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軍
(中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4)
我國大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探討
周建軍
(中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4)
體育在推進大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過程中,營造一種積極向上、刻苦拼搏的學習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建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和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該文選取了湖北省幾所大學的校領導、教師、學生作為訪談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立相關規章制度和基礎設施;提高重視力度和課內外體育鍛煉的有機結合;豐富多樣的宣傳方式;加強社團建設,豐富學生參與平臺;發揮各校的特色體育文化,加強運動隊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 建設 對策
深入理解校園體育文化、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是目前急需解決的重要議題,是培養符合社會型人才的需要。筆者通過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總結和歸納,前人的研究主要包括基礎理論研究、中外體育文化比較研究、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對校園體育文化宣傳方式、校園特色體育文化建設、社團建設等方面還需要豐富和補充,筆者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和實地走訪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總結。以此,為建設更好的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環境提出自己的見解,以能更好地建設大學校園體育文化。
2.1研究對象
筆者選取了湖北省的湖北文理學院、中南民族大學、湖北民族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武漢體育學院、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等高校,對校領導、教師、學生進行訪談,調查校園體育文化現狀,對研究大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有較好的代表性。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筆者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查閱近年來國內公開體育期刊上發表的相關文章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為該文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幫助。
2.2.2調查法
對湖北省幾所大學進行實地走訪調查,就校園體育文化相關問題對學校領導、教師、學生進行訪談,真實了解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現狀。
2.2.3邏輯分析法
對已有材料和訪談內容,運用分析法、歸納法進行分類比較、綜合演繹,分析探討影響我國大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相關因素,并給出相關建議。
3.1師生的認識不足
師生對體育在學生發展過程中對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等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雖然大多數學生對體育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認識,但筆者在與學生和教師的交談中發現,認識僅僅停留在單純的娛樂健身上,大多數學生還難以領會到體育對人造成的深層次影響。很多學校不重視體育文化的建設,導致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嚴重不足,從而體育文化氛圍就顯得死氣沉沉。
3.2體育教學理念陳舊落后
隨著時代的進步,學校教育的不斷發展,體育教學理念也要不斷更新。筆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很多學校體育學院成立較晚,辦學經驗存在不足,很多學校都強調科研能力,而忽視了技術的學習,重理論輕實踐,且辦學理念尚在進一步提升之中,對體育運動和體育健康方面的理論和前沿缺乏深入研究,使得很多大學側重于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或單純應用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3.3基礎設施嚴重不足
基礎設施是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場所,是建設校園體育文化的物質基礎,很多學校對體育設施的投入嚴重不足,有的學校竟然體操房這些基本體育設施都沒有,現存的設施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很多器材都生銹不能用,沒有很好的后勤保障制度。
3.4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缺乏有效保障機制
在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中需要很多的制度作為保障。沒有制度上的保障,實施起來就很難落實到位,相對而言體育認識本來就存在不足,領導在權衡學校發展的過程中,又忽視了體育文化的重要作用,從而在校園體育文化的制度建設方面相對滯后,沒有制度保障。
3.5經濟基礎的相對薄弱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的大學加大了對體育設施的投入,包括體育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總體上來說體育物質建設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仍然很難解決由學生不斷增長的體育文化需要和大學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所帶來的供需矛盾,在中西部地區的一般大學尤為突出。因此,學校對體育物質上的投入還是一件急需解決的問題。
4.1建立相關規章制度和基礎設施
在建設完善的校園體育文化過程中,首先,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以保障體育文化在校園里順利開展。其次,維護好現有基礎設施和興建缺乏的物質基礎。體育設施等物質條件的建設及維護影響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要有充足的活動場所才能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提供物質保障。
4.2提高重視力度和課內外體育鍛煉的有機結合
校領導對體育是否重視,決定一個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氛圍,所以相關領導要做好相關工作。帶好這個頭,逐步影響全校師生體育觀念的改變,同時也要加強教學改革,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身體素質,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達到“懂、會、樂”的體育效應。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對體育文化的需求,以后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就是要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很大程度上為體育生活化提供強有力的物質技術支持和時間上的保障,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和終身運動習慣養成。
4.3豐富多樣的宣傳方式
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要有多種多樣的宣傳形式,如:體育講座,各種體育競賽的開展,特色的宣傳標語等,特別是學校開展的大型競賽活動,要一改過去少數人參與的現狀,增加各種體育項目,讓大多數人都參與其中,將校運會由形勢單一的運動競賽活動轉變為融娛樂、競技、健身、文化交流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體育文化活動。
4.4加強社團建設,豐富學生參與平臺
社團是大學中最為活躍的學生集體性組織,它通過一定的規章和制度,將具有相同興趣和共同理念的學生結合在一起,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體育社團的建設彌補了體育文化建設中的很多不足。過去的體育校園體育文化主要依靠學校的行政部門來進行管理,掌握著主動權,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才是體育文化建設的主要參與者。體育社團數量眾多,形式多樣,參與對象涵蓋了全校師生,為學生的人際交往提供了更寬的平臺。體育社團建設有利于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
4.5發揮各校的特色體育文化,加強運動隊建設
學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帶來了很多特色體育項目,這是大學發展體育文化的優越條件。因此,學校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優越的現有資源,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學校體育文化教育和體育競賽活動,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多樣化發展。在發展特色的同時也要加強學校體育運動隊的建設,特別是那些得到學生喜歡的又發揮本校特色的體育運動隊建設。如中南民族大學的毽球、湖北民族學院的陀螺等,校運動隊是學校對外的窗口之一,是學校精神形象的代表。
大學校園體育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促進和諧的人際關系、豐富文化體育生活、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共同的價值取向具有重要影響。當然,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穩扎穩打,從物質、精神、制度等多方面共同參與和配合,立足于現實,從長遠出發,建設與時俱進的大學校園體育文化,推進素質教育在大學的全面施行。
[1]姜志明,曲新藝.當代中國大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28(5):15-19.
[2]徐偉.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及其育人的內在機理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1(38):95-99.
[3]姜志明,劉甄悅.中外大學校園體育文化比較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0(9):105-108.
G807.4
A
2095-2813(2016)04(c)-007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2.078