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江蘇 楊凱歌
蘇宿工業園區管委會 223800
淺談如何更大力度發揮網絡問政的議程設置機制作用
——結合宿遷政府網絡問政
黃江蘇 楊凱歌
蘇宿工業園區管委會 223800
本文受江蘇省宿遷市地方政府網絡問政工作的啟發,結合議程設置理論,簡要論述了宿遷網絡問政的背景、互聯網背景下的議程設置特點以及網絡問政影響議程設置的模式,同時在理論層面探索了如何更大力度發揮網絡問政的議程設置機制作用。
網絡問政;議程設置;機制作用
計算機的發明與問世,為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互聯網技術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開始逐步對公共生活產生影響,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媒體出現,公眾在政治生活中的角色發生了深刻變化。新的環境與條件,使公眾大規模參與政治生活成為可能,互聯網也為政府實施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網絡問政便是政府治理的“互聯網+”產物。
網絡問政是指公眾以網民的身份通過互聯網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借助BBS論壇等平臺對本地經濟社會問題的討論,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行為實施的監督和建議,對社會不良行為的曝光等。網絡問政體現了公眾參與公共生活的主人翁精神。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宿遷市已形成了以市12345、鼎鼎有民論壇為主體的網絡問政平臺,并實現市12345、12315、12369等熱線電話并網融合,為全市市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問政方式。僅12345平臺日均問政數量就達1000余條。網友通過問政解決自身訴求的同時,也借助網絡問政的平臺,通過議程設置的機制,影響著政府治理和決策。
1968年,美國傳播學者麥克姆斯和肖提出了議程設置理論。議程設置理論認為,人們對某些議題的關注程度,主要來源于這些議題的報道程度。同理,政府對某項公共事務的關注程度,主要來源于這些公共事務的報道和關注程度。在以往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時,議程設置的主導者是政府自身,政府在制定與公眾息息相關的政策時,也會通過召開聽證會等方式,征求公眾意見。但即便這樣,公眾對比政府,仍然處于弱勢角色。產生這樣現象的原因,在于公眾缺少參與政治的途徑,而互聯網的出現,為公眾發聲提供了條件,公眾由過去的參與冷漠變為如今參與熱情的空前高漲。互聯網背景下的議程設置有些鮮明的時代特點:首先,設置議程的主體有改變。公眾通過電腦、手機等先進傳播工具與媒介成為信息傳播的主導者。議程設置的主體從官方轉變為民間,從傳統媒體轉變為網民,從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遞方式轉變為自下而上。其次,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互聯網環境下,政府控制的傳統媒體主導輿論的能力下降,公眾的參與使任何信息都可以成為議題,議題更加多元、豐富。第三,迅速曝露公眾意見和真實信息。公眾對于事件的討論,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抽絲剝繭,逐步揭示真相,公共透明度更加提升。
在新媒體的輿論環境下,政府作為“把關人”的效應已經弱化,公眾與政府可以共享同一個信息源。隨著社會民主化進程的推進,政府也更加重視政民的互動與交流,公眾議程對政策設置形成影響,網絡問政成為實現這種影響的渠道之一。
一是公眾通過網絡問政對議程進行設定。公眾在問政平臺上圍繞某一類事件開展密集討論、投訴,形成一定的影響力,被討論的事件隨之進入政府視野,政府相關部門著手研究處理,提上議事日程。以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廢舊物資加工行業改造為例,最初是由耿車鎮鄰近小區居民通過網絡問政平臺密集反映空氣異味問題,在互聯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為政府議程設置提供了關注點,繼而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并下決心對耿車廢舊物資加工行業開展綜合整治,“徹底禁、禁徹底”,還市民以健康無污染的空氣。二是公眾通過網絡問政對議程進行補充。公眾的積極參與可以進一步補充原有議程。宿遷市恒大綠洲小區居民在反映該小區地下停車位租賃費較高時,通過小區居民的積極參與,小區物業管理等其他問題一并受到了政府部門的關注,該小區物業管理中產生的問題得到了更全面的研究和根本解決。三是公眾通過網絡問政對議程進行修正。以蘇宿工業園區為例,該工業園區商住區的開發建設一直是園區管委會推進的重點工作,有序推進商住區各項生活配套設施的建設。已入住的小區居民通過網絡問政反映了該地區生活購物不方便的問題,要求盡快配套建設大型超市、菜市場等訴求。為盡快完善居民需求,園區管委會加大招商力度,加速工作進程,提前完成了超市招商、菜場市場建設。
(一)將網絡問政工作擺到政府工作更重要位置。切實將網絡問政“制度化”,進一步完善對網絡問政工作的政策支持。網絡問政管理部門定期將問政平臺上公眾關注的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問題進行整理收集,提交政府或相關部門專題研究、決策。
(二)繼續完善網絡發言人制度。在網絡問政中,同樣需要網絡發言人,他們是新聞發言人的網絡化,是政府與公眾之間在互聯網上的連接者,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目前,網絡發言人重在網絡問政的答復,但主動公開和民意收集的功能仍然缺失。網絡發言人要進一步下沉,主動收集議題,為議程設置提供信息源。
(三)進一步明確網絡問政的界限。網絡問政對政府決策議程的建構有利于整合利益需求,優化配置公共政策資源,提高政府決策能力。但是,由于現階段,公民素養的缺失,法律的不完善,導致網民在網絡問政中提出的各類訴求、問題無從處理。一是網民在問政過程中主觀感情色彩濃重,帶有隨意性,議程設置容易走向偽議程。二是法律缺失、監管空白、部門職責不清導致問政事項無從受理,議程設置失敗。三是公共事件與私人事件界限模糊。有網民將私人矛盾糾紛也發到問政平臺上,要求政府給予關注、受理。因此,網絡問政管理部門對問政事項要進行必要的篩選,去偽存真,明確公私邊界,完善論壇發言規定,引導公眾理性參與。
(四)有序引導網民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目前,很多網絡問政平臺的主要功能還是停留在網民個人利益的解決,起著網絡虛擬空間“信訪局”的作用,而很少能成為公共事務、公共利益討論交流的平臺。要進一步利用網絡論壇的聚合作用,逐步改變當前網民的散點型分布結構,善于發揮“意見領袖”作用,引導網民參與公共事務討論,使個人利益訴求轉化為公眾意見。
黃江蘇,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本科;
楊凱歌,浙江財經大學行政管理研究生,現均為宿遷市蘇宿工業園區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