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祁縣縣委組織部 許宏珍
加強民主建設的一次生動實踐
□ 中共祁縣縣委組織部 許宏珍
2016年是市縣鄉集中換屆年。祁縣作為晉中市換屆工作試點縣,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站在從嚴治黨的高度,堅持“高”點定標統籌組織實施,“嚴”處用力創新機制方法,“實”字托底把握程序細節,以堅決態度、果斷措施、精準力道扎實推進縣鄉換屆,努力通過換屆選出一批好干部,配強一個好班子,凝聚起改革發展強大正能量。
加強黨對換屆工作的領導,是黨實現政治領導的重要體現,也是黨要管黨、黨管干部的必然要求。祁縣始終堅持縣委的統一領導,注重壓實責任,明確要求,確保各級黨委和有關部門有責任,有擔當。
明確責任分工。從縣到鄉都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換屆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具體工作機構,組建了換屆風氣督查組,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全過程。堅持層層壓實責任,縣四大班子領導帶頭學習有關政策法規,組織召開鄉鎮換屆選舉工作培訓會議,明確縣委、各鄉鎮黨委、各個選區黨支部都要承擔主體責任,書記承擔第一責任人責任,層層傳導壓力。明確黨委、黨委書記、紀檢機關、組織部門及人大、政府、政協黨組和統戰部門等相關單位“五個責任主體”的責任,確保各級黨委和有關部門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把握責任要求。制定通過《關于召開鄉鎮黨代會有關工作的安排意見》,對黨代表名額的確定、代表的構成、代表的人選作出明確規定和要求,嚴把名額分配關、代表質量關和選舉紀律關,嚴禁“十種情形”人員成為代表候選人推薦人選。人大代表選舉明確推薦提名“四不準”:不準將人大代表職務作為榮譽進行分配;不準將推薦提名為人大代表作為招商引資的條件;不準簡單地以資產規模、納稅情況、社會知名度等代替人選標準;不準在人選推薦提名上搞利益交換。在協商、提名、推薦新一屆政協委員的過程中,堅持嚴把程序關、政治關、配比關、責任關“四關”,結合產業發展實際,注重玻璃器皿、碳素、酒類飲品等主導產業的代表人士等,使新一屆政協委員更具有代表性。城趙鎮黨委還將“三件實事”辦理情況作為考量村“兩委”干部能否做縣鄉代表的重要標尺。
建立責任機制。建立換屆工作責任制,縣委書記、鄉鎮黨委書記把換屆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深入一線抓好工作落實。建立領導包聯機制,縣四大班子領導全部深入到所聯系的鄉鎮和農村指導工作,宣講政策、法律、紀律。建立督查工作責任制,成立4個鄉鎮換屆風氣督查組,確定縣人大、政協、紀委、宣傳、統戰等機關(部門)和各鄉鎮換屆風氣督查工作聯系人,對鄉鎮換屆工作進行跟蹤督查。建立部門聯審制度,在人事安排和代表推選中,由組織、紀檢、綜治、計生等14部門進行聯合審查,確?!笆N情形”人員不得提名或繼續提名。建立責任倒查和追究機制,堅持誰提名誰負責、誰考察誰負責、誰審查誰負責、防止以個人推薦代替組織推薦和在人選推薦提名上搞利益交換,避免把不符合條件的人員列為推薦人選。
選人用人是換屆的核心和關鍵。祁縣縣委在提前摸底,準確掌握鄉鎮領導班子結構、鄉鎮干部思想動態、“三類人員”情況的基礎上,堅持嚴格程序、充分民主,通盤考慮、人崗相適,提出注重工作的延續性,擇優配備非黨干部和鄉鎮一線干部,充分發揚民主等11項原則,精準選人用人,確保選優配強。
樹立鮮明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旗幟鮮明地樹立“重德廉、重基層、重一線、重實績、重民意”的用人導向,圍繞“十三五”規劃、重點工程和項目建設,按照“三個一線”“三件實事”標準選班子建隊伍。注重工作的連續性,遵循干部成長規律,在鄉鎮換屆人事安排中,優先考慮有鄉鎮(城區、經濟開發區)工作經歷的干部,在年齡、性格、工作經歷與能力等方面對班子進行有序搭配。此次87名換屆提名人選中具有鄉鎮工作經歷的干部有76名,占比87.4%;33名新提名進鄉鎮領導班子人選中有24名從鄉鎮干部中選拔,占比72.7%;調整提拔的48名干部中,有“一線干部”38名,占比79.2%。
