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硯剛
青島求實職業技術學院 266100
高校中代溝問題對高校課堂教學的影響
張硯剛
青島求實職業技術學院 266100
代溝現象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師生代溝也存在于高校師生之間。師生之間由于存在著這種時代心理沖突,形成了交往、溝通的障礙,進而對高校課堂教學有怎樣的影響,筆者從代溝的表現形式,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及如何消除不利影響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代溝;高校教育;課堂教學效果
代溝(generation gap),簡單地說就是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因思想觀念上的差距造成的心理距離。代溝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以往是每隔10年、8年、5 年為一代,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就有了所謂“三歲隔一代”的說法。在高校中,教師和學生在年齡、社會角色、經驗背景等方面有諸多的不同,造成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觀念上的差異,即“師生代溝”。高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由于存在著這種心理沖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教學過程中的障礙,所以就出現了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受學生的歡迎程度遠遠高于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現象。
1、教師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目標不統一;
2、教師安排的教學內容與學生渴望的學習內容不統一;
3、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吻合;
4、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與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不一致
1、教師方面。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若是教師出現問題,課堂教學效果必然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性格、不同環境下的老師,其對學生的看法有迥然的差異。有的老師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強,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容易接受,師生相處會容易一些;而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的老師,難以明白學生的觀念和做法,自然相互之間的溝通會難一些,代溝會大一些。
⑴.學生是被寵壞的一代,遇事以自我為中心。80后、90后以獨生子女居多, 許多孩子集家人的寵愛于一身,養成了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日常表現在對利益看得比較重,對責任看得比較輕。這與老師希望學生具備的素質相違背,處理不當,師生之間易出現兩看兩相厭。這時需要老師能對他們進行一些積極的引導,而不是指責和嫌棄。
⑵.學生責任感不強,過于被動。坦率地說現在的學生主動學習的勁頭遠不如以前年代的學生,雖然有不少努力向上的學生,但混日子的學生也不在少數,對于這些學生,不少老師在心里對其是不認可的,認為他們有負于家長、老師、社會。因為學生是這種現狀、老師是這種想法,他們之間的代溝也就不言而喻。
2、學生方面。課堂教學是一個雙向的互動活動,再好的教師,如果沒有學生的配合都是沒有效果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師生代溝對于課堂效果的影響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在個性張揚的時代,學生的個性問題日益突出,深深地影響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正常交流。
⑴.老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決定著師生之間代溝的寬度。老師與學生第一次見面或上第一堂課的表現,關系到學生對其的認可度。認可度高,會讓學生產生親近感,師生之間的代溝一般會隨著時間的流轉而逐漸縮小甚至消弭;認可度低,易讓學生產生疏離感,師生之間的代溝會因此而加深,后期老師若想縮小與學生的代溝,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⑵.俯看學生,仰望老師。老師的嚴肅、呆板很容易引起學生的不滿;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往往高于老師,這時老師若仍不作改革,向學生傳授過于迂腐、過時的知識,極易導致學生的困倦、厭惡;當老師以大道理對學生進行不停說教時,學生會左耳進、右耳出;當老師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向學生發號施令時,就會讓學生產生反感情緒。對于這樣的老師,學生會感嘆師生之間無緣,自然這代溝也就不可逾越。
3、師生交流機制方面。通過上述內容發現,師生代溝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最重要的中間環節就是師生的交流溝通。交流溝通可以說是影響師生代溝存在,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中心要素。缺乏溝通,矛盾自然會產生。因此,加強外在的溝通機制顯得十分重要。學校應該通過規定,為師生營造課外接觸機會。
消除代溝的影響是有可能性的。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大力縮小代溝和構架代溝之橋,以減小代溝造成的隔閡。如果處理好的話,可能會使代溝成為一種動力。
1、加強學習。對于教師來說,應積極接受新事物、新知識,以縮小對社會現象認知上的差異,并以寬容、理解的態度支面對分歧和沖突。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允許個性的張揚,不要動不動就把學生的言行放到政治和人品的高度去評判。
2、增進交流。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學生并不是誠心要無事生非或無理取鬧,只不過是他們的主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盡可能地走進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盡可能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取得師生之間信息的統一性。
3、相互尊重。尊重是對尊重對象主體性和能力的認同,是對學生不斷增強的自尊心的保護。教師應該放下身架,將學生放在一個真正平等的位置上考慮問題,應該顯示出教師應有的寬廣的胸懷,不憑職業權勢去諷刺挖苦學生,更不能采取體罰的辦法去對待與自己意見有分歧的學生。教師暫時放棄權威并不一定會削弱自己的權威,相反,對學生的尊重反而會使自己的贏得真正的教育優勢。
4、積極引導。在與學生交流和充分尊重的基礎上,教師應闡述自己的認識,發掘學生的積極因素,幫助他們克服消極因素,教會他們判斷是非、明白道理,同時也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代溝問題。
[1]周紅麗.網絡對溝通行為的影響--論網絡對70、80兩代人溝通行為的不同影響;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年04期.
[2]周怡.代溝現象的社會學研究--社會學研究,1994.
[3]沈貴鵬.用學生的思維思考 用學生的語言教學.上海教育科研,2007.
[4]黃燕寧.代溝現象對高校課堂教學影響的訪談研究.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s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