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川
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初探
張九川
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中國共產黨執政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人民民主的實踐與實現過程。黨的執政理念是黨執政理論體系的核心和出發點,在黨的執政理論體系中具有統領全局的地位和作用。執政理念的認識特性決定了其自身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深化和升華。文章圍繞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豐富蘊涵、歷史考察及現實啟示展開了初步探討。
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與時俱進
準確把握執政理念的科學含義是研究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邏輯起點和理論基礎。要深刻認識和整體把握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就必須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執政理念以及執政理念的基本特點。
(一)執政理念的概念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是圍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來開展和延伸。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一直探討為誰執政,如何執政,并結合中國國情,形成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執政思想,從而引導中共執政文化的持續健康發展。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體系凝結了全體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與心血,是不斷發展的、開放包容的理論體系。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體現了執政價值與執政方式的統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
(二)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主要特征
執政理念是執政規律的客觀反映,它貫穿于執政黨的執政實踐之中,并成為執政黨及其成員的行動準則。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是在順應社會發展與時代變幻要求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如下特征:
1、務實為民性。長期以來,我們黨都一直貫徹“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堅持從人民群眾出發,從小事做起,深入人民群眾,為人民辦事。因此,務實性為民是我黨執政理念的一大特點。
2、開放包容性。執政理念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黨長期以來一直借鑒國內外的執政經驗并吸收適合我國國情的執政理念,形成了一套適合我國政治經濟綜合穩步上漲的執政方針。
3、前瞻性。現時期要保持國家個方位綜合持續上漲還要求執政理念需要擁有很強的前瞻性。通過長時期我國發展狀況證明,黨的執政理念能夠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的中引領我國各方面持續增長。
縱觀中國共產黨歷史,由于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其執政理念進行了相應的轉化,展現出自身的發展軌跡。通過考察不同背景下不同側重的執政理念,審視不同執政理念下社會發展所呈現出的不同狀態,做到及時調整和轉化,實現與時俱進,以最大化推動現實社會的最優化發展。
建國以后逐漸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領導集體也是一代領導集體,他們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意識到人民群眾是一個國家穩定、發展的根基所在,也是中國革命的力量源泉。因此在之后的發展中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要求黨的執政理念要建立的人民群眾的基礎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和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之后隨著時代的進步和黨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鄧小平理念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通過長期引來當的發展經驗教訓和國情需要,摒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理念,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方針,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新執政理念,這一理念的提出為黨的發展和中國社會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并引導其健康穩步的發展。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和新任務,我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立足黨情國情逐步形成了第三個執政理念,即社會和諧的執政理念。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一個重要目標鮮明地提到全黨全社會面前,提出要“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這些新理念的提出是對黨的前幾代領導集體智慧結晶的繼承和發展,為全黨全國共同推動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標明了航向。
思路決定出路。對于執政黨來說,執政理念決定著執政走向。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執政之路的縱向考察,其中執政理念的變遷為共產黨執政理念的現代化轉型提供經驗指導。
(一)執政理念必須做到與時俱進
社會主義發展史證明,當今社會主義國家要想在國際社會中具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必須迎而時代課題,集中民眾的智慧,確立科學性和價值性相統一的執政理念。我們國家之所以能經受住種種考驗而依然飄揚著社會主義的旗幟,依然屹立在世界的舞臺,究其原因,離不開執政理念的與時俱進式轉變。從最初對意識形態的強調轉向對發展績效的關注,再到對法治規范、生態績效的重視,有效地完成時代、社會以及政黨所提出的新要求,成功確保了黨的先進性,引領我國在社會主義的航道上不斷前行。
(二)執政理念必須固守為民服務的品質
人民作為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決定了來自于人民并代表人民利益的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堅定自己的執政宗旨—為民服務。為了獲得執政的合法性,我們黨“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心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有效地協調人民內部不同群體的利益,防止兩極分化,才能突破各種挑戰而立于不敗之地。
(三)執政理念的落實必須實現能力的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現時代,之所以能實現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著“現代化之夢,社會主義之夢,民族復興之夢”。究其原因在于執政能力的現代化。能力強,社會發展則有切實的引導力;能力弱,社會則紊亂無力。
[1]習近平.《中國共產黨90年來指導思想和基本理論的與時俱進及歷史啟示—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黨建研討會上的講話》.《黨建研究》,2011年,第7期.
[2]張立昌.《豐富和發展執政理論是緊迫的時代課題》.《人民日報》,2004年, 第11期.
張九川(1990,8—),男,漢,籍貫:河南,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中共黨史專業社會心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