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媛黑龍江東方學院
基于工學結合模式的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探索
陸 媛
黑龍江東方學院
本文基于工學結合的優勢,對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進行積極探索,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為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途徑,以滿足社會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工學結合;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
隨著現代教育體制的改革,高等教育逐漸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社會對高素質的職業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加大,此種情況下,高等院校應當加強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以滿足社會發展對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實際需求。而工學結合模式的普及,實現了學校和社會教育資源的高效利用,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緊密結合,有助于提高職業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加大力度對工學結合模式下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進行探索,對于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工學結合模式在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能夠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在生產實踐中學習,將語言作為學習的輔助手段,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工程造價專業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優良的工學結合模式有助于學生提前了解日后所從事的工作,在實踐中對自身進行準確定位,明確學習目標,基于自身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的開展學習,為學生的就業及未來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工程結合模式為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提供另一個接軌新技術和新人才的有效途徑,通過工學結合的方式,對社會資源進行優化利用,有助于實現校企雙贏。
(一)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基于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工程造價專業教學過程中應當遵循學生自身認知特點以及學生職業成長特點,合理設置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滿足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的知識和能力需求,進而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二)課程教學內容重構
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應當基于工學結合模式,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重構,以真實、具體的載體來呈現工作任務和工作內容,掌握工程造價專業教學的課程內容重點,強化課程內容之間的相互關聯與整合,促進工程造價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中的相關知識能夠在項目實施中得以有效運用,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崗位技能。
(三)加強教學團隊建設
在高等院校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基于工學結合模式下,應當積極采取有效方式將具備企業生產與管理經驗的教師有機融入到工程造價專業課程建設中,真實的描述出職業崗位的能力需求,并以此為依據構建工程造價專業教學的課程目標,明確教學團隊的核心能力,組建一支高質量高水平的教學團隊,促進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加強教學管理
在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當結合高等院校本專業學生的綜合特點、學習能力等要素,建立學習型梯隊,通過一師多徒或一徒多師的方式,建立現代教育理念下的新型師徒模式,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塑造優良的工程造價專業學習氛圍,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采取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加強現代教學管理,促進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五)加強教材建設
教材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形成具有明顯的導向性,目前工程造價專業使用的高等院校教材,雖然不斷改革,教材的內容組織對職業能力形成的導向性不夠,實踐性內容不夠,給教學帶來一定困難。開發適應高職特點,體現專業特色的具有職業導向性的教材,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說明和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為主線,將隱性知識貫穿于項目任務中的教材是本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工學結合模式的具體要求
當前高等院校建設仍存在一定不足,難以滿足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基本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深層次發展,總的來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對高等院校工程造價專業軟硬件建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要求:
一是打造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高等院校工程造價專業教師在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教學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難以滿足高等院校人才培養需求。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高等院校工程造價專業發展的重要問題,這就要求高等院校應當積極面向社會吸引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員到學生任職,并建立高等院校教師定期參與實踐學習的制度,從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推進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入。
二是調動企業參與工學結合教學的積極性。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將學生的工作進行分散安排,在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便于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中,盡管此種方式下學校的工作難度加大,但學校內部體制得以改革,高等院校與企業的練習更加密切,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明顯增強,從而深化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
(二)完善方向
為進一步深化工程造價專業的教學改革,應當積極建立師徒結對模式,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身心發展特點,分層次建立有針對性的學習隊伍,教師應當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適度調整學習能力強、技能掌握快的學生的學習任務,通過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骨干作用,在工程造價專業教學過程中,塑造優良的互助學習氛圍,促進工學結合模式的實際價值的有效發揮,全面提高工程造價專業的教學質量。在此基礎上,應當基于工學結合模式,積極打造高等院校與企業密切合作的教學平臺,將理論與實踐僅限于偶極融合,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續發展機制,爭取實現高等院校與企業之間的互惠互利。
總而言之,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的開展,應當基于工學結合模式出發,將其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學習能力進行有機融合,積極在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活動中引入企業真實項目,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工程造價具體項目中,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融合,結合本專業教學內容,積極構建現代化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工程造價專業的教學質量,促進專業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工程造價人才。
[1]翟永利,紀奕君.以頂崗實習為核心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