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試點扶貧資金股權化改革
繼四川、貴州、湖南等省較早前推進財政支農資金股權化改革后,今年以來,重慶市出臺政策,全面推進財政專項扶貧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試點,通過扶貧資金配股入社,建立貧困人口產業發展利益聯結機制,以分紅的方式確保貧困戶始終有收益。
目前,重慶市已在武隆、黔江、萬州等8個區縣選定29個項目進行扶貧資金股權化改革試點,規劃投資1.8億元,預計將帶動1.5萬戶貧困戶穩定增收。
扶貧資金股權化改革試點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精準扶貧的步伐。如南川區河圖鄉長坪村就將26戶貧困戶的扶貧資金入股到村里的畔園獼猴桃專業合作社,每股100元,每戶40股,貧困戶就變成了股東,畔園獼猴桃專業合作社也獲得了10.4萬元的周轉資金,皆大歡喜。該社有500畝獼猴桃種植基地,預計產量達20噸,這樣每年年底貧困戶戶均可按股分紅約2700元,增加了收入。扶貧資金股權化,其作用正是把細碎、分散、沉睡的各種資源要素轉化為資產,整合到優勢產業上,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扶貧資金股權化改革試點增強了農村產業的“造血”功能,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通過把細碎、分散的扶貧資金集中到適宜于扶貧資金股權化的項目,不僅能保證眾多貧困戶穩定增收,同時也能推進貧困區縣產業結構調整,支持全市重點農業產業鏈向貧困區縣及其貧困村、貧困戶延伸,帶動了鄉村旅游、蔬菜大棚、大型農資農具、倉儲冷鏈物流設施、農副土特產品加工生產設施等重點項目的發展。如武隆巷口鎮扶貧資金注入當地電子商務扶貧項目,輻射帶動7個村的村集體和建卡貧困戶按照6%的年收益率和4∶1∶5的比例進行收益分配,惠及貧困戶641戶2200人。從各區縣先行探索情況看,基本達到了“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目的,這種有益的探索,可謂是“一箭雙雕”式改革,體現出了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敢于開拓進取的創新思路。
接下來,重慶將在更大范圍整合配置資源,建立和完善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為牽引,行業部門、金融信貸、東西協作、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扶貧資金股權化等靈活多樣的扶貧投入機制,確保脫貧攻堅任務2017年基本完成、2018年全面“掃尾”目標的按時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