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胡曼荻(發自美國費城)
從畢業舞會談美國教育
文_胡曼荻(發自美國費城)
期末考試的壓力,并沒有讓留學生斌斌感到難熬,他反而期待學期結束的日子,屆時就可體驗美國的畢業舞會。邀請舞伴,對他來說為挑戰,生平第一次,臉都漲紅了,鼓足勇氣請求心儀已久的同年級白人女孩瑪莉做他的舞伴,沒想到瑪莉輕易答應了。這讓其又驚又喜,問了瑪莉舞會禮裙的顏色,然后精心為自己挑選同色系的領結,他已迫不及待,準備迎接這場高中畢業舞會。
斌斌已被一所不錯的美國大學錄取,來自河南的他,高中就被父母送出來留學美國,讓他上大學之路變得容易,不再受河南考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困境,不再為即使考了高分也無法進入名牌高等學府的窘狀而難過。如果在國內,他肯定無閑情來籌劃畢業舞會之事,或許正為高考忙得焦頭爛額且不堪重負。
美國的教育,的確有其獨到之處。教育系統主要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基礎教育的經費來自地方政府地產稅收,孩子們從學前班一直到十二年級,一共十三年,都可享受免費義務教育。公立大學要收費,但對本州居民高度保護和優惠,家境不太好的學生,可以申請地方和聯邦政府提供的各種助學金、貸款和各種獎學金,即使父母無法提供任何教育款,學生基本也可順利念完大學,不用為學費發愁。在美國,如果一個貧窮家庭的學生希望通過讀書改變人生,只要刻苦努力,學業出眾,有特殊才華,是無需擔心學費問題的。一旦被哈佛錄取,如果家境不佳,可以全免學費。反而是家境優越的學生,如果父母收入超過一定數額,要按照父母的高收入按比例來支付學費,這便是美國教育的劫富濟貧。
孩子們到了上學的年齡,如果沒有去上學,家長會被社工調查,要出具證明孩子通過家庭學?;蛟诰€教育已完成基礎課業教育,否則,家長就會遇到麻煩,甚至會被相關部門追查起訴。很多位于貧困學區的學校,都會提供免費午餐,以確保正在長身體的學生不會因為吃不飽飯而影響發育,所有的書本和文具都是免費的,學生要做到的就是每天按時上下學,享受免費教育時光。很多位于好學區的公立學校,都會給學生發免費電腦,學校建筑堂皇,設備齊全,不亞于大學的裝備。
公立學校大部分入學都無需考試,只有在不好學區的個別名校,為了保證生源質量,才會有入學考試。鄭先生一家,剛通過投資移民局獲取美國綠卡,移民到美國。他們登陸美國一個月,開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看了幾十所學校,其中仔細查看紐約、費城和波士頓附近多所知名公立高中。他們來自深圳,習慣了溫暖的環境,又覺得香港直飛洛杉磯時間很短,來往中美方便,最后選擇了一所加州高中名校。
他們很疑惑地問:真的沒有戶口的限制,就可以上這所有名的高中嗎?拜訪了教務處,不用送禮,鄭先生就吃了定心丸。入學總管明確告知;只要他能出具證明在該學區居住,不管是租房還是購房,拿著水電費單據,兩個孩子就可以入學了,無需考試。學校還給了另外一個選擇,如果他們不住在該學區,孩子足夠優秀,能夠通過學生測試,他們也愿意收。鄭先生趕緊表示:他們會在該學區買一棟公寓,兩個孩子學習一般,只要他們能近朱者赤,感受名校氣氛,有點動力,他就滿足了。
不過,美國教育也沒有絕對的公平,如果上公立小學初高中,必須要有美國合法的居留權,外國人不可享受此福利。如斌斌來自中國,雖免去河南高考壓力,父母卻要為他在美國讀私立高中支付不菲的費用。想在美國留學上高中,一定要就讀私立高中才可以獲取合法的留學身份。
私立基礎教育,對美國人來講是選擇,一般家長經濟寬松,又對孩子期望值很高的,也會為孩子選擇私校。私校因無政府資助,靠自主經費、學費和校友捐贈維持,自然要注重教育質量才可順利維持下去,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孩子,也便有了起跑線不平等。相對來說,私校的孩子,入好的大學機會多些,但是就讀知名公校的孩子學業出眾進入藤校的也比比皆是。或許中國家長都注重孩子未來能上藤校,而忽略美國教育快樂人文教育的準則,畢業舞會,對于美國高中生來說已司空見慣,對斌斌來說,便是新鮮的人生體驗了。
(作者系美籍華裔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