道,寶寶出牙期,是痛并折騰著的。
同時,多用耐心、真心、愛心,給寶寶最貼心的呵護,幫助寶寶安度出牙期——及時擦掉寶寶的口水,勤換口水巾;經常撫摸和擁抱寶寶,緩解寶寶的焦慮情緒;即便是咬壞了什么物品,也不能責怪寶寶;如果寶寶變得愛咬人,不要大呼小叫嚇著寶寶,要知道,你夸張的反應,有時還會讓他覺得很有趣,惡性循環的“咬”下去。
提供磨牙工具與食品
當寶寶正遭受出牙帶來的痛苦時,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市面上有專門為緩解寶寶出牙不適而設計的牙膠產品,如磨牙棒、磨牙餅干等。這些牙膠產品不僅可以轉移注意力,讓寶寶很快安靜下來,而且,還可以鍛煉他們咬東西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磨牙工具時,一定要注意消毒,用沸水煮燙就很方便、有效,一定是使用一次、消毒一次。強烈不建議在磨牙棒上拴上線、繩之類的“防掉”物品,這樣會一不小心勒著寶寶的。
保護好牙齦與牙齒
從第一顆乳牙萌出,至20顆全部長齊,要經歷近兩年的時間。在此期間,牙齦和牙齒的護理非常重要。
當寶寶出牙時,經常用洗干凈的手指或無菌紗布,蘸上溫水來擦拭寶寶的牙齦,主要是緩解寶寶的不適;對于已經萌出的牙齒,要注意清潔,喝完奶后再喝兩口溫開水,或者幫助刷牙。
防治不良反應
寶寶因為喜歡咬東西,細菌感染的機會大大增加。有些寶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
家長一定要盡可能注意寶寶“入口東西”的衛生狀況,同時,發現寶寶不舒服時,不要拖延,立刻尋求大夫的幫助。
溫馨提示
佝僂病、克汀病、營養不良等都可引起出牙延遲,牙質欠佳。如果寶寶超過12個月還未出牙,應到醫院查明影響寶寶出牙的原因,及早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