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喜縣:“四個轉變”做好案件審理工作
聞喜縣紀委監察局按照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要求,創新改進案件審理工作方式方法,實施“四個轉變”,力保案件審理的質量和效率。截至7月底,該縣審結案件39案,給予57人黨政紀處分,運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13件,對審理報告、處分決定等文書制作均按照新格式進行了規范。一是由以往的重點審理涉嫌違法犯罪問題向聚焦違紀問題的審理轉變。針對“四種形態”下輕處分將成為大多數的新常態,積極探索輕處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的審理工作機制。對違反黨紀政紀尚未違法的,突出快字,及時處理,做到紀法分開;對違紀又違法的,凡是達到司法機關立案標準的,及時移交。二是由習慣于用法律的尺子向用紀律的尺子衡量違紀行為轉變。樹立紀律審查首先是審查違紀行為的理念,改變過去所有涉案問題“一把抓”的習慣,將主要違紀問題對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六大紀律”條規進行審理,不糾纏于細枝末節。同時,更加注重審透定準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違紀行為,實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要求。三是由習慣于用法律術語向用紀律術語表述違紀行為轉變。著力體現紀律特色的術語表述,按“六大紀律”對違紀行為進行分類和表述,將違紀問題與涉嫌違法犯罪問題分開表述,從慣用“法言法語”轉向“紀言紀語”,形成“輕微-較重-嚴重”三段式的立體化執紀審理格局,倒逼紀律審查各個環節“紀挺法前”,切實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四是由注重定性分析向注重綜合分析轉變。在審理中規范“四種形態”的具體適用條件,規范執紀標準和尺度,準確把握定性處理與違紀數額、違紀后果、社會影響、對待組織審查態度等情節的相互關系,確保定性準確、處理恰當。
(鄭國強)
(責編:郭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