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興祝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 山東青島 266580
文化創意產業對比研究及啟示
菅興祝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 山東青島 266580
目前,許多國家都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戰略支柱產業,自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迅速崛起。各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其大力發展,并且擁有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發展經驗。本文通過總結英國、美國、法國三個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經驗,得出幾點啟示,以期能夠為促進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借鑒。
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制定;發展策略
文化創意產業是指在產業經濟帶動下,文化、創意和商業緊密結合,以文化為基礎,以創意為核心,以高科技手段為支撐,以知識產權的交易為特征,能夠滲透到各個產業和部門的具有創造財富和增加就業潛力的一種新興業態。
創意產業這個概念的出現有著大的歷史背景:歐美發達國家完成了工業化,開始向服務業、高附加值的制造業轉變。上世紀60年代,歐美出現了大規模的社會運動,亞文化、流行文化、新思潮等風起云涌,這對傳統的工業社會結構有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人們更重視差異,反對主流文化,張揚個性的解放,社會文化更加多元化,形成了有利于發揮個人創造力的氛圍。上世紀80年代以后的經濟政策則更加鼓勵企業和個人要創新,鼓勵自由競爭,這樣也刺激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文化創意產業在全球迅速崛起。它是信息時代知識經濟的產物,是文化產業發展到“創意”時代必然產生的一種新型業態。它獨特的產業特征,對于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的增長、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城市競爭力的增強以及就業機會的增加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已經發展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競爭力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
(一)英國:調整產業結構,積極采取措施推動文化創意創意產業發展
英國政府是最早明確提出“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的國家,其創意產業發展歷程具有典型的特征。英國曾經是“世界工廠”,后來失去了制造業大國的地位。1997年5月,英國政府為解決就業問題,首相布萊爾新上任后不久,就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振興英國經濟的著力點。
英國政府積極采取措施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這些措施主要包括: 逐步建立完整的創意產業財務支持系統,其中包括獎勵投資、成立風險基金、提供貸款及區域財務論壇等作為對創意產業的財政支持與引導;在組織管理、人才培養、資金支持等有關方面逐步加強機制建設;對文化產品的研發制作、營銷宣傳、出口貿易等實施系統性扶持。經過幾年的發展,從1997年至2014年這不到20年的時間,英國就已培育了15萬多家創意企業,與創意產業相關的從業人員數量占英國就業人口的一半。著力發展創意產業已成為英國拉動經濟增長、降低失業率的有效舉措。此外,以倫敦為代表的幾大城市包括利物浦、曼徹斯特、愛丁堡等逐漸發展成為全球“創意城市”的典型。創意產業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和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截至2014年,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了英國就業人口最多的產業,其產值僅次于金融服務業,成為英國經濟第二大產業。
(二)法國文化創意產業——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法國被稱作藝術的天堂,文化和藝術是法國經濟與人民生活的主軸。對于文化,法國與美國采取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其在文化發展上不推崇市場機制。法國于1959年1月8日成立文化部,統一管轄文化及藝術領域之相關事務,文化部在政府的優勢地位解決了文藝界先前的問題,龐大而細致的機構設置涵蓋了文化產業的任一角落。法國文化部在1959年設有文學藝術司音樂表演處、教育處、文學處、博物館司、建筑局,并接管來自教育部的文獻局和工業部的國家電影中心;1961年增設戲劇、音樂和文化活動司;1962年增設藝術創作處;1964年增設古代文物遺產處和國立現代藝術中心。法國文化部將藝術家納入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鼓勵藝術從業者在國外舉辦法國藝術活動、將國家文藝或當代藝術的推廣視作與經濟發展、國家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法國各地方政府即擁有相當的文化自主權,區域性文化發展與中央政府的政策并不抵觸,而是形成一種互助合作的關系,這成為法國文化體系的特色。在大區政府、省政府與市政府等地方政府中,對法國文化支出最高的就是市政府。法國的文化政策不僅僅與國家干預有關:一方面,法國文化部向來積極支持地方發展,另一方面,各城市的地方機關在文化事務上被賦予的職責也日益增加,各地發展出自己的文化政策。地方機關在文化政策上的參與程度與決策權越來越大。這些政策與都市發展、地方經濟發展策略、打造魅力區域之新形象等等之間具有密切關系。這些文化政策有三個主軸,創新文化活動、傳統文化設施的翻新以及專為發展創意產業推出的文化設施與策略。
目前,英、法等許多發達國家都紛紛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戰略產業和支柱產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其大力發展,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發展經驗,各文化創意產業發達國家前車之鑒,總結其中幾點經驗:
(一)政策工具的合理應用,積極營造適宜的外部環境
國外實踐經驗表明,文化創意產業之所以能夠得以迅速發展并形成巨大的產業規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國政府首先在觀念上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并且結合本國國情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合理定位,進而通過各種政策的合理運用對其加以積極扶持和精心培育。
(二)文化創意產品的輸出,創意人才的培養與引入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不僅對于國家的經濟增長具有推動作用,而且對于弘揚國家歷史文化、擴大本國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提高本國的國際競爭力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因此,近些年來,各個國家都在積極地鼓勵和支持本國文化創意產品的出口。文化創意產業特別強調個人創意的發揮,那么只有擁有大量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才能保證文化創意企業的良性發展,它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繁榮的根本保證。因此,各國政府在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上都非常重視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除了以上幾點政策經驗外,國外這些政府在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的其他配套政策措施也非常健全,比如各國政府還提供了強大的公共服務支持、健全的法律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