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知識產權市場離不開基金的力量
一項技術從研發到大規模生產,伴隨著知識產權申請、維持、轉化運用全過程,在此期間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一些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由于沒有土地等固定資產,很難籌集到資金。北京市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0.4件,位居全國首位。如何讓發明專利優勢轉化為生產力?日前,一支由中央和北京市財政共同出資發起設立的基金——北京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為全市創新發展贏得戰略空間。
該基金計劃規模10億元人民幣,首期4億元于日前啟動并認購完畢。未來,該基金將投資于現有的核心知識產權和未來5年至7年具有行業前景與技術趨勢的前沿技術,包括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無形資產,以及擁有這些技術且以知識產權為核心資產的新興創新企業等。
該基金的目標是實現各方資本共贏,將通過“購買+培育”、“申請+運營”等模式,激活發明專利市場,帶動更多的創新,同時也給投資者帶來回報。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預期年平均收益率20%以上,10年收益率不低于200%。其中基金首期規模4億元,10年收益不低于8億元人民幣。
另悉,作為財政部、國家產權局確定的10只知識產權運營基金之一,四川省知識產權運營基金也于近期注冊成立。基金總規模7億元,主要采取直接投資的股權投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