拓寬選人用人視野。按照中央要求,加大從表現突出、善于做群眾工作的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優秀村干部、大學生村官“三類人員”中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力度,嚴格標準程序,共選拔9名鄉鎮事業編制人員、2名優秀村干部、6名大學生村官進入鄉鎮領導班子,進一步優化鄉鎮領導班子結構,激發了“三類”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能動性。擇優配備非黨干部,新提名的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人選共有黨外干部4名,配備黨外鄉鎮長1名,實現黨外干部擔任鄉鎮長“零”的突破。加大婦女干部選拔使用力度,新提名的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人選,共有婦女干部18名,比上屆增加10名,平均每個鄉鎮配備婦女干部2名;配備女鄉鎮黨政正職2名。注重年輕干部選拔使用,新提名的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人選中,37歲以下干部65名,占比74.7%,比上一屆增加38名。
提高選人用人質量。嚴格選用程序,鄉鎮換屆提名人選的產生,先后通過五人小組醞釀、民主推薦、五人小組確定考察對象、一票否決、“六查”、考察公示、考察、縣委常委會議討論決定等程序,全程差額,縣紀委全程監督,縣換屆風氣督查小組全程跟蹤督查。擴大民主監督,堅持推薦職位、提名條件、推薦程序、考察組成員、舉報方式“五公開”,將重點考察對象的情況及時公示,把換屆全程置于群眾監督之下。嚴把選用標準,對擬提拔干部,嚴格進行“六查”甄別,對5名“六查”不過關的干部不予提名。明確對縣直單位負責人任現職滿兩屆的必須調整,優先消化超職數配備干部,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力。通過換屆,鄉鎮領導班子形成了老中青梯次配備、“三類人員”適當比例、注重黨外干部培養的合理結構,鄉鎮領導班子建設得到加強。
“換屆風氣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態的‘晴雨表’,直接關系著換屆工作成敗”。祁縣縣委始終堅持挺紀在前,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嚴格進行監督檢查,營造和發展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確保換屆自始至終健康順利地進行。
強化教育引導??h四套班子領導帶頭學習有關紀律要求,縣委中心組多次組織學習,縣委常委會第一時間專題學習“一片一書”。組織召開鄉鎮換屆選舉工作培訓會議,舉辦換屆風氣督查工作專題培訓,針對換屆選舉工作流程、法律法規、方法步驟、督查內容等進行專題培訓。向全縣各單位印發《關于加強換屆風氣監督的通知》,組織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全部簽訂《嚴格遵守換屆紀律承諾書》,農村兩委主干也全部簽署了《承諾書》??h委書記與每名鄉鎮黨委書記、組織部長與每名鄉鎮班子成員進行了一對一談心談話,切實了解鄉鎮干部意愿,教育引導鄉鎮干部正確對待個人進退留轉。舉行科級干部任前廉政暨嚴肅換屆紀律集體談話,要求進一步落實責任,確保換屆紀律要求落到實處。
強化宣傳發動。縣鄉村三級層層動員部署,逐級開展談心談話,縣委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簡報等媒體,各鄉鎮通過會議、標語、橫幅、黑板報、宣傳欄、廣播等形式,廣泛開展換屆選舉政策法規和紀律規定跟蹤宣傳,使換屆政策紀律進村莊進社區。印制《換屆紀律提醒卡》3000余份發至全縣干部和農村兩委干部,向各鄉鎮發放“一片一書”,切實將中央“九個嚴禁、九個一律”和晉中市“三個一律”換屆紀律及時宣傳到位。制訂《祁縣縣鄉換屆輿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加強換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掌握輿情主動權,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強化監督檢查。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縣紀委、縣委組織部設立舉報電話,專人負責,及時受理干部群眾反映的違反換屆紀律問題。各鄉鎮張貼換屆風氣舉報海報,公布換屆紀律和舉報電話,對換屆風氣實施嚴格把控、全程監督。縣委換屆風氣督查組進駐各鄉鎮,發布督查公告,公布舉報電話,對各鄉鎮進行有針對性的“五個查驗”,尤其是開展談心談話、簽訂書面承諾、用好“一片一書”等情況,確保換屆監督精準發力。出臺《關于對違反換屆紀律問題快查快結的實施方案》,對存在信訪舉報問題的干部,組織專門力量集中時間、精力快查快核,及時作出了結論性意見,避免核查不及時影響干部使用。出臺《關于做好縣鄉換屆選舉安全保衛工作的實施方案》,依法查處和打擊干擾破壞換屆選舉的違法犯罪行為,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全力維護換屆選舉工作秩序,確保全縣社會穩定。
(責編:張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