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勇君大連科技學院 遼寧大連 116052
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培訓模式研究
宋勇君
大連科技學院 遼寧大連 116052
高校學生干部既是學生的領導集體,又是整個學校管理層思想意志的基層傳達者兼實施者。起著連接領導老師和同學們之間的溝通的紐帶作用,起著引領同學們尋找自己學習陣地的號召作用,起著讓別人對照自己,自己對照自己的映射作用。團章明確規定,要加強對團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建立正規的培訓制度,辦好各級團校和培訓班。高校應該依托團校開展學生干部培訓,根據當代青年學生的特點,努力在培訓理念、培訓內容、培訓方式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團校的培訓能力和培訓效果,充分發揮團校在培養大學生骨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大連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為例,對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培訓模式進行初步研究。
(一)對學生干部的素質要求 。高校中的學生干部面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和市場經濟的雙重影響,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又能塑造好自己的品格,并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帶動廣大同學共同提高,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課題。學生干部的素質和培養,對于營造高校良好的教育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對學生干部的行為能力要求。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體現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在規律,干部教育培訓機構和教師必須牢固樹立能力培訓的理念,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以人為本,按需施教,并據此創新培養內容,改進培訓方式,實現干部教育培訓從偏重知識傳授向注重能力培養的方向轉變,從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轉型。
(三)對學生干部思想動態的研究。“90后”學生干部的培養需要立足于他們的特點,根據特點側重對學生干部意識形態的教育,端正學生干部思想,樹立他們正確的工作理念,從而促進學生干部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發揮更好的作用。“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指出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其他干部培訓機構,要按照“提高理論素質,樹立世界眼光,培養戰略思維,加強黨性修養,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要求,改進教 學方法,提高培訓質量,培養良好學風。”
由于有獨立學院校園文化沉淀不多的客觀因素存在,也有學生干部在組織中的自我定位不明確,功利心占主,只求一個虛名或某些“隱性得利”的主觀意愿作怪,更重要的是團學組織文化建構之初,沒能真正將得力的學生干部培養列為重中之重。因此團學組織對于學生干部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解決問題為中心、以提高能力為目標的理念為指導。只有這樣才能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完成好自己應有的使命。針對上述對學生干部的要求,我們將從原則和培訓形式,內容上進行研究。
(一)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培訓模式及其內容
1、統一教學和個別教學相結合的培訓模式。針對學生的多元化,獨立性,接受能力強的特點,對學生干部分層次、分類別設定培訓方案。對學生干部分類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維度。主要采用統一教學模式(針對學生干部具備的素質和能力,進行統一教學培訓)和個別教學模式(針對學生干部具有的特殊才能,進行特殊的定向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模式。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模式(1)理論教育:每周開展1-2次學生干部培訓,內容關于人際交往等理論式教學,可由輔導員老師,領導亦或者是上級的學生干部進行培訓。(2)實踐教育:每周下發1-2次活動的組織和策劃,包括早晚自習等,進行實踐式教學,在完成活動之后,學生干部自我總結,并利用多媒體進行工作匯報。3、干涉與自由管理。針對學生干部培養需要時間的特性,我們將培訓模式分為干涉管理和自由管理兩種形式。(1)干涉管理模式:強化政治理論性學習;提高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等基本技能。提升策劃組織、執行等能力的理論基礎;培養其保護自己的意識和方法,提升其身體素質起到理論上的支持。(2)自由管理模式:實行半干預式管理模式,培養學生干部工作經驗和自身的管理風格;定期開展小組討論,多聽取學生干部的意見,以及學生現狀的反饋;日常考核與年終測評相結合,采取年終述職形式,民主測評形式,以及最后班委測評會形式來考核學生干部培訓結果。
本文所研究的學生干部培訓模式基于大連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的實例,與傳統的學生干部培訓模式相比,主要特點有:第一,更符合當代90后的思想行為特點,理論與實踐更緊密結合。第二,培訓過程更自主化,“自我管理”體現明顯。第三,培訓指導教師組成豐富,包括學院黨政領導,團學和專業教師,優秀黨員和學生干部等。第四,培訓考核反饋機制完善,文字材料齊全。但是,培訓過程仍有部分不足:第一,理論較多,學習興趣有待提高。第二,理論授課方式創新性不夠,考慮采取多種形式結合進行改進。第三,學生干部人數過多,培訓效果不夠明顯。
[1]何期,賴仿.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工作研究[J].學理論,2010(03).
[2]中國共青團團章(中國共產主青年團第十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部分修改)[Z].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
[3]何茜.新高校學生干部的素質與培養[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8).
[4]朱詩柱.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牢固樹立能力培訓的理念[J].成人高教學刊,2007(01).
[5]張桂榮.意識形態視角下淺析“90后”學生干部培養[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2).
[6]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羅達.給予學生干部培養的團學組織文化建構研究[J].出國與就業,2010(10).
[8]耿昕.高校學生干部素質培養模式探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
宋勇君、1988年2月、男、漢、大連旅順、碩士、大連科技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