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創新改革“24610”方案獲批
4月15日,國務院印發《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 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方案》。明確年度工作重點,聚焦目標,力爭通過2-3年的努力,在10個方面先行先試重點突破,形成一批向全國復制推廣的改革經驗。
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企業創新創業活動的干預。應由市場作主的事項,政府做到少管、不管,最大限度取消企業資質類、項目類等審批審查事項,消除行政審批中部門互為前置的認可程序和條件。完善事中事后監管,以“管”促“放”,深化商事制度、“多規合一”等改革,進一步完善配套監管措施,探索建立符合創新規律的政府管理制度。根據新興產業特點,完善企業行業歸類規則和經營范圍的管理方式。對國有企事業單位技術和管理人員參與國際創新合作交流活動,取消因公出境的批次、公示、時限等限制。
建立上海科技創新評價機制。在完善現有科技指標體系基礎上,參考和借鑒國際、國內主要科技創新評價指標,建立和發布上海科技創新指數,從科技創新資源、科技創新環境、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產出、科技創新溢出與驅動等5個方面,綜合評價上海科技創新總體發展情況。
改革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體制。
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分類管理體制,推行章程式管理考核模式。探索理事會制度,推進取消行政級別。推進科研院所編制管理、人員聘用等方面創新,探索建立科研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制度。擴大科研院所管理自主權和科研課題選擇權,探索體現科研人員勞動價值的收入分配辦法。探索建立上海科研院所聯盟,統籌配置相關創新資源,組織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
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強化權利人維權機制。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查處快速反應機制,完善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和執法“三合一”機制。強化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加強知識產權綜合行政執法。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為企業“走出去”提供知識產權侵權預警、海外維權援助等服務。依托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建立知識產權信用體系,強化對侵犯知識產權等失信行為的聯動懲戒。
上海全面創新改革“24610”方案
2個分階段目標
◆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基本框架體系
◆到2030年,著力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4方面重點任務
◆建設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建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轉化平臺
◆實施引領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項目和基礎工程
◆推進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6方面系統部署
◆建立符合創新規律的政府管理制度
◆構建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
◆實施激發市場創新動力的收益分配制度
◆健全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投入制度
◆建立積極靈活的創新人才發展制度
◆推動形成跨境融合的開放合作新局面
10個主攻方向
◆研究探索鼓勵創新創業的普惠稅制
◆探索開展投貸聯動等金融服務模式創新
◆改革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市場制度
◆落實和探索擴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
◆完善股權激勵機制
◆探索發展新型產業技術研發組織
◆開展海外人才永久居留便利服務等試點
◆簡化外商投資管理
◆改革藥品注冊和生產管理制度
◆建立符合科學規律的國家科學中心運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