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D中國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環保督察的河北整改清單
■IUD中國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最近,第一批8個中央環保督察組已陸續進駐8個省區。而作為首個試點省份的河北省,已收到了來自督察組的反饋意見,并啟動清單整改行動,出臺《整改方案》、公布《整改措施清單》,制定了8大類31個強化措施,并歸納整理47個問題,確定了283項整改措施,力爭做到拉條掛賬、督辦落實、辦結銷號。這些整改措施,對接下來被督察的8省區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各地應未雨綢繆,做好清單式整改的充分準備。
《河北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整改措施清單》重點問題(部分)
《河北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8大類31個方面強化措施
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 全力以赴深化環境治理
1 ●切實把環境保護擺在更為突出位置
●嚴格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要求
●強化考核評價和責任追究
●進一步加大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資金投入力度
2 ●加快鋼鐵、煤炭去產能
●嚴控高耗能、高排放新增產能
●加大環保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
3 ●加快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著力提升燃油品質
●加強煤炭、成品油產銷單位管理
●大力推進煤炭壓減替代
●突出強化環
●深化大氣污染治理
●大力推進水污染防治
●著力強化固境標準防治
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
4 ●突出強化環
●深化大氣污染治理
●大力推進水污染防治
●著力強化固境標準防治
5 ●精準確定生態紅線
●抓好重大生態工程下水超采綜境恢復治理
●加快礦山環
●深入開展地合治理
●規范地熱資源開發利用
6 ●加大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頓力度
●組織開展涉水建設項目“回頭看”
●開展全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違規項目
專項整治行動
全面清理違規建設項目
7 ●嚴格環境執法監督管理
●深入開展“利劍斬污”專項行動
●切實強化科技監管執法手段●開展“土小”企業群污染專
項執法檢查行動
●強化工業污染源日
常監管
8 ●加快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
●對各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
●夯實網格化環境
監管
嚴格環境執法監督管理
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一些地方重發展、輕保護的現象較為普遍。一些基層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保懶政、惰政的情況較為突出,環境保護工作“最后一公里”問題需盡快解決。
【重點整改措施】
市級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環境保護工作,縣、鄉級黨委、政府每月至少研究一次環境保護工作,切實將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全面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要求。
對所監管企業逐一明確責任領導和具體責任人員,按照“三級網格日巡查、二級網格周匯總、一級網格月調度”的原則,明確網格人員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落實痕跡化管理,制定獎懲措施,強化責任追究,促進守法常態。對污染舉報、信訪量居高不下、重復訪問題嚴重、小散亂弱企業出現明顯反彈的區域,嚴肅追究網格責任人責任,倒逼責任落實。
堅持不懈推進生態修復
深化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切實強化散煤治理、油品質控、地下水壓采、礦山環境治理、“土小”企業整治等工作。加大河流湖庫環境整治力度,堅決遏制水質惡化問題。
【重點整改措施】
持之以恒調整能源結構
大氣污染治理方面:開展散煤、焦化行業、露天礦山和道路車輛4個污染整治專項行動,進一步降低污染排放強度;推進城中村和農村地區散煤減量化替代和清潔化替代;全面開展焦化企業污染物排放達標升級改造,推進焦化行業重組升級和淘汰落后;依法取締關閉一批污染嚴重、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停產整治一批排放不達標露天礦山,修復綠化一批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統籌車、油、路污染治理,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嚴格落實國家“大氣十條”和省“大氣五十條”要求,加快主城區重污染企業搬遷,大力推進城市建成區及近郊煤改氣、煤改電工程,積極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示范、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
