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前端分流處理的深圳模式
深圳作為全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通過設立“資源回收日”、推進全市中小學生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實踐活動等諸多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垃圾量的過快增長,成效初顯。今年,深圳市城管局在全國率先建成包括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等在內的七大資源類生活垃圾前端分流處理體系,并制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實施方案(2015-2020)》和《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考核實施方案(2016年度)》,在垃圾分類和減量執法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有害垃圾
專用回收箱集中回收
●建立覆蓋全市的有效回收、處理渠道,在全市所有住宅小區(城中村)、機關及企事業單位以及各類公共場所,完善廢電池、廢燈管分類收集設施配置,進行全面回收。由專業公司的專業人員進行處理,最后實現再生產利用
大件垃圾
集中回收拆解再利用
●設置堆放點,市民將大件垃圾送到小區指定地點,再由片區環衛公司收集到堆放點,滿負荷時通知再生資源公司集中收運進行拆解分揀,最后進行資源化利用
●由市政清掃(清運)服務企業或廢舊家具處理企業收運廢舊家具,經適當拆解破碎后部分資源化利用,殘渣進入生活垃圾收運渠道轉運和處理
●目前,已經形成了廢舊家具運輸、拆解、處理一體化產業鏈
果蔬垃圾
就地處理綜合利用
●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實行生活垃圾就近就地處理,探索推行農批市場、農貿市場、大型商超等對果蔬菜皮就近就地處理和綜合利用
●已回到廠區的收運車將果蔬垃圾直接送進卸料倉,讓這些果蔬垃圾接受“破碎”處理
廢棄織物
專用回收箱回收利用
●在住宅小區(城中村)設置專用廢棄織物回收箱,引進集廢紡回收、清運、分解、纖維再造、成品加工于一體的企業,打造廢棄織物一體化產業鏈
●一些質地好的舊衣物整理、消毒,用于公益捐贈或出口落后國家
年花年桔
建立專項回收渠道
●由各區指定回收企業預約免費上門回收,將存活的花卉、完好的花盆及養殖土、造型支架等回收再利用,達到既便民服務又垃圾減量的效果
●在源頭減量方面,年桔年花及花盆包括土壤,通過分揀分類循環利用以后,基本上實現了零填埋,實現了全部的回收
餐廚垃圾
變廢為寶
●餐廚垃圾收運采用桶等車、直運方式,即餐廚垃圾產生后,由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用手機通知,在指定的時間到達指定地點清運
●建立餐廚垃圾中轉站,實行“產生單位-中轉站-處理廠”的收運模式
●統一收集后,加工生成沼氣、生物柴油和飼料蛋白粉
園林綠化垃圾
就地掩埋
●市屬市政公園對綠化垃圾進行就地粉碎,粉碎后的枝葉可作堆肥處理、直接鋪撒
●各街道依托轄區現有垃圾處理設施成立綠化垃圾回收利用中心,統一收集轄區綠化垃圾收運至回收利用中心破碎及堆肥處理,用于市政綠化養護
按照《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實施方案(2015-2020)》,通過六項舉措控制商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的垃圾產生量
實行生活垃圾就近就地處理
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實行生活垃圾就近就地處理。探索推行農批市場、農貿市場、大型商場超市等對果蔬菜皮垃圾進行就地就近處理和綜合利用
開展超薄塑料袋專項整治行動
引導市民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鼓勵重復使用耐用型購物袋,遏制“白色污染”
倡導餐飲企業開展反食品浪費行動
倡導各餐飲企業提醒顧客適量點餐,開展小份優惠菜單、光盤行動返券等促銷宣傳活動,減少消費環節餐廚垃圾量
開展“低碳節約型機關(企業)”創建活動
開展“低碳節約型機關(企業)”創建活動。繼續在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大力推行電子化辦文、紙張雙面使用、不用或少用一次性辦公用品,單位食堂倡導光盤行動,推廣使用帶濾網的餐廚垃圾收集裝置,減少餐廚垃圾含水量,2017年前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餐廚垃圾全部納入轄區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系統
案例點評
垃圾分類重在打通“最初一公里”
分類收集是發達國家生活垃圾處理系統的重要前端環節,但不同國家、同一國家的不同區域垃圾分類的方法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主要還是體現與后端的垃圾處理系統的協調配套。近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布《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2017年底前要制定出臺針對強制對象的垃圾強制分類辦法,到2020年底,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垃圾分類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規劃,協同推進,加快相關設施建設,確保前端分流處理與轉運、回收、利用、處置銜接匹配。其中,建立完善前端分流處理體系,打通“最初一公里”至關重要。在這方面,由于這一體系的缺失,很多分類垃圾連小區都出不了就已“團圓”,即使分門別類運輸,到了填埋場或焚燒爐,最終還是“一家親”。此次深圳市首創的七大資源類生活垃圾前端分流處理體系,讓各類生活垃圾在前端真正做到了分流處理,帶動垃圾分類的整個鏈條良性運轉。不僅如此,按照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考核實施方案(2016年度)》,深圳市還督促并統籌各區全面落實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的任務與要求,實現了從前端分流處理到整個過程的監管。各地要充分借鑒深圳經驗,探索差異化的垃圾分類模式。尤其是要以問題為導向,從前端分類處理入手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從源頭到處理的透明、完整系統。
省 市 速 遞
▲6月29日,江西省正式啟動首個縣市級生態補償試點。2016年至2018年為試點期,之后為持續實施期。試點期內,橫向補償資金額度為每年200萬元,其中婺源縣財政和樂平市財政各出資100萬元;省級獎補資金額度為每年300萬元,由江西省財政廳、省環保廳從省級環保專項資金中安排。
▲6月26日,成都和深圳市政府合作設立首個統一的政府投資基金——成都前海產業投資基金,該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構,母基金規模為400億元,疊加了深圳、成都兩地在跨境融資便利化政策和金融資源方面的優勢,是兩市深度金融合作的重要節點。▲河北省7月12日下發《關于落實“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的工作意見》強調,力爭今年12月底前省內各有關系統與法院實現“總對總”信息聯網,或與法院實現分級聯網,形成多部門、多行業、多領域、多手段聯合信用懲戒的工作常態。
▲ 近日,天津市在全國率先啟動養老床位責任險,覆蓋養老機構床位、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床位、養老機構社區延伸服務床位的省級綜合責任保險,加上現有的全民意外傷害附加保險、老年人意外傷害商業保險,已初步形成“三重保險保老人平安”的保險保障體系。
▲日前,江蘇省司法廳等部門聯合印發《公共法律服務“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建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多方參與、供給有效、運行規范、均等普惠、可持續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具體達到縣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成率90%。
開展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行動
限制過度包裝商品銷售
推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
推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探索建立本地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大中型銷售企業的廢棄產品回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