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倫
北京聯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北京 100101
試析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執政理念
楊 倫
北京聯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北京 100101
21世紀初,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將“以人為本”確立為執政理念,這是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所確立的“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進一步延展。從“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到“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的人民立場,同時也反映出其執政水平和能力的不斷提高。
為人民服務;以人為本;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和唯一宗旨,“為人民服務”中的“人民”概念,是從以下兩個角度上使用的。
首先,“人民”概念與“敵人”、“反動派”、“反動分子”等概念對立使用。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在這方面有過諸多論述,如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講:“人民靠我們去組織,中國的反動分子,靠我們組織起人民去把他打到。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跑掉”,①即便是在中國共產黨奪得政權,成為執政黨之后,毛澤東依然從“人民”和“敵人”這對范疇的對立意義上強調了人民的作用和力量:“我們的力量是誰給的?是工人階級給的,是貧下中農給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廣大勞動群眾給的。我們代表了無產階級,代表了人民群眾,打倒了人民的敵人,人民就擁護我們。共產黨基本的一條,就是直接依靠廣大革命人民群眾”。②
其次,“人民”概念與“領袖”、“英雄”“領導人”等概念對應使用。
1945年,在中共七大的《論聯合政府》政治報告中,毛澤東代表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動力”這樣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新中國建立后的和平建設時期,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其他領導人從黨和政府執政過程和結果出發,繼續強調了人民的基礎和決定性作用。習近平同志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大會上再次重申了這樣的觀點:“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在這樣的情境下,“人民”也常常與“民眾”、“人民群眾”等概念通用起來。
人民與公民,或者說“人民”與“人”,在內涵和外延上有著諸多不同:(1)人民主要的是政治層面的概念,而公民則是一個法律層面概念;(2)公民的外延大、范圍廣,不僅包含本國人民,而且也包括擁有本國國籍的“敵人”和“敵對分子”在內,甚至罪犯等;(3)公民的構成相對穩定,而人民的構成往往會隨政治形勢變化而有所變化。比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的范圍就有所不同。作為常態國家的治理者執政者,構成國家的基礎是一個個公民,公民才是執政者面對的普遍對象。“為人民服務”宗旨雖反映執政黨的性質,體現其階級基礎,但“人民”與“公民”畢竟不是同一個層面的概念,“人民”不等于“公民”,至少“人民”的外延不能囊括所有社會成員,這就決定了需要將“為人民服務”黨的宗旨化作國家執政層面的具體理念。正因如此,2003年,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中國共產黨正式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作為國家運行過程中的基本依循。
(一)“以人為本”是“為人民服務”宗旨下的執政理念。
“以人為本”強調的是“人”。這里的人,指的是每一個社會成員,即一個個公民。誠然,今天的“人”仍可劃分為不同的階級、階層,歸屬于不同群體。黨的十六大報告就指出,除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力量外,六個新興的階層。無論屬于是哪個階級階層,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個公民,首先擁有憲法所賦予的相同的權利和義務。
“以人為本”反映出的恰恰是一種憲法前提下的執政思路。“以人為本”執政理念與黨的“為人民服務”宗旨并不矛盾,以人為本中的“人”的主體無疑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三個代表”中的“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已經明示)。
(二)“以人為本”是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有效實現方式
“為人民服務”中的“服務”是表達共產黨無自己的特殊利益,是為最廣大的勞動者階級服務。但如何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歷史環境和主題,服務的內容和形式就會有所不同。“以人為本”執政理念,正是總結了建國后那段過于注重階級斗爭、階級本位,忽略了所有社會成員所共有的基本的權利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所形成和提出的。所以“以人為本”把“服務”的宗旨具體化了。
總之,“為人民服務”與“以人為本”不是矛盾,是一致的。“為人民服務”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更是從黨的性質、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角度出發,是宏觀和永恒的。“以人為本”則是從執政黨治國理政的角度出發,是在執政過程中貫徹“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執政理念。這種“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適合常態執政條件下貫徹落實執政黨宗旨的有效的現實運用和具體操作。
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已經95周年,作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政黨。從黨的“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確立到“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提出,可以得出下述認知:
(一)未忘初心,中國共產黨初衷未變。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最顯著標志之一就是其人民立場。95年風雨,先后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大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遵循自己的宗旨,從未動搖過。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本中之本。
(二)與時俱進,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不斷提高。“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確立及其在此理念下指導下的國家和政府施政運作,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了人民民主、維護了公平正義、保障了人民平等參與和平等發展權利,增強了人民的福祉,國力迅猛增長,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不斷提高。
注釋
①《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1945年8月13日),《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4卷第1162頁.
②《共產黨基本的一條就是直接依靠廣大人民群眾》(1968年),《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冊第5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