強化環境執法監管方面:繼續開展“利劍斬污”專項行動。強化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序銜接,重點打擊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處置危險廢物、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設施、偽造或篡改環境監測數據等違法行為。對在產的工業企業,按照《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規定,依法進行行政處罰、按日計罰,直至停產整頓。
核實核準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現狀,采取綜合措施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嚴格禁止新增產能,切實推進去產能工作。加快能源結構調整,不折不扣完成國家下達的煤炭削減任務。
【重點整改措施】
實施“6643”工程,加快化解鋼鐵、水泥、玻璃等過剩產能。逐步關停小火電機組,取締外來煤洗選,淘汰焦炭落后產能。治理燃煤鍋爐,實施四個一批,即新增集中供熱、拆除取締一批,優化用能結構、置換調整一批,推廣高效節能環保鍋爐、更新替代一批,實施節能改造和推廣潔凈煤、提質提效一批。實施節煤工程,推進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開展“能效領跑企業”創建活動,組織實施低品位余熱回收暖民工程。
對于違法違規建設項目,要依法依規分類處理,該補辦手續的限期補辦,該取締的一律取締到位。
【重點整改措施】
清理整頓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按照“完善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則,對全省環境保護大檢查工作中排查出的13784個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依法依規進行分類處理,確保2016年年底前所有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零”,嚴格落實建設項目環評、環保組織開展涉水建設項目“回頭看”。
環境保護工作資金保障力度不夠。
【重點整改措施】
逐年增加省級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籌集和整合財政資金集中投向大氣污染防治。通過與國際金融組織合作,爭取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集團和德國復興銀行大氣污染防治貸款。貸款資金結匯后進入預算。按照基金市場化運作方式,放大資金效應,進一步加大污染治理資金投入力度。
省發展改革委對地市上報的壓減鋼鐵產能封存項目基本沒有進行現場核實,個別封存設備仍在生產。
【重點整改措施】
對已封停設備,各級各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允許封停設備復產,企業要向社會公開承諾不再恢復生產,并在省級主管部門網站公示,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對新發現的違規建設鋼鐵項目或封停設備復產所在地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先免職,再進一步調查處理;對封停設備監控具體責任人和分包領導,以及負有監管職責的政府職能部門追究責任。
省發展改革、工商、質監等部門沒有制訂散煤煤質管控專項方案,沒有開展針對性的監督檢查工作。2015年全省潔凈型煤推廣僅完成計劃任務的20%左右。
【重點整改措施】
建立型煤生產配送監管體系。開發“全省潔凈型煤生產配送監管系統”,要求型煤生產配送企業將原料煤采購地、采購數量、煤質指標,型煤生產數量、質量指標,型煤配送量等信息及時輸入監管系統,縣級有關部門每周進行抽查核實。要求潔凈型煤在滿足質量標準的同時具有良好的燃燒性能。
2014年河北省黨政領導干部績效綜合考核環境保護所占分值較2013年有所下降。
【重點整改措施】
進一步提高環境保護在河北省黨政領導干部績效綜合考核中所占分值。2016年4月中旬印發了《設區市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年度經濟社會發展類指標考核評價實施方案》,其中綠色發展指標均由環境保護類指標構成,占比為23%。考慮到各地環境保護任務量不同,按照承擔任務不同采取浮動權重,任務量最大的市權重為29%,比2014年度21%的權重有大幅提高。
從2014年開始,國家及河北省累計投入157.5億元資金,其中國家投資132億元,用于地下水壓采工作,形成地下水壓采能力15.2億立方米,但2015年實際地下水開采量僅比2013年減少約4.2億立方米。
【重點整改措施】
開展機井關停行動。2016年8月底前,省水利廳編制完成地下水開采井封存、填埋技術要求,規范封填井行為。2016年12月底前,南水北調工程受水區城市關停自備井2000眼以上;2014年、2015年度項目區超采治理措施穩定達效后,試點縣關停農業灌溉機井4000眼以上。
省環境保護廳對邢臺國泰發電公司等企業長時間超標排放問題,未經核實就以“一事不二罰”為由而不予處罰。
【重點整改措施】
制定《河北省環境保護廳行政處罰若干規定》,明確工作職責、程序環節、時限要求,對處罰證據調查、案件審理等作出明確規定,用制度規范行為。依法指導和監督重點企業按照國家規定及時公開和公布企業環境信息,同時,對企業違法信息及